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金属的化学性质
选择题练习三
如图是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四个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①和②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Zn>Fe
B.由③和④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Fe>Cu>Ag
C.③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变成蓝色
D.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
+H2↑
2、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硫酸中,再将ag铁粉置于所得溶液中,铁粉全部溶解,反应后过滤,并对滤渣洗涤和干燥,测得滤渣质量也为ag。根据上述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铁粉后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ag滤渣为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
C.加入铁粉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D.滤液中肯定含有硫酸亚铁,质量为g
3、把20.4g铜和铁的混合粉末放入烧杯中,先加入100.0g
8%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300.0g
9.8%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9.6g固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共生成0.4gH2
B.反应中共消耗的硫酸溶液为200g
C.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6.4g
D.最后得到的9.6g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4、等质量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后X、Y化合价均显+2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X和Y可能分别是镁和铁
C.相对原子质量:X<Y
D.t3时所得溶液质量:X>Y
5、向500g
AgNO3溶液中加入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34.8g滤渣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得知,铜元素在滤液和滤渣中的质量比为4:3(洗涤液也一起合并入滤液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滤渣中不含铁
B.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
D.原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2%
6、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混合物为Fe、Zn,m小于0.2g
B.若混合物为Fe、Al,m大于0.2g
C.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Fe、Al,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7、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左)和稀盐酸(右),此时天平平衡。现将相同质量的金属锌分别加入到两个烧杯里,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都反应完了
B.若天平不平衡,左边的锌一定有剩余
C.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稀盐酸的一边
D.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都有剩余
8、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合理的是( )
A.
B.
镁带燃烧
木炭完全燃烧
C.
D.
双氧水分解
等量锌铁与足量盐酸
9、现向300g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过滤后,向滤渣中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Cu(NO3)和Zn(NO3)2
B.M的值为24.8
C.c点溶液中Zn(NO3)2的质量为56.4g
D.d点所得滤渣中含有的固体只有Cu和Ag
10、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先向B中加入mg铜锌合金粉末,先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然后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
B.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C.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D.装置B中液体所占一定体积,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11、某金属粉末可能由镁、铁、铝、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1.0g,向其中加入4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生成2.0g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可能含有镁
B.样品中一定不含铁和银,可能含有镁和铝
C.金属粉末中含有镁的质量为12.0g
D.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398.0g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的是( )
A.往一定量的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13、某容器中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向容器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溶液中溶质种类为2种时,容器中的金属单质一定为2种
B.当溶液中溶质种类为1种时,容器中的金属一定能和盐酸反应
C.a~b段溶液减少的质量为该阶段反应生成Ag的质量减去参加反应Zn的质量
D.b~c段溶液增加的质量为该阶段参加反应Zn的质量
14、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和铁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滤液和滤渣有下列几种说法:(1)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产生气泡
(2)滤渣一定含有银
(3)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
(4)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
(5)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铝。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铁和铜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
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FeCl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FeCl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M点对应的溶液颜色为蓝色
B.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为(m﹣n)g
C.N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u2+和
Cl﹣
D.当加入V1mL
FeCl3溶液时,Cu恰好完全反应
16、为了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称取m克铁粉与一定体积的硫酸铜废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一部分能被磁铁吸引;再将该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固体
m克。则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质量之比为( )
A.80:63
B.80:49
C.80:7
D.16:7
1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18、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Fe
和Cu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Fe(NO3)2、Cu(NO3)2、AgNO3
B.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Cu、Ag,一定没有Zn、Fe
C.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Fe、Cu、Ag,可能有Zn
D.若滤液中没有AgNO3,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Fe(NO3)2、Cu(NO3)2,滤渣中可能有Zn、Fe、Cu
19、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得滤液和滤渣,王浩同学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组成作出如下判断,其中判断正确的有几个( )
①成应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无色溶滚;
②滤渣中一定有银
③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④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锌
⑤若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沉淀生成,则滤渣中只有银
⑥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铜、银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0、室温下,Mg、Fe、Zn三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Mg>Fe>Zn
B.消耗的金属质量:Mg<Zn<Fe
C.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
D.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
21、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Fe(NO3)2、Cu(NO3)2、AgNO3
B.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Cu、Ag,一定没有Fe
C.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Fe、Cu、Ag
D.向滤液中加入KCl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
Fe(NO3)2、Cu(NO3)2,滤渣中可能有Fe、Cu
22、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锌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u的活动性比Ag强,只用盐酸无法探究两者活动性强弱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C.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D.从m1变化到m2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
23、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a是混合物
B.溶液B中的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
C.X可能是Na2CO3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24、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4.8g,加入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得到0.4g
H2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只含有Mg
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
C.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D.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24g
25、如图是硫酸铜溶液与过量铁粉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uSO4═Fe2(SO4)3+3Cu
B.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SO42﹣
C.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只有Cu2+
D.反应现象为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26、资料获悉: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e2O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
铁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中不含FeCl3
②甲中含有FeCl3
③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
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固体丙中一定含有锌和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7、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mg的滤渣: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④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一定呈蓝色⑤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一定无白色沉淀
⑥滤液中的溶质至多有两种,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28、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Fe(NO3)2、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不同情况下滤渣或滤液的成分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Fe,可能含有Zn
②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Zn
③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不含AgNO3、Cu(NO3)2
④若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Cu,一定不含Fe和Zn
⑤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有Fe和Zn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探究Zn、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先进行如图甲、乙、丙的三个实验,再将丙中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乙中剩余的铁,滤液中析出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得出Zn>Fe>(H)>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B.丙实验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后所得滤液呈蓝色,滤渣肯定含Ag,可能含Cu
C.图丁中b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Cu(NO3)2、Fe(NO3)2
D.图丁中c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Fe(NO3)2
30、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金属与酸反应而得到的是( )
A.MgSO4
B.FeCl2
C.FeCl3
D.FeSO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如图是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四个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①和②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Zn>Fe
B.由③和④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Fe>Cu>Ag
C.③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变成蓝色
D.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
+H2↑
【解答】解:A、所用的酸不同,金属的颗粒大小不同,故由①和②不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Zn>Fe,错误;B、③可以得出Cu>Ag,④可以得出Fe>Cu,故由③和④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Fe>Cu>Ag,正确;C、③中铜能置换出银,且生成硝酸铜,故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变成蓝色,正确;D、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正确;故选:A
2、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硫酸中,再将ag铁粉置于所得溶液中,铁粉全部溶解,反应后过滤,并对滤渣洗涤和干燥,测得滤渣质量也为ag。根据上述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铁粉后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ag滤渣为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
C.加入铁粉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D.滤液中肯定含有硫酸亚铁,质量为g
【解答】解:A、由Fe+CuSO4=Cu+FeSO4
56
64
可知如果铁只是与硫酸铜反应,滤渣质量会大于ag,所以铁一定有一部分与硫酸反应,加入铁粉后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正确;B、由于铁粉全部溶解,滤渣为反应生成的铜,故正确;C、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ag铁粉反应后,滤渣质量也为a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溶液质量将减少,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氢气的质量,故错误;D、Fe+CuSO4=Cu+FeSO4;Fe+H2SO4=FeSO4+H2↑可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Fe~FeSO4,
56
152
ag
x
x=,故正确。故选:C
3、把20.4g铜和铁的混合粉末放入烧杯中,先加入100.0g
8%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300.0g
9.8%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9.6g固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共生成0.4gH2
B.反应中共消耗的硫酸溶液为200g
C.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6.4g
D.最后得到的9.6g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解答】解:设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生成铜的质量为y
Fe+CuSO4=FeSO4+Cu
56
160
64
x
100g×8%
y
==
x=2.8g
y=3.2g
假设加入的硫酸完全反应,
Fe+H2SO4=FeSO4+H2↑
56
98
z
300g×9.8%
=
z=16.8g
样品中铁的总质量为16.8g+2.8g=19.2g,铜的质量就是1.2g,反应后得到的铜的总质量为3.2g+1.2g=4.4g,但是剩余固体是9.6g,推导不成立,所以铁全部反应,硫酸有剩余,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4g+3.2g﹣2.8g=20.8g,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9.6g,所以原固体样品中铜的质量为9.6g﹣3.2g=6.4g
铁的质量为:20.4g﹣6.4g=14g,与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4g﹣2.8g=11.2g,设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a,生成的氢气质量为b
Fe+H2SO4=FeSO4+H2↑
56
98
2
11.2g
a×9.8%
b
==
a=200g
b=0.4g
A、反应过程中共生成0.4gH2,故A正确;B、反应中共消耗的硫酸溶液为200g,故B正确;C、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6.4g,故C正确;D、最后得到的9.6g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故D错误。故选:D
4、等质量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后X、Y化合价均显+2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X和Y可能分别是镁和铁
C.相对原子质量:X<Y
D.t3时所得溶液质量:X>Y
【解答】解:A、由图可知,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该选项说法正确;B、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所以相同时间生成氢气的质量:镁>铁,由方程式可得相同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镁>铁,所以X和Y可能分别是镁和铁,该选项说法正确;C、已知X、Y在化合物中均为+2价,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反应生成的氢气越多,因此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Y,该选项说法正确;D、t3时,金属完全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X=Y,生成氢气的质量:X>Y,所以t3时所得溶液质量:X<Y,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5、向500g
AgNO3溶液中加入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34.8g滤渣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得知,铜元素在滤液和滤渣中的质量比为4:3(洗涤液也一起合并入滤液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滤渣中不含铁
B.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
D.原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2%
【解答】解:设铜质量为x,则铁质量为:11.2g﹣x,铜元素在滤液和滤渣中的质量比为4:3,说明和硝酸银反应的铜质量是x,铁完全反应,硝酸银和铁、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Fe+2AgNO3=Fe(NO3)2+2Ag,
56
216
11.2g﹣x
(11.2g﹣x)
Cu+2AgNO3=Cu(NO3)2+2Ag,
64
216
x
×x
根据题意有:(11.2g﹣x)+×x=34.8g,
x=4.4g,
A、铜参加反应,说明铁完全反应,滤渣中不含有铁,该选项说法正确;B、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38.9%,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铜部分反应,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该选项说法正确;D、设铁和硝酸银反应消耗硝酸银质量为y,铜和硝酸银反应消耗硝酸银质量为z,
铁质量:11.2g﹣4.4g=6.8g,反应的铜质量:4.4×=2.5g,
Fe+2AgNO3=Fe(NO3)2+2Ag,
56
340
6.8g
y
=,y=41.3g,
Cu+2AgNO3=Cu(NO3)2+2Ag,
64
340
2.5g
z
=,
z=13.4g,
原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0.9%,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6、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混合物为Fe、Zn,m小于0.2g
B.若混合物为Fe、Al,m大于0.2g
C.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Fe、Al,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解答】解:假设合金中铁的质量为5.6
g,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H2↑可计算出此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
g,同理可计算出5.6
gAl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
g,5.6gZn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小于0.2
g,A、若混合物为Fe、Zn,m一定小于0.2g,故正确;B、若混合物为Fe、Al,m一定大于0.2g,故正确;C、若混合物为Fe、Zn,m一定小于0.2g,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则m一定大于0.1g,故错误;D、当粉末为Fe、Al合金时,因相同质量的铝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比铁消耗盐酸的质量大,而5.6
g铁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
g,所以合金为为Fe﹣Al合金时,所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故正确;故选:C
7、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左)和稀盐酸(右),此时天平平衡。现将相同质量的金属锌分别加入到两个烧杯里,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都反应完了
B.若天平不平衡,左边的锌一定有剩余
C.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稀盐酸的一边
D.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都有剩余
【解答】解:锌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的质量比分别是:
Zn+H2SO4═ZnSO4+H2↑
65
98
2
Zn+2HCl═ZnCl2+H2↑
65
73
2
A、若天平平衡,说明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若两烧杯中的酸都反应完了,生成氢气的质量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若天平不平衡,两边产生氢气的质量不同,盐酸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于硫酸,产生的氢气质量越大,消耗锌的质量也越大,所以左边消耗锌的质量小于右边,锌一定有剩余,该选项说法正确;C、若天平不平衡,说明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不相等,由方程式可知,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多,指针一定偏向稀硫酸的一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若天平平衡,说明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时,反应锌的质量相同,可能两烧杯中的酸都有剩余,也可能稀硫酸完全反应了,稀盐酸有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8、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合理的是( )
A.
B.
镁带燃烧
木炭完全燃烧
C.
D.
双氧水分解
等量锌铁与足量盐酸
【解答】解:A、镁带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随着反应进行质量增加,反应停止后不变,故正确;B、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木炭完全燃烧,质量减少的零,故错误;C、双氧水分解过程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错误;D、图示相同反应时间内锌放出氢气质量大于铁,表明锌比铁活动性强;完全反应后铁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锌,与反应事实不相符;故错误;故选:A
9、现向300g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过滤后,向滤渣中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Cu(NO3)和Zn(NO3)2
B.M的值为24.8
C.c点溶液中Zn(NO3)2的质量为56.4g
D.d点所得滤渣中含有的固体只有Cu和Ag
【解答】解: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当加入锌的质量是6.5g时,固体质量是21.6g,所以置换出的银的质量是21.6g;
当加入的锌的增量增加到13g时,与硝酸铜反应的锌的质量就是6.5g,
设置换出的铜的质量为x,生成硝酸锌的质量为y,
Cu(NO3)2+Zn=Zn(NO3)2+Cu
65
189
64
6.5g
y
x
x=6.4g
y=18.9g
设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的质量为a
2AgNO3+Zn=Zn(NO3)2+2Ag
65
189
6.5g
a
a=18.9g
M=6.4g+21.6g=28g,
b点到c点横坐标增加了6.5g,纵坐标也增加6.5g,所以b点时,加入的锌完全反应,
A、b点中溶液的溶质有Cu(NO3)2,故A错误;B、M的值为28.0,故B错误;C、c点中Zn(NO3)2的质量为18.9g×2=37.8g,故C错误;D、d点时,锌和硫酸完全反应,所以d点中含有的固体只有Cu和Ag,故D正确。故选:D
10、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先向B中加入mg铜锌合金粉末,先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然后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
B.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C.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D.装置B中液体所占一定体积,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解答】解:A、整个反应需要准确测量气体体积,所以装置要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因此实验开始前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A正确;B、根据金属活动性,锌>氢>铜,所以锌可与硫酸反应,铜不可以与酸反应,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B正确;C、移出D中的导管残留有水,说明排出的水分没有被全部被收集,气体体积变小,使得计算结果偏小,C正确;D、装置B液体占据了体积属于正常反应需要,对气体体积变化无影响,计算结果不受影响,D错误;
故选:D
11、某金属粉末可能由镁、铁、铝、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1.0g,向其中加入4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生成2.0g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可能含有镁
B.样品中一定不含铁和银,可能含有镁和铝
C.金属粉末中含有镁的质量为12.0g
D.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398.0g
【解答】解:A、由反应的现象可知,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说明了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铁。每24g
的镁完全反应可生成了2g氢气,每18g的铝完全反应可生成了2g
的氢气,由平均值法可知,一定含有镁和铝,故A说法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样品中一定不含铁和银,一定含有镁和铝,故B说法错误;C、金属粉末中含有镁的质量为12.0g,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g,铝的质量是21g﹣12g=9g,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g,符合题意,故C说法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21.0g+400g﹣2.0g=419.0g,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的是( )
A.往一定量的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解答】解:A、往一定量的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氧气的质量从0开始增大,当双氧水分解完毕,氧气质量达到最大值,A图正确;B、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氧气质量应相等,B图错误;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C图错误;D、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多,D图错误;故选:A
13、某容器中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向容器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溶液中溶质种类为2种时,容器中的金属单质一定为2种
B.当溶液中溶质种类为1种时,容器中的金属一定能和盐酸反应
C.a~b段溶液减少的质量为该阶段反应生成Ag的质量减去参加反应Zn的质量
D.b~c段溶液增加的质量为该阶段参加反应Zn的质量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锌与硝酸银、硝酸铜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A、当溶液中溶质种类为2种时,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容器中的金属单质一定有银,可能有铜,金属单质不一定为2种,故A错误;B、当溶液中溶质种类为1种时,溶质为硝酸锌,容器中的金属可能有锌,不一定能和盐酸反应,故B错误;C、a~b段溶液减少的质量为该阶段反应生成Ag的质量减去参加反应Zn的质量,故C正确;D、b~c段溶液增加的质量为该阶段参加反应Zn的质量减去生成的铜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C
14、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和铁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滤液和滤渣有下列几种说法:(1)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产生气泡
(2)滤渣一定含有银
(3)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
(4)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
(5)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铝。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Al>Fe>Ag,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Al和Fe的混合粉末,铝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当铝反应完全后,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由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亚铁,说明铝已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银。由以上分析可知:
(1)由于铁的量不确定,不能判断铁是否有剩余,而银不能和酸反应,所以不能判断一定有气泡产生,故错误;(2)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滤渣中一定含有银,故正确;(3)滤液呈浅绿色,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故正确;(4)由于铁的量不确定,不能判断是否将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故可能含有硝酸银,故错误;(5)滤液呈浅绿色,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铝完全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故错误;故选:B
15、铁和铜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
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FeCl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FeCl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对应的溶液颜色为蓝色
B.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为(m﹣n)g
C.N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u2+和
Cl﹣
D.当加入V1mL
FeCl3溶液时,Cu恰好完全反应
【解答】解:A、根据反应特点,铁金属活动性强于铜,所以是铁与氯化铁先反应,铁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铜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铁与氯化铁质量减少幅度不如铜与氯化铁反应的大,故在M点时是铁正好与氯化铁反应完毕,此时不含有铜离子,所以溶液不为蓝色,选项A不正确;B、在M点时,铁全部反应,剩余固体全部为铜,所以铜质量ng,选项B不正确;C、N点时固体全部反应完毕,但是氯化铁是否有剩余,但是铁与铜没有剩余,说明两者肯定全部反应,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氯离子,选项C正确;D、根据金属活动性,铁先与氯化铁反应,所以在加入V1mL氯化铁溶液时,是铁与氯化铁反应完毕,剩余固体为铜,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16、为了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称取m克铁粉与一定体积的硫酸铜废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一部分能被磁铁吸引;再将该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固体
m克。则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质量之比为( )
A.80:63
B.80:49
C.80:7
D.16:7
【解答】解:设硫酸铜的质量为x,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y
Fe+CuSO4=FeSO4+Cu
56
160
64
x
y
mg
解得:x=mg
y=mg
与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g﹣mg=mg
设硫酸的质量为z
Fe+H2SO4=FeSO4+H2↑
56
98
mg
z
解得:z=g所以硫酸铜与硫酸质量比==80:63;故选:A
1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解答】解: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不变,不断加入过氧化氢,会不断产生氧气,不能出现横线的情况,故A错误;B、向等质量的镁粉、铝粉中分别滴加足量相同的稀硫酸,则金属全部反应,等质量的镁和铝,铝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镁,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铝,故B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也就是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比氧气的质量大,故C错误;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其曲线应从纵坐标上一点开始,再随着硫酸铜溶液的加入,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因为Fe+CuSO4=Cu+FeSO4),直至反应不再发生,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D错误。故选:B
18、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Fe
和Cu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Fe(NO3)2、Cu(NO3)2、AgNO3
B.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Cu、Ag,一定没有Zn、Fe
C.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Fe、Cu、Ag,可能有Zn
D.若滤液中没有AgNO3,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Fe(NO3)2、Cu(NO3)2,滤渣中可能有Zn、Fe、Cu
【解答】解:A、滤渣中一定有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Ag,滤液中可能有Fe(NO3)2、Cu(NO3)2、AgNO3,该选项说法正确;B、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Ag,不一定有Cu,这是因为滤液为蓝色时,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则硝酸铜可能部分反应,也可能没有反应,也可能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Fe、Cu、Ag,可能有Zn,该选项说法正确;D、锌优先与硝酸银反应,若滤液中没有AgNO3,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Fe(NO3)2、Cu(NO3)2,滤渣中可能有Zn、Fe、Cu,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19、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得滤液和滤渣,王浩同学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组成作出如下判断,其中判断正确的有几个( )
①成应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无色溶滚;
②滤渣中一定有银
③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④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锌
⑤若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沉淀生成,则滤渣中只有银
⑥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铜、银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解答】解: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①当锌粉少量,硝酸铜没有反应完时,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是蓝色的,故说法错误。②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银,则滤渣中一定有银,故说法正确。③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若含有硝酸银,一定同时含有硝酸铜,故说法错误。④铜、银均不与稀盐酸反应,锌能与稀盐酸反应,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锌是过量的,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锌,故说法正确。⑤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银,则滤渣中只有银,故说法正确。⑥铜、银均不与稀盐酸反应,锌能与稀盐酸反应,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锌是过量的,滤渣中一定有锌、铜、银,故说法正确。故②④⑤⑥说法正确。
故选:B
20、室温下,Mg、Fe、Zn三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Mg>Fe>Zn
B.消耗的金属质量:Mg<Zn<Fe
C.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
D.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
【解答】解:镁、锌、铁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质量比为:
Mg+H2SO4=MgSO4+H2↑
24
98
2
Zn+H2SO4=ZnSO4+H2↑
65
98
2
Fe+H2SO4=FeSO4+H2↑
56
98
2
A、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反应速率:Mg>Zn>Fe,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消耗的金属质量:Mg<Fe<Zn,故错误;C、由于酸的质量相同,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消耗的金属质量:Mg<Fe<Zn,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因此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Mg<Fe<Zn,故正确。故选:D
21、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Fe(NO3)2、Cu(NO3)2、AgNO3
B.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Cu、Ag,一定没有Fe
C.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Fe、Cu、Ag
D.向滤液中加入KCl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
Fe(NO3)2、Cu(NO3)2,滤渣中可能有Fe、Cu
【解答】解:A、滤渣中一定有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Ag,如果Fe、Cu的混合粉末很少,硝酸银有剩余,滤液中可能有Cu(NO3)2、AgNO3,一定有Fe(NO3)2,该选项说法错误;B、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Ag,不一定有Cu,这是因为滤液为蓝色时,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则硝酸铜可能部分反应,也可能没有反应,也可能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铁一定过量,则滤渣中一定有Fe、Cu、Ag,该选项说法正确;D、向滤液中加入KCl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有Cu(NO3)2,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Cu,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2、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锌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u的活动性比Ag强,只用盐酸无法探究两者活动性强弱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C.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D.从m1变化到m2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
【解答】解:锌粉加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锌粉会先和AgNO3发生反应,后跟Cu(NO3)2发生反应。A、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铜和银都排在氢的后面,所以滴加盐酸后两者均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无法无法探究两者活动性强弱,故说法正确;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2种,故正确;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这种溶质应该是硝酸锌,从而可知金属单质至少两种,不可能为1种,故说法错误;C、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是两种,则这两种一定是Zn2+、Cu2+,此时Ag+已经被完全置换了出来,故说法正确,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1﹣m2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相等,但是溶液的质量会随着锌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而不断小,故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升高,故说法正确;故选:B
23、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a是混合物
B.溶液B中的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
C.X可能是Na2CO3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解答】解: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由题意可知,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屑,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硝酸亚铁,过滤时得到的固体a中应含有铁和铜,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硝酸亚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硝酸钠,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已被氧化为氢氧化铁;为了除去钡离子,应加入硫酸钠、碳酸钠等。所以:A、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a是铜、铁,故A说法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B中含有的盐有Ba(NO3)2、NaNO3,故B说法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X可能是Na2SO4、Na2CO3,故C说法正确;D、由反应方程式可知铁置换出铜后的固体质量还要增加;则依据D选项可知:两固体的质量差为6.4g﹣5.6g=0.8g
设反应的铁的质量是x
则有Fe+CuSO4=FeSO4+Cu
56
64△=8
x
0.8g
解得:x=5.6g
由题意知铁是过量的,所以5.6g不可能都反应,与题意矛盾,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4、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4.8g,加入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得到0.4g
H2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只含有Mg
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
C.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D.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24g
【解答】解:A、4.8g纯金属,加入
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氢气质量多余0.4g的只有铝,等于0.4g的只有镁,故样品是镁或铝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故不正确;
B、根据题目“只得到氢气和无色溶液”得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没有Ag(否则有固体剩余),也一定没有Fe(否则溶液有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
H2SO4﹣﹣﹣﹣﹣﹣﹣H2
98
2
19.6g
0.4g
可知,反应生成0.4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是19.6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g/100g×100%=19.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生成0.4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根质量是19.2g,则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9.2g+4.8g=24g,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25、如图是硫酸铜溶液与过量铁粉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uSO4═Fe2(SO4)3+3Cu
B.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SO42﹣
C.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只有Cu2+
D.反应现象为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解答】解: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错误;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中变化的微观粒子是铁原子和铜离子,硫酸根离子没有变,故正确;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中变化的微观粒子是铁原子和铜离子,故错误;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现象为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错误。故选:B
26、资料获悉: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e2O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
铁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中不含FeCl3
②甲中含有FeCl3
③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
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固体丙中一定含有锌和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答】解: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e2O3+3Cu;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以及Fe2O3+6HCl=2FeCl3+3H2O可以建立以下关系式:
①Fe2O3~2FeCl3~Cu根据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e2O3+3Cu,可知生成物氧化铁和铜的个数比是1:3,因此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生成的氯化铁一定能完全被铜反应,所以甲中不含FeCl3,故正确;②由上述①分析可知,甲中不含FeCl3,故错误;③由上述①分析可知,溶液中存在FeCl2和CuCl2,由于相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所以放入锌粒后锌首先置换出铜,所以固体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固体不是铁和锌,所以滤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故正确;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一定含有铜和铁,可能含有锌(过量),故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A
27、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mg的滤渣。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④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一定呈蓝色⑤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一定无白色沉淀
⑥滤液中的溶质至多有两种,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减少的过程;
而反应前后固体质量都是mg,说明硝酸银被置换完了,硝酸铜也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①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故说法错误。
②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故说法正确。
③滤渣可能含有锌,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故说法正确。
④滤液可能含有硝酸铜,因此滤液可能呈现蓝色,故说法错误;
⑤由于硝酸银完全被置换出来,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故说法正确;
⑥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故说法正确。故选:C
28、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Fe(NO3)2、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不同情况下滤渣或滤液的成分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Fe,可能含有Zn
②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Zn
③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不含AgNO3、Cu(NO3)2
④若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Cu,一定不含Fe和Zn
⑤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有Fe和Zn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答】解:由于金属活动顺序是:Zn>Fe>Cu>Ag,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Fe(NO3)2、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和硝酸锌,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当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①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就是硝酸锌,说明锌一定把Fe(NO3)2、Cu(NO3)2和AgNO3都完全反应,滤渣一定含有Ag、Cu、Fe,可能含有Zn,故正确;②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说明锌一定置换了所有的银和铜,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Zn,故正确;③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红色固体是铜,滤液一定含有Zn(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Cu(NO3)2和Fe(NO3)2,故错误;④若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说明滤渣一定不含Fe和Zn,一定含有Ag,可能含Cu,一定不含Fe和Zn,故正确。
⑤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AgNO3,说明锌只与部分反应AgNO3,滤渣一定含只有Ag,故错误;故选:D
2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探究Zn、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先进行如图甲、乙、丙的三个实验,再将丙中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乙中剩余的铁,滤液中析出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得出Zn>Fe>(H)>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B.丙实验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后所得滤液呈蓝色,滤渣肯定含Ag,可能含Cu
C.图丁中b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Cu(NO3)2、Fe(NO3)2
D.图丁中c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Fe(NO3)2
【解答】A.依据甲、乙、丙三个试管的实验现象可得出Zn>Fe,Fe>H,Cu>Ag,依据题意再将丙中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乙中剩余的铁,滤液中析出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从丁图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可知析出是两种固体,Ob段析出的是Ag,bc段析出的是Cu,所以可知Fe>Cu,因此该实验可得出Zn>Fe>(H)>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A正确;B.从丁图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可知析出是两种固体,Ob段析出的是Ag,bc段析出的是Cu,所以丙反应后的滤液溶质含有AgNO3、Cu(NO3)2,因此丙试管反应后的滤渣为Ag,故B错误;C.因为Ob段发生的反应是Fe+2AgNO3=Fe(NO3)2+2Ag,b点恰好反应完,所以b点的溶质为Cu(NO3)2、Fe(NO3)2,故C正确;D.因为Ob段发生的反应是Fe+2AgNO3=Fe(NO3)2+2Ag,bc段发生反应是Fe+Cu(NO3)2=Fe+Cu(NO3)2=Fe(NO3)2+Cu,c点恰好反应完,所以c点的溶质是Fe(NO3)2,故D正确;故选:B
30、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金属与酸反应而得到的是( )
A.MgSO4
B.FeCl2
C.FeCl3
D.FeSO4
【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故选项错误。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的前面,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故选项错误。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的前面,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不能生成氯化铁,故选项正确。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选项错误。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