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童年的梦里醒来,年轻人有着遥遥的前程,遥遥的前程是一连串的远方。一切对他似是那么远,连死亡对他也是远的。也许他一无所有,却至少有一股澎湃的热血与勇气。也许他不知走向哪里,却有着走向远方的决心。远方也许是凶恶的敌人,但他依然向前。远方也许有暴风,有狂澜,但他依然把船向前驶去。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布满死亡,但他依然走近。远方也许是荒漠,但乐园是开拓了的荒漠,他要去,去那远方。还有什么喜悦比抵达梦土更使人歆羡?——那第一批到达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看到的梦土虽荒凉,却高兴得跪下来感谢上帝。也许他在远方造乐园,也许他又觉得老家是亲密的远方,也许他死在远方,也许他从远方回乡,也许他凯旋。即使手上一无所得,他的心里仍有收获:有一天,可以告诉别人,他曾去过远方,那很少人去过的荒漠!
幻想可以点缀生命,只是远方的云不能构成天空。向往可以活泼生命,但不是人生。我们总不能成天幻想远方,只是向往,只是想往,而抛弃现实。曾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实现抵达远方的奋斗记录。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成为历史。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天文学家,总是全神观望天空,有一次不小心跌到井里去了。他呼救后,邻人跑来,知道了他落井的原因,就跟他说:“你怎么只注意天上的东西而不注意地上的呢?”伊索这一则寓言,真的是要告诉我们些什么的。
醉看远山,远山更美。幻想使人沉醉,我们常醉看远方而自以为清醒。远方不一定如想象中的那么绮丽,或那么丑恶。如果前秦的军队走近一点,也许不会把草木误认作兵。如果我们登上了月球,也许发现它并不如远看时那么漂亮;那时反看地球,地球才漂亮哪!
无论我们到哪里,天空总在上面。远天的星辰以常年的静默逗人遐思。我们发现一颗星,却另有一颗星。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嵯峨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无穷的远方,有限的生命,使人抱志饮恨。一个刚会走路,在生命黎明的小孩,也会有他的远方;一个走过长程,进入生命黄昏的老人,仍会怀抱着他的远方。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旧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倒下。圣海伦岛曾经是年青的拿破仑的远方,却也是老迈英雄倒下的孤岛。你,人生旅程上的英雄,有一天也会在远方的微笑里倒下——那不是悲剧,那是命运。
总是有许多人愿舍弃眼前的幸福到远方去,就让他们去吧!不必用佳肴把志在高空的鸟桎梏在笼子里,尽管笼子很大,但笼子不是天空。
或美或丑,对你,远方仍是温柔的有力的挑战,你去吗?
1.年轻人有着遥遥的前程,通往远方的路上有荆棘,有坎坷,是什么鼓励他们奔向远方?请根据第一段分条概括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澎湃的热血和勇气;②一往无前的决心;③对开拓乐园的向往;④抵达梦土的喜悦。
2.第二段中说“伊索这一则寓言,真的是要告诉我们些什么的”,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成天幻想而抛弃现实,离开了现实,理想就只能是泡影。
3.根据上下文,理解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醉看远山,远山更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醉意朦胧、神智不清自然会对事物缺乏清醒的认识,此时的世界也就容易失去真实。结合上下文,不难看出作者是在提示人们:不能被幻想蒙住心智,在追求理想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会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2)你,人生旅程上的英雄,有一天也会在远方的微笑里倒下——那不是悲剧,那是命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命是有限的,远方是无穷的,人在探索远方的征途中倒下是一种必然,但只要曾经不断追求,不断奋斗,就是无憾的生命。
4.结尾以问句结束,根据原文,结合你的人生经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探究题,一是要建立在文本之上。(结尾点明远方“或美或丑”,要结合原文分析“美”“丑”所在;“远方”是一种“挑战”)二是要有自己的创见。(结合人生经历,谈对“远方”所象征的理想与追求的看法,立意要高远,语言要优美)
二、语言运用
5.(原创)把下面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现居美国的台湾著名作家许达然,是当代文坛的重要散文家。他的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风格独特
②创设了一个个带有浓郁诗情的优美意境
③揭示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活哲理
④从许达然的散文作品里
⑤以精细的笔触
⑥自成一家
⑦我们不难体味出他那简洁凝练、质朴流畅和淡雅自然的语言艺术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⑥⑤②③④⑦
6.嫦娥奔月是我国千古流传的一个美丽的神话,到月宫中漫步也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迈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请你为正在浩瀚太空飞行的“嫦娥一号”写几句寄语,要求情感饱满,富于诗意,并恰当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浩瀚的太空是你的舞台,神秘的月亮是你的伴侣,华夏儿女的梦想是你舞动的主旋律。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绮(yǐ)丽 强悍(hàn) 应(yìnɡ)和 掺(chān)杂
B.浩瀚(hàn) 蛊(ɡǔ)惑 遨(áo)游 歆(xīn)羡
C.瀛(yínɡ)海 怏(yànɡ)怏 憧憬(jǐnɡ) 桎梏(ɡù)
D.嵯(cuó)峨 温驯(xùn) 梦魇(yǎn) 笑靥(yè)
解析:选A。A项中“绮”读q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点缀 莽林 驱策 凛然
B.眺望 跛脚 漫游 高峻
C.绿茵 无羁 狂斓 老迈
D.凯旋 磨削 遐思 佳肴
解析:选C。C项中“狂斓”为“狂澜”。
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曾许久是西洋人心灵的寄托,想象中的天堂,而使他们一直试图在________这遥远的东方。
②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远方,它使人________在似有似无的梦境里。
③这纵的远方的凛然曾磨削人的斗志,使古老的印度民族在无助的茫然中________悲观的思想。
A.探索 陶醉 酝酿 B.探知 沉醉 孕育
C.探知 陶醉 孕育 D.探索 沉醉 酝酿
解析:选C。“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知”探求了解。“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醉”多用于比喻。“酝酿”比喻做准备工作;“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有什么喜悦比抵达梦土更使人歆羡?——那第一批到达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看到的梦土虽荒凉,却高兴得跪下来感谢上帝。
B.“不。”他这样回答:“那时她们太老了,不能同我们去了。”
C.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D.东汉时班超的一位部将甘英,曾想从条支渡海到大秦,(东罗马?)但大海茫茫似栖息着死神,而打断了他的念头。
解析:选A。B项中冒号为逗号;C项中第一个问号改逗号;D项中括号应紧跟“大秦”,在逗号前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C.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
D.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解析:选C。A项句式杂糅;B项成分残缺,“提出”没有宾语,应补充“的要求”;D项不合逻辑,“道路”和“交通”两个概念有交叉,不能并列。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从童年的梦里醒来,年轻人有着遥遥的前程,遥遥的前程是一连串的远方。一切对他似是那么远,连死亡对他也是远的。也许他一无所有,却至少有一股澎湃的热血与勇气。也许他不知走向哪里,却有着走向远方的决心。远方也许是凶恶的敌人,但他依然向前。远方也许有暴风,有狂澜,但他依然把船向前驶去。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布满死亡,但他依然走近。远方也许是荒漠,但乐园是开拓了的荒漠,他要去,去那远方。还有什么喜悦比抵达梦土更使人歆羡?——那第一批到达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看到的梦土虽荒凉,却高兴得跪下来感谢上帝。也许他在远方造乐园,也许他又觉得老家是亲密的远方,也许他死在远方,也许他从远方回乡,也许他凯旋,即使手上一无所得,他的心里仍有收获:有一天,可以告诉别人,他曾去过远方,那很少人去过的荒漠!
6.为什么对年轻人来说“遥遥的前程是一连串的远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年轻人拥有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有许多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供其选择,因而说有“一连串”的“远方”。“一连串”极言其多,“远方”指理想和目标。
7.“那第一批到达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看到的梦土虽荒凉,却高兴得跪下来感谢上帝”,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后的喜悦之情。
8.“即使手上一无所得”,为什么“他的心里仍有收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失败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可以使人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蓦然看到
许达然
①以为黧黑一片,可是一仰首,蓦然看到几颗星眯笑,也就微笑了。
②那夜,从梦里醒来,捻开灯,不知惺忪的是灯光还是眼睛。走到室外,只觉夜是一片迷茫,仿佛夜也在做梦,想仰首深深吸一口气,看到上弦月浮在山岫,像一艘画舫停在蓝海上,顿时觉得自己是船夫,随着地球航行。
③曾远航去一个海岛,有一天爬山时,惊喜发现一朵百合花开在一片绿中。如果那次的爬山是一首诗,那朵在山上瞥见的百合花,该是最美的一句了。我没有采它的欲望,因为如果采它,它很快就枯萎,我不愿为花写挽歌,蓦然看到它已使我满足。如果想拥有一切所喜爱的东西,就不会再有满足的喜悦了。
④摩西率领下的犹太人出埃及,走了好远好远的路,倏然看到约旦河,多狂喜!茫茫海上,几乎绝望时,远远瞅见岛。使死沉沉的船充满希望与欢乐。在一丛陌生的脸孔中霍地出现了一张熟悉的脸孔,两人惊喜相遇。一个作家也许长时间思索稿笺仍空白,却因瞥见一片云、一只鸟、一朵花或一棵树而勾起灵感。在一篇冗长而索然的文章里,瞬间看到警句,多振奋!卡罗尔笔下的爱丽思,梦中跌入兔子洞里,惊愕看到一个与大人的世界全然不同的奇境。蓦然看到的许多事物常使我们惊喜,但不是在爱丽思的梦中,而是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
⑤只不过是轻瞟一缕轻烟,你就袅袅冥思,而有一日的喜悦。人生许多美丽的画面常开始于刹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那蓦然看到的悠然,从晋朝以来,不知羡煞多少人。一位将闭上眼睛的老人,恍惚看到远行的孩子回到床边,惨淡的嘴角顿时浮上一丝微笑,而含笑离开人间。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人生的画面还可以因蓦然看到而添上美丽的一笔!
⑥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说,在炮声暂停的战场上,一个士兵疲惫地把视线移到天空,看到一朵云在飘浮,顿时使他陷入久远的遐思,忘记适才的紧张而松懈在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突然一声炮响传来,那士兵倒下去,在他的遐思中死去。那士兵死得并不像战士,却像诗人;他死得并不悲壮,却很美丽。
⑦爱默生在日记里曾写:“自然是个轻佻的女子,以她所有的作品引诱我们。”说自然轻佻,也许是因为她有太多的美;在大自然中,霎时看到的常觉得“美”;但在人间看到的却常觉得“不美”。人这个筹码,常使大自然的天平不均。尤其是住在城市里的人,甚至整天嗅不到泥土的芬芳,如果把视线移向自然,眼睛与心灵就有许多欣喜了。
⑧三百多年前,英国有个年轻人蓦然看到苹果落地,匆匆一瞥使他构思了革命性的理论。思索蓦然看到的欣喜吧!那使生活轻松与丰富的酵母!
9.第④段连续写了几个并不连贯的画面,你认为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种电影蒙太奇式的画面组接,几种意象并置起来,连续弹跳,加大了句与句之间的语言跨度,增强了信息密度,令寻常语言弥漫了诗情画意。
10.第⑤段举陶渊明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蓦然看到”就是人们在刹那间与自然、与美的相遇,就是生命与自然的交融。
11.最后四段,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陶渊明采菊东篱而至____________,由爱默生的名言而至____________,思想纵横驰骋,左右逢源,意象纷涌,佳境迭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士兵战场遐想 牛顿革命性的理论的诱因。
12.文中的“蓦然看到”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蓦然看到”的美豁然向心灵洞开,心灵为美所攫摄,向美作自由的、无限的释放,同时心灵也为美、为自然所照亮,倏然之间,神与物游,“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与物俱化,冥合无间。这是何等激扬。②“蓦然看到”还标示了一种心理的、人生的境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对这种境界更为凝练、生动的表达与揭示。
三、语用创新
13.将下面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得遗漏信息要点。
①“超级女声”的短信收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短信投票和向观众发送有关超级女声节目资讯的短信增值服务。②据天娱传媒负责人说,湖南卫视能从每场比赛的短信收入中分得100万元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据天娱传媒负责人说,湖南卫视能从每场“超级女声”比赛的主要由短信投票和向观众发送有关节目资讯的短信增值服务这两部分构成的短信收入中分得100万元左右。
14.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3G手机”的主要特点。(不超过15个字)
3G是英文3 rdGa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优于前两代手机的具体表现就是手机联网的速率。现在移动GPRS一般最快也就是10kb/s,联通的CDMAlx也只有30kb/s左右,而3G时代可以让你的手机有如家庭宽带一样的网速。比如WCDMA的理论最小值是384kb/s,静止状态可达2Mkb/s。速率提上去了,3G手机就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其标志性功能就是支持视频电话。目前,日本移动通讯巨人NTTDoCoMo已开通全球第一个3G服务,我国也已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3G牌照,亚洲成为全球3G发展最快的地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点,要注意“速率”这个词;第二点概括“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时,不要写成具体的“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或写“支持视频电话”等。
答案:联网速率快,提供服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