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19 14:21:34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协作校第一次考

地理试题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二章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某局部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M、N两处分别为
A.背斜谷、向斜山
B.向斜谷、背斜山
C.向斜谷、向斜山
N
D.背斜谷、背斜山
2.导致M、N两处地形海拔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①N处地处向斜槽部,受岩层挤压隆起作用大②M处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影响大
③N处岩层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④M处两侧地区发生断层作用,若层断裂下陷
C.②③
D.①④
A.①②
B.③④
波浪谷是一种岩石上的纹路像波浪的地貌,主要岩石为红色石英砂岩。20世纪80年代,
人们发现了波浪谷,神奇的外观和极高的科研价值使其成为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下图是某
波浪谷的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旅游团2019年7月18-25日在该地旅游时拍摄的景观图。据此
完成3~4题
80-等高线一陡一河流
3.波浪谷的岩石
①属于岩浆岩②属于变质岩③具有层理构造④可能含有化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波浪谷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风力堆积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变质作用→侵蚀作用
C.地壳下沉→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D.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抬升→侵蚀作用
高二上学期协作校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1
21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象鼻洞”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①江西鹰潭龙虎山象鼻洞②柱林山水象鼻洞
③台湾端芳镇象鼻洞
④敦煌象鼻洞
5.下列关于图中四个象鼻洞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由冰川侵蚀形成
B.②由流水侵蚀形成
C.③由风化、风蚀形成
D.④由风力沉积形成
6.形成景观④的地区一般
A.湿润多雨
B.地势陡峻

C.干旱少雨
D.多河流发育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沉积物



岩浆
7.图中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沉积岩
B.乙一喷出岩
C.丙一侵人岩
D.丁一变质岩
8.图示①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上升,冷却凝固
某此
B.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
C.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D.地壳抬升,岩石裸露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201
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墨脱县城也成为
我国通公路最晚的县城。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工程是打通海拔2700m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
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的渗水、涌水问题。下图示意墨脱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
成9~11题
波密
嘎隆段
喜马
拉雅
图例
何流
公路
9.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冰川侵蚀
D.冰川沉积
【高二上学期协作校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
21-09-62B校第一次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6.(1)夏至
自北回归线向其南北两侧递减(2分
昼短夜长;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4分
先变大后变小(2分
3)昼夜等长(2分
)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遇到北边亚欧板块的阻挡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区快
速降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4分)
角形,地形较平坦;沉积物颗粒很细;湖沼面积大
密等。(答出两点,4
)该辫状河流主要分布
洲的底部(或前端、末端等);该处地势较低平,落差小,河道
水流速度
水位季节变化大,且经过多次改道
较浅。(答出两点,4分
区地势陡峭(落差大或起伏大),河流水流速度快,挟带大量砾石和泥沙;水流流
地势
突然
缓宽阔,流速减缓;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不断堆积,最终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神积
学期协作校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