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19 12: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是由双钢琴与弦乐共同完成的乐曲,采用对比性中段的单三部曲式。乐曲一开始便以钢琴的颤音形成森严的森林气氛,接着弦乐与两架钢琴一起奏出逐渐增强的音响,进一步渲染这种气氛。随后,钢琴用很强的力度ff奏出音阶式的经过句,引出狮王进行曲。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主题重复一遍之后,出现了由低音区的半音阶经过句组成的模仿狮子吼叫的对比性中段。然后,钢琴在高音区再现狮王主题,最后在狮子的吼叫声中结束。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初步具备了分辨乐器的音色的能力,特别对钢琴的音色比较敏感。在以往聆听乐曲的过程中,养成了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能做到静静的聆听,能根据乐曲的特点为乐曲分段,能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乐曲《狮王进行曲》的学习,初步感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理解音乐形象,提高对音乐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模仿、想象、探究等学习方法的运用,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乐曲,并在理解乐曲的过程中获取欣赏音乐的方法,提升音乐素养。
?知识与技能: 能听辨出乐曲中演奏狮子走路和吼叫的乐器,了解弦乐。能用beng模唱出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用动作表现出音乐中狮子威武的形象。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感受作品中的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综合运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播放狮子的叫声,让学生猜。
3.出示狮子的图片,启发学生说出狮子的形象。
4.播放《大象》、《袋鼠》、《狮王进行曲》的音乐片段
5.启发学生用动作模仿狮子的形象。(速度、情绪)
二、完整聆听《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1.简介作家作品。
2.出示课题
3.完整聆听乐曲。听出熟悉的旋律,了解乐曲的结构。
三、分段聆听。
(一)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的音乐。(提示音乐感受)
2.下滑音.
(二)聆听A段音乐。
1.播放A段音乐的前半部分,启发学生说出军号队列队欢迎狮王。
2. 播放A段主题,启发学生模仿狮王走路的形象。
3.出示图形谱,用“beng”摸唱。
4.编创歌词演唱。
5.完整的表现第一乐段。
6.介绍进行曲
(三)聆听B段音乐
1.听这段音乐狮王在做什么?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播放B段)
2.为什么吼叫?怎样吼叫?(再次播放B段音乐)
3.狮王的吼叫有什么特点?(师画图谱)
4.用动作表现狮王吼叫的特点。
5.随音乐完整表现B段音乐(播放B段音乐)。
(三)聆听A′段。
1.提示学生从音色上听出与A段音乐的相似和不同。(播放A′段)
2.老师总结
四、整体聆听进行表演。
五、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