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开启 Python 小宝箱
第一节 判断密码正误
学习目标
1.掌握 if 判断语句的运用。
2.掌握 while 循环语句的运用。
3.掌握 break 循环终止语句的运用。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 if 判断语句的运用,.掌握 while 循环语句的运用,掌握 break 循环终止语句的运用。
难点
掌握 while 循环语句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活动情况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整理的程
序逻辑图
二、简单的密码正误判断
三、循环进行
密码判断
四、操作练习
五、使用break
语句
六、拓展阅读
七、学用 elif
子判断语句
八、for 循环语
句与 while 循环语句的差别
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很有收获。老师奖励你们一个“神秘宝箱”,里面有神秘奖品。大家试试能不能打开宝箱呢?要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打开哦。
学生提问:老师,我一不小心输错了密码,输了好几次才打开:
我很好奇,这宝箱是如何判断密码正误的呢?
教师回答:现在我们就用Python 语言来编写这个判断密码正误的小程序吧。
教师讲解:要用 Python 语言来编写这个判断密码正误的小程序,首先我们要先整理一下“密码正误判断”的逻辑顺序。
任务一: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根据老师整理的程序逻辑图,思考图中会用到 Python 编程语言中的哪些知识点呢?
讨论结束后,教师请同学来回答,我们可以使用变量来保存程序中的密码,用 input( )函.数来获取我们输入的密码,使用 print( )函数来提示输入正确或错误。教师及时给与评价。
教师讲解:同学们,我们知道可以使用变量来保存程序中的密码,用 input( )函数来获取我们输入的密码,使用 print( )函数来提示输入正确或错误,但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实现“判断”,因此在 Python 编程语言中要实现判断,我们使用 if 语句。
任务二:
请同学们小组协作,使用 if 语句,编写简单的密码判断程序并运行。
任务结束后,教师请制作优秀小组展示其设计的小程序。
教师提示:在 Python 语言中,比较两个值是否相等,使用“==”如果用“=”则是为变量赋值,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教师提问:同学们,老师发现刚才你们写的密码判断程序很不方便,每运行一次程序就只能输入一次密码,那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程序,只要输错就返回重新输入,直到输入正确为止呢?
当让可以,我们可以使用while 循环语句来实现重复输入密码,直到输入正确为止。
任务三: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使用 while 循环语句来实现重复输入密码,直到输入正确为止。
教师提示:while 循环语句的关键是“表达式”,只要“表达式”成立,下面缩进的语句块就会被执行。我们在使用 while 循环语句实现密码正误判断时,代码中的(! =)表示“不相等”。
任务结束后,教师请制作优秀小组展示其设计的小程序。
教师讲解:同学们刚才所写的代码中,输人错误时程序没有“密
玛错误”的提示,那么我们能将“密码错误”的提示加人到代码中去吗?
任务四:
同学们分组探究先动手试试将“密码错误”的提示加人到代码中,再谈谈自己尝试之后有什么发现。
教师提示:我们发现表达式是控制while 循环是否结束的关键,可以在输入正确密码后,强制让“表达式”不成立,循环就会结束。
任务结束后,教师请制作优秀小组展示其设计的小程序。
教师讲解:当判断密码正确时需要“结束循环”,结束循环的最佳方式,就是让while 语句的“表达式”不再成立。Python 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break 语句,在循环过程中,任何时候遇到break 语句,循环都会立即结束。
任务五:
同学们认真观看老师的操作演示,组内合作写出使用break 语句结束循环的小程序。
教师随机抽取同学展示本组作品,及时给予评价。
教师提示:使用 break 语句结束循环确实更简单,但我们应该尽量采用“让表达式不成立”来结束循环。如果 break 语句使用过多,一旦出现问题会很难查错。
教师讲解:在某些代码中,用户可以无限次输入密码,这为某些人提供了猜测密码的机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密码安全呢?
任务六: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 47-48 页,理解什么是密码安全与字典攻击,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密码安全?
学生归纳总结:有人发现,人们的密码往往有规律,比如使用8个 1 或者 8 个 0 当作密码、用出生年月日当密码、用姓名字母或者手机号前几位当密码等等。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将生日、手机号前几位、姓名拼音、常见数字组合、常见的字母组合等内容全部保存为文本文件,这个文件被称为“密码字典”。黑客们可以编写程序,每次从密码字典中读出一条数据,用来尝试破解密码。
这种违法行为,被称为“字典攻击”。这个文件中只有不到 20
万条数据,却可以破解人们70%以上的密码。字典攻击”是现在网络违法人员的常用攻击手段。为避免自己的密码被破解,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密码管理与设置意识,尽量不要使用“有特殊意义、有规律”的字符或数字作为密码。密码最好同时具备大小写字符,并在字符中间夹杂数字。这样的密码,安全性相对较高。
同时,我们最好养成定时更换密码的习惯。
教师讲解:if 语句与 else 语句结合使用,通常只用来判断条件“成立”或“不成立”两种情况。如果要判断的条件超过两种,我们就需要使用“elif 子判断语句”。比如:我们输人自己喜欢的颜色,程序返回我们可能喜欢的季节。
任务七: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编写一个编程小程序,
实现下面要求:苹果 3 元/斤、橘子 2 元/斤、李子 1.5
元/斤、西瓜 1 元/斤,用户输入水果名,程序就告诉用
户该水果售价多少。
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写出根据水果名报出价格的代码并运行展示。
教师提示:使用 elif 子判断语句编写这段代码会很简单,而且 elif 子判断语句是在需要判断的条件较多的时候使用。
教师讲解:在 Python 编程语言中,for 循环语句与 while 循环语句在使用上稍有差别。while 循环语句可以形成无限循环,而for 循环语句必须指定循环次数。
任务八:
请同学们小组分工合作分别使用两种循环语句在屏幕上打印 5行五角星,第 1 行 1 颗星,第 2 行 2 颗,直到第 5 行 5 颗。
教师随机抽取各小组所写小代码并运行展示。
使用 while 循环语句编写这个程序需要 4 行代码。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这个程字则只要2行代码。
教师补充:通过以上操作练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知道循环
次数的情况下,我们大多会使用 for 循环语句,在不知道会循
环多少次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会使用while 循环语句。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f 判断语句,while 循环语句和
break 循环终止语句的运用。
拓展性运用(知识生成、拓展提高、规律总结、知识框架、板书)
第三单元 开启 Python 小宝箱 第一节 判断密码正误
if 判断语句
while 循环语句
break 循环终止语句
作业 思考:Python 中还有哪些我们会常用的模块?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