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思源实验学校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教案
课
题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
型
新授课
编
号
10
主
备
李静玉
日
期
10.14
审
核
【教学目标】
1.了解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
2.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楚汉之争中项败刘胜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3.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
【教学难点】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准备】相关本课的多媒体课件,iPad、智慧教育平台
(编号:
)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
复习: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2.新课导入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但是帝国却在公元前207年灭亡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迅速走向灭亡了,是谁推翻秦朝呢?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秦的暴政(5分钟)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秦的暴政”,然后思考:
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酷、统治残暴
收获的2/3上缴国家
①修建阿房宫
②造骊山陵墓
③修筑长城
单死刑就有车裂等10多种
(秦二世)任意屠杀他的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
自主学习二:陈胜吴广起义(8分钟)
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本“陈胜吴广起义”,然后完成表格:
大泽乡起义
时间和地点: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领导人:陈胜、吴广
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结果:失败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展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大泽乡起义、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立政权、挺进关中、天下响应、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属下杀害。
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不等于就是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那么由他们引发的秦末农民起义有没有失败呢?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巨鹿之战
时间:公元前207年
战争双方:项羽的农民军PK秦军
结果:秦军主力被歼灭
特点:以少胜多的战役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包围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请说说是谁消灭了秦的主力?是谁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项羽
刘邦
自主学习三: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最终项羽兵败在垓下自杀,刘邦取胜,建立西汉。
三、【合作探究】
1.课本P51陈胜吴广起义于秦朝的施政有怎样的关系?这给封建统治者什么启示?
秦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因此导致了陈胜吴广的起义。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课本P53: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提示:善用人才,深得民心,“约法三章等”;项羽残暴,不得民心......
平台使用:Pad推送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派代表展示
四、【检测提升】
1.《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21
A.战乱频繁 B.徭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赋税沉重
2.“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长城路,实难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
)21教育网
A.沉重的赋税
B.繁重的徭役
C.严刑酷法
D.繁重的兵役
3.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囫囵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21cnjy.com
A.社会治安混乱
B.刑罚严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处治
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
D.国民素质不高
4.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5.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Z&X&X&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五、【课堂小结】
2.课堂评价
教师或者班长对本节课表现较好的小组、个人进行总结,给与肯定表扬。
3.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节内容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