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练习】鲁人版语文必修五 第一单元哦,香雪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练习】鲁人版语文必修五 第一单元哦,香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04 18:0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哗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
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火车拉走了香雪,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的去回忆呢?对了,四十个鸡蛋也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是哪儿来的流水声?她寻找着,发现离铁轨几米远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小溪。
……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她告别了小溪,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腿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意。
(1)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拥有了向往已久的铅笔盒,走了自己平时不敢独自摸黑走的山路,有了生活新体验的香雪,顿悟般地感到山外的现代文明并非遥不可及,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得到它。香雪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香雪了,所以景物在她的眼中也有了新的形象。
(2)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骄傲”的含义是欢乐、满足。因为她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为自己骄傲,也为必将发生改变的台儿沟骄傲。
2.第一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侧面衬托香雪得到铅笔盒后高兴的心情及她的美好心灵。由于有了自己心爱的铅笔盒,她感到自己很满足,也自信了不少,所以看到周围的群山、树木、月亮,以至台儿沟竟是那么美好,一切景物皆随她的心情变得异常美妙起来;她幻想着台儿沟的未来也一定是美好的,将来会是富裕的。
3.根据上下文,概括文中画线句子在原文中的含意。
(1)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一段用感人的语言描写了香雪回到台儿沟的激动心情。香雪此时急切地想见到她的姐妹们,但此时的她已充满了复杂的思绪。她感到了艰苦、委屈的一路行程,更感到了自己通过艰辛付出获得想要的东西的幸福、满足和骄傲。此刻的她已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变得更坚强、更坚定、更有信心和力量。
(2)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被感动得战栗”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呼唤文明时代的到来。
4.请结合原文,探究结尾“哦,香雪!香雪!”的深刻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哦,香雪!香雪!”姐妹们的呼喊既是一种真实的对香雪归来的热烈欢迎,更是沉寂的台儿沟对香雪艰辛历程的赞颂,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归宿。
二、语言运用
5.下面是2013年天津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图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其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会徽以“津”字的拼音字头“J”为基本元素展开设计,构成象征海河浪花和运动跑道的创意图形,与祥云图案同构,反衬出飞腾向上的“吉祥鸟”形象,会徽的红、绿、蓝三色,代表着东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以及他们的寄托和愿望。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表达要得体,语意要连贯。不超过20个字。
杨澜当年在央视主持的《正大综艺》曾受到了众多观众追捧。如今杨澜回顾起当年央视主持人选拔过程还记忆犹新。杨澜经过六层面试,进入到了最后一轮,在最后的面试中,被问到一个问题:你敢不敢穿比基尼出镜主持?对于这个难题,杨澜的回答充满智慧,“我对考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隧道 惆怅(chànɡ) 粗糙(cāo) 笨拙(zhuō)
B.委宛 斟酌(zháo) 挟带(xié) 埋怨(mái)
C.温馨 娇嗔(zhēn) 羞赧(nǎn) 悄然(qiāo)
D.濡动 怂恿(yǒnɡ) 闪烁(shuò) 拉纤(xiān)
解析:选A。B.“酌”应读“zhuó”,“埋”应读“mán”。C.“嗔”应读“chēn”,“悄”应读“qiǎo”。D.蠕动,“纤”应读“qiàn”。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
B.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C.“就是靠里边那个,那个大圆脸。看!还有手表哪,比指甲盖还小哩”!凤娇又有了新发现。
D.有人朝车厢指点,不时能听见她们由于互相捶打而发出的一、两声娇嗔的尖叫。
解析:选B。A.“三分”“十分”后的逗号应是顿号;C.感叹号应在引号里边;D.“一”“两”之间的顿号去掉。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日久天长,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起来,就在这一分钟里,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____地做买卖。
②周杰伦新专辑《十一月的萧邦》推出后话题不断,尤其是两首主打歌《四面楚歌》和《发如雪》MV均被歌迷质疑有“抄袭”之嫌。周杰伦终于忍受不了“____”,昨天首度就此事在阿尔发官方网站留下了“周老师上课”的言论。
③二十多年里,我确实相信曹雪芹的话:女孩子们心中,____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这些美好的东西,随着她们的年龄增长,随着她们的为生活操劳,随着人生的不可避免的达尔文规律,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A.和和美美 委曲 隐藏 B.和和气气 委屈 埋藏
C.和和气气 委曲 埋藏 D.和和美美 委屈 隐藏
解析:选B。“和和气气”是指态度平顺温和;而“和和美美”多指家庭和睦美满之意。“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委曲”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隐藏”是指躲避、躲藏;而“埋藏”是指隐藏很深。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B.最近,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传出婚讯。4月26日,在北京,她和经济学家华生结为秦晋之好。这是今年50岁的铁凝,第一次品尝婚姻的甜蜜。
C.铁凝的《哦,香雪》,创造了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同时又在这纯净的境界中寄寓了严峻的思考:那淳朴、淡远的美是迷人的,令人身不由己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里,她还能保留多久呢?
D.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也开设了博客,她的首篇博文刊登了她在第二届中国诗歌节上的致辞文章。铁凝在致辞中写道:“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诗坛大家,在古都长安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作,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
解析:选C。“身不由己”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是被动的。应该用“不由自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由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和张震岳组成的“纵贯线”乐团确定于7月底推出首张专辑,收录了纵贯线从去年7月份成立到巡演初期创作的6首新歌。
B.1988年夏,我的小说《玫瑰门》将近收尾。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动笔之初,并非一切顺利。一方面,我自信心中培育已久的人物和故事配得上长篇小说这种体裁;但同时,我又没有一点驾驭这种体裁的实践和经验。
C.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的就业神话破灭。高中毕业生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想法受到动摇,部分学生就转变观念,甚至不参加高考。
D.鉴于罗宾逊拥有伯德条款,他可以选择否决交易,可正处于合同年的他没有理由呆在尼克斯虚度光阴,而不是到另外一支真正需要他的球队中谋得一个位置和一些上场时间,争取明年夏天捞到一份长期合同。
解析:选B。A.成分残缺,在“收录”前加“这张专辑”; C.“受到动摇”搭配不当,“不参加高考”与前面构不成递进关系,“甚至”使用不当;D.不合逻辑,“而不是”改为“而应”。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哗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  )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  )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  )。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6.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词语是(  )
A.教育 要求 询问 B.养育 央求 盘问
C.养育 要求 盘问 D.教育 央求 询问
解析:选B。“养育”意为“抚养和教育”;“教育”指“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做”。“央求”意为“恳求”;“要求”意为“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盘问”意问“仔细查问”;“询问”意为征求意见。根据语境,B组为正确答案。
7.第一段写“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这说明香雪为什么那么迫切地要去换铅笔盒,这是不是香雪虚荣心的表现?你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应该是自尊心的表现,公社中学的女同学“再三盘问”香雪“一天吃几顿饭”“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之类的话题,香雪明白了贫穷的不光彩。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像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因此,这决不能浅薄简单地说是虚荣心的表现。
8.文中出现了许多次“这样的”,文中画横线处意义是否与其他处一样?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几处应是实写台儿沟的山、月亮和核桃树。后一处虚写,写香雪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麦 天
雷抒雁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蹿。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农家的节日就开始了。临近端午节,路上走亲戚的人便多了起来。“麦梢黄,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赶在忙前这段空闲走走娘家。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头,就有说不完的话。到了饭时,女儿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敬父母。
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杂事。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树阴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
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就说:吃不进去,有些汤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如同俗语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端给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坦!改日,又变了花样,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再割一把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将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倒进酸汤,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面,热天吃了,落汗下火。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怪不!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偶一抬头,望见窗外,黑云朦朦,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便水一般弥漫上来。
妻子会在炕头做些针线活,猛地推一把懒洋洋躺着的丈夫:“去,割二斤肉来,妈妈这两天该来追节了。”
“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娘看女了。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9.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二段写女看娘的交通工具跟过去不一样了,第三段写道“如今,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等。
答案: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变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割机了;割麦子的时间缩短了。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10.“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句话是关于关中麦收的描写,写了收割机的颜色、声音,还写了麦秸香,从不同感官写起。
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11.“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三段说“吃苦的日子到了”,第四段描绘了男人的劳累,第五段写忙后的男人该歇歇了,这些叙写贯穿文中,相互照应。
答案: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12.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春天的忙碌在文中主要指麦收的辛劳,喜悦指丰收之后的感受。紧张过后则是闲散。“麦梢黄,女看娘”以及麦收后的“追节”,一种亲情弥漫其间。
答案: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
三、语用创新
13.为下面这则故事补写出结论。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野鸽的回答是“微不足道”。“那么让我来给你讲一个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这时下雪了,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片。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枝条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
由这则故事我们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点一滴的积累,虽然暂时看不到切实的成效,但只要坚持不懈,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出现成功。(注意:抓住“微不足道”“积累”“成功”三个方面)
14.改用名言名句,反其意而用之,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请根据下面语言表达的要求改用相关的名言名句。(5分)
示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改用为:珍惜有限的光阴,对有限的光阴充满乐观的情怀——夕阳无限好,何愁近黄昏。
(1)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改用为:自觉坚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改用为:为坚定执著的信念而至死不渝,不言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当一天和尚就要撞好一天钟
(2)春蚕到死丝难尽,蜡炬成灰泪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