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5.3《蒸汽的力量》(人民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5.3《蒸汽的力量》(人民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4 10:13:07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欣赏上海世博会焰火表演,思考:中国为什么能举办上海世博会?
你知道第一届世博会是哪国举办的?他又为什么能举办呢?他要展示的是他的什么成就呢?
课程标准
了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三维目标
培养学生识读经济图表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字说明经济生活问题的能力,养成务实的经济分析习惯;
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
树立科技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概念:工业革命
又称“产业革命”,指的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过程。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是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第一板块
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英国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思考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2、你认为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资本
市场
劳动力
技 术
政治保障
阅读课本93页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一、英国的工业革命
1、条件:
资本:
国内:
市场
国际:
劳动力:
技术:
政治保障: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圈地运动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的扩大
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发展积累的技术和科学理论的奠基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回忆必修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思考: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2、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A.生产领域:
B.动力方面:
C.交通运输:
②生产手段:
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劳动
生产组织管理形式:
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的确立
(阅读课本总结工厂制度的特点)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重大发明见书P95表格!
①技术发明:(见95页表格)
集中的机器大生产、细致的分工、严格的纪律
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业开始?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新兴工业,没有太多封建束缚
改良蒸汽机
詹姆斯·瓦特
①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限制,工业化速度加快。
②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
③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思考:
为什么称蒸汽机为“工业城市之母”?
结合课本94页总结归纳蒸汽机的作用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转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
—— 恩格斯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史蒂芬孙(英)1814年 蒸汽机车
“纺织机器制造扩大了对铁的需求,然而真正导致钢铁工业扩张的是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铁路建设……铁路的发展,反过来又带动煤、铁矿的开采,发生了连锁性的大规模扩张。”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D、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手工劳动,大工厂已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1、归纳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厂
改良蒸汽机
汽船
火车
动力
棉纺织业
交通
蒸汽时代
2、归纳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工业革命英国先行,行业先轻后重
②技术经验型为主,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扩展的原因
扩展的方向:
特点:
美国工业革命
影响: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资本主义制度的广泛建立
英国
欧美大陆
机床的出现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使美国机械制造业迅速处于领先地位,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
小结
思维拓展
为什么说: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整个世界?
1.18世纪后期,英国的劳动力供应比欧洲其他国家有很大优势,这主要是得利于( )
A.奴隶贸易的进行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国外移民的到来   D.人口的大量增殖
B
小试身手 (基础知识)
2:衡量一个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 )
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
C,两大对立的阶级已经诞生
D,工厂制已经取代了手工工场
B
4、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的标志是:
A、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B、水力纺纱机的出现
C、第一座水力纺纱厂的设立 
D、制陶工厂的开办
C
B
3、下列事件中,对工业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
A、珍妮机的使用 B、改良型蒸汽机的使用
C、工厂代替手工工场 D、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
能力提升
金版学案互动探究问题1:
拓展应用2、阅读材料题
第二板块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对英国的影响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讨论总结)
积极
消极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
(工业化)
1796年 1830年
煤产量
1700年 1840年
1740年 1850年
生铁产量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棉布产量
农业
工业
阅读下列材料并观察课本94页《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图》归纳从中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 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经济地理结构变化:新兴工业城市兴起
人口结构变化:农业人口迅速减少
城市化进程加快
职业结构发生变化: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从事农业人数减少、从事工业、服务业人数迅速增加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1、积极影响
①生产力:
②城市化:
③职业结构:
④经济结构:
⑤生活结构:
⑥文化思想:
⑦阶级关系:
(学习思考?)
⑧国际经济地位: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从事农业人数减少、从事工业、服务业人数迅速增加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
促进了科教事业的发展及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世界工厂”。
打造“世界工厂”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1)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政府采取了一些经济措施: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法制:
④外交:
⑤文教:
进行民主化改革;
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
进行法制化建设 ;
推行“炮舰政策” ;
大力兴办教育
思考:19世纪中期,英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工厂”?为什么称它为“世界工厂”?
深入思考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主张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不同:自由主义主张限制政府对经济事务的操控;
重商主义主张依靠政府的保护开展对外贸易
原因: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较弱,需要政府的保护;
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增强,需要自由贸易、自由竞争摆脱政府的限制。
2、表现
阅读课本96页后三段并结合此页学习思考题归纳
生产能力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加工世界各地提供的原料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回答课本97页学习思考问题
大洋州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因遍布东印度群岛。
---《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片断
巩固:
英国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结合史实说明。
二、对世界的影响
积极
消极
思考: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
积极影响: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条件
根本动力:
物质条件:
联结纽带:
主要途径:
重要保障:
(2)标志:
工业革命
生产的互补性
交通运输业革命,国际经济交流密切。
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国门被打开。
(1857年第一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
世界市场中占居主导地位的是哪个国家?
英国
  
2、逐渐成熟
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国际经济交
流基本准则
原则:
内容:
具体做法:
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 安全与增值;
自由主义
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
消极影响
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贫困。
阶级矛盾尖锐:
世界格局:
世界环境:
延伸1:回答课本97页学习思考问题?
延伸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
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业产生
(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并发展。)
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延伸3: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和早期的殖民扩张的不同之处?
①目的:早期是为了掠夺财富,积累资本;
    工业革命后是为了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②方式:早期是以赤裸裸的掠夺为主;
工业革命后是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相结合;
整体结构:
三 “蒸汽”的力量
英国工业革命
(条件、主要成就、影响)
工业革命扩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和逐渐成熟
(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下列符合其意的是:
①促进许多新兴城市的诞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②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转入工业生产
③很多劳动力被机器生产排挤,为第三产业发展准备了条件
④工业化意味着财富涌现,人们可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A
小试身手
2、下列创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是:
A、哈格里夫斯  B、阿克莱特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C
3、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4、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证明:
A.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A
C
5:下列有关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关键性因素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保障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世界确立为其提供了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