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1.2 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使用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2019)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1.2 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使用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0-19 11: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第二节 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使用
学习目标
1.掌握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2.学会合法使用网络信息。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学会合法使用网络信息。
难点
掌握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活动情况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使用网络获取信息
二、合法使用网上信息
三、搜索引擎与人工智能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知道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其中,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大家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借助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教师讲解:搜索引擎是我们较为常用的网络信息获取工具。
搜索引擎的种类很多,其搜索范围及搜索效率各有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搜索方法是关键字搜索,也可使用语音输入或图像识别进行搜索,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
任务一:
请你使用搜索引擎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并在小组内交流你所使用的方法。
教师提示:在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时,也可按类别进行查找,如图片、视频等,如下图所示。
教师补充:我们还可以在某一专题范围内,通过查找专题网站获取信息,如进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网站查找专题信息。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请小组展示交流自己
所用到的方法,并及时评价。
任务二:
小组探究:如果要获取大熊猫不同信息类型的资料,应采用什么方法?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小组探究完成,完成后教师随机抽取展示,及时评价。
教师讲解:我们在使用互联网信息时,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都明确规定应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侵权不盗版, 不违规转载文字、图片、音频等。合法引用或转载时,应注明出处。加强自我约束,对自己发布的信息内容负责。
自己的原创作品也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未经本人许可,他人不得随意修改及转载。
任务三:
结合以下案例,查找我国在网络信息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案例:2018 年 10 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了一份终审判决:国内某网络媒体因非法转载另一家媒体的4 篇稿件,被判赔偿经济损失 10 万元,另赔偿被转载媒体为维权支出的合理费用1.01 万元。
事情是因为该网络媒体未获得任何授权,将某报纸原创的新闻报道放到自己的网络平台上,通过流量赚取利益,且未向该报支付任何费用。据悉,这也是目前网络违法转载传统媒体原创新闻稿件判赔金额最高的案例。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发表观点,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使用搜索引擎时,是不是发现搜索引擎越来越聪明了?它不仅能帮助你搜到想要的信息,还可以推荐其他的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比如你在搜索引擎中输入“1+1=”,你会发现搜索结果列表中靠前的就是一个计算器,它知道你现在要做算术题,而不是想搜索含有“1+1=” 的相关文章
教师讲解:这是因为搜索引擎已经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拥有
了强大的自动推荐能力。就像你的朋友那样,知道你对什么感
兴趣,想要得到什么。这就是大数据时代带给我们的好处之一。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网络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并会合
法的去使用网络信息。
拓展性运用(知识生成、拓展提高、规律总结、知识框架、板书)
第一单元 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第二节 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使用
一、 使用网络获取信息
二、 合法使用网上信息
三、 搜索引擎与人工智能
作业 通过这堂课学习到的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收集和完善研究大熊猫习性所需的信
息。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