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练习】鲁人版语文必修五 第1课知能优化演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练习】鲁人版语文必修五 第1课知能优化演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04 18:0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上阕写景是从哪些角度着手的?景物描写在全词有什么作用?上阕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阕写景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文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最后一句道出了作者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2.词的上阕描写一幅湘江秋景图,主要通过哪些意象表现诗人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关注国家命运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在词的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句由景及事,由今追昔,忆昔生情,承转过渡十分自然。开头两句,总写往事,承上启下。“曾游”点明故地,“百侣”与上文“独立”相对应,由上文写“我”与自然风景转到“我”与百侣群体的往昔生活。“稠”是对作者青年时代长期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的提炼、概括。这两句把读者导入一个新的境界。
4.下阕一个“恰”字领起了哪几个句子?这几句话概括了“同学少年”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恰”字领起七句:“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七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同学少年”作为早期革命者所具有的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二、语言运用
5.(原创)给下面的句子排序,使其连贯自然。
《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诗词意象的并置,如同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组接,主要将单个的意象以并列的形式相互并置在一起,从而形成全词整体的“复象美”,亦即组合美。
②诗词意象的辐射,即在群体意象中以一意象为中心并由此向四周“辐射”而形成一个意象群。
③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由于选取物象典型,表达意象生动,组合意象巧妙,创造出了高远的意境,形成了一幅壮阔的画面,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效应。
④实现意象的组合,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主要采用并置式和辐射式两种方式。
答案:④①②③
??6.某中学高二(1)班将举行“2010毛泽东诗词朗诵会”,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不少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谨记一代伟人的教悔:“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què)      空白(kōnɡ)
僧侣(lǚ) 沁人心脾(qìn)
B.遒劲(qiú) 峥嵘(zhēnɡ rónɡ)
看护(kàn) 百舸争流(kě)
C.重阳(chónɡ) 碣石(jié)
中伤(zhònɡ) 浪遏飞舟(è)
D.逶迤(wēi yí) 气魄(pò)
尽管(jìn) 稠人广众(chóu)
解析:选C。A.“空”读kònɡ;B.“看”读kān;“舸”读ɡě;D.“尽”读jǐ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沁园春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沧茫大地
B.竟自由 鱼翔浅底 风华正茂 指点江山
C.万户候 风流人物 封侯之赏 书生意气
D.携百侣 羁旅漂泊 高爵厚禄 中流砥柱
解析:选D。A.苍茫大地;B.竞自由;C.万户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所有人都知道艾弗森的遗憾,没有总冠军其实他走得并不洒脱。但又何必遗憾?14载峥嵘岁月,除了那枚戒指,他几乎拥有联盟球员能拥有的所有荣誉,常规赛MVP、全明星MVP、得分王、最佳新秀……
B.仅仅几天前,奥巴马政府还在信誓旦旦地向中国保证,美国是坚持自由贸易的,反对贸易保护的。无疑,这种言行不一致的反差客观上将进一步恶化中国民众对于奥巴马政府的观感。
C.在古城荆州,又涌现出一个英雄群体。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D.中国足球的“反赌工作”将进入破冰期。本次由公安部带头进行的足坛“反赌风暴”意气风发,席卷全国,到目前为止,四川、深圳及广州等地已有人士被警方带走调查。
解析:选D。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意气,意志与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B.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华远董事长任志强日前在一论坛上指出,国内的土地资源多数被垄断在国有企业手中,尤其在东部和中部经济发达城市,国有企业所占房地产市场份额已超过60%以上。
C.今日上午,万众瞩目的世界最长家谱《孔子世家谱》迎来隆重的颁谱盛典仪式,作为今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主题活动之一,它的问世是孔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D.昨日,望城县首届购房节峰会举行。峰会上,奥运冠军、影视新星田亮从望城县县委书记黄佳惠手中接过“荣誉市民”的牌匾,这位《雷锋》的主演真正与望城、与雷锋紧密联系在一起。
解析:选D。A.成分残缺,在“排放”后加“的行动目标”;B.成分赘余,“超过”和“以上”重复,去掉后者;C.结构混乱。
5.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解析:选B。应是设问。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列两首词,完成后面的6~8题。
(甲)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乙)沁园春 雪
1936年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试比较两首词,谈谈它们在写作上有何相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写美景,抒豪情。上半阕都以写景为主,即景抒情;下半阕以叙事议论为主,抒发豪情壮志。②运用对比手法,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如“万户侯”与“同学少年”的对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与“风流人物”的对比。
7.试比较两首词在景物描写上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都写壮景,写得雄奇伟丽。异:甲词写的是湖南湘江的秋景,乙词写的是北国的冬景。
8.试比较两首词在结尾抒发感情时的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词以设问句结尾,对上阕“谁主沉浮”的提问作了巧妙的回答,即主宰国家未来命运的将是我们“同学”。乙词通过对历代“豪杰”的否定,直接提出真正的英雄人物是无产阶级。当然“今朝”的“风流人物”,也可以当成是毛泽东的自况。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后面的9~12题。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9.词中“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容不迫的风度和藐视困难的精神。
10.试比较“一桥飞架南北”和“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中两个“飞”字各自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桥飞架南北”中的“飞”字不仅描写了长江大桥跨越天堑的雄姿,还含有建设速度快的意思,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革命干劲;“浪遏飞舟”中的“飞”字,形容船只飞速行驶,它主要衬托“击水”的力量之大。
临江仙 赠丁玲
毛泽东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注】 1936年11月,丁玲逃出南京,辗转到达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所在地陕北保安。中央宣传部在一孔窑洞里召开了欢迎会,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中央领导都出席了。这一年的年底,丁玲收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就是毛泽东的《临江仙》词,用军队电报拍发给前方的丁玲。词中表达了对于丁玲的高度赞许:一枝纤笔足抵三千毛瑟精兵,舞文弄墨的女作家开始了戎马生涯的新生活。
11.有人说上阕前两句中“飘”和“漫卷”用得好,写出了词的意境美。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两句交代了保安城这一典型的革命环境。“红旗”与“落照”相映,色彩鲜明。一个“飘”字,写出了夕阳与红旗交相辉映的动态美。“西风漫卷孤城”具体写出了保安这座小城的概况,除交代季节和丁玲来到陕北的地点外,用一个“漫卷”暗示出它经受了漫天西风的考验,成了中国革命唯一的中心。
1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红旗在孤城的上空飘扬,与孤城以外的世界对比,继之一枝纤笔与三千精兵的鲜明对比,昨天与今天的对比,文小姐与武将军的对比,身陷囹圄与喜获自由的暗中对比。在对比中,逐渐完成了作者对丁玲同志赞叹之情的抒发,完成了丁玲这一艺术化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
三、语用创新
13.(原创)把下面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①这次峰会将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
②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
③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④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
⑤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
⑥胡锦涛14日抵达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出席峰会,评估进展,讨论原因,共商举措,探讨规范,推进改革”的逻辑顺序。
答案:⑥①③⑤④②
14.请在下面一则报道后面加上总结性的文字,不超过40字。(3分)
人们常抱怨“压力”太大。前不久,科学家做了一次有关“压力”的试验。
他们把一灰一白的两只小老鼠放在一个仿真的自然环境中,并把白鼠体内的压力基因全部取出,使它毫无压力感。结果,灰鼠走路或觅食时总是小心翼翼,有种紧张
感。白鼠却要兴奋得多,大胆得多。白鼠因为没有任何压力而爬上了那个高达13米的假山,最后摔了下来,死了。而灰鼠因为有一定的压力,处处谨慎小心,顺利地完成了试验。
总结性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非叙述性语句:“人们常抱怨”“‘压力’太大”“而灰鼠因为有一定的压力”,顺利地完成了“试验”,就可以得出结论。
答案:我们常埋怨竞争激烈、压力大。事实上,没有了压力,我们会遭到小白鼠般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