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练习】鲁人版语文必修一 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练习】鲁人版语文必修一 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04 18:0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生用书P47~P48]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役:奴役
B.实迷途其未远 实:实际
C.乃瞻衡宇 瞻:看见
D.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深知
解析:选B。实:确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B.乃瞻衡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D.门虽设而常关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解析:选B。前者是副词,于是;后者是连词,表转折。A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D项,连词,表转折。
3.下列各项中表现陶渊明自觉自醒心境的一项是(  )
A.田园将芜胡不归
B.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C.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解析:选D。A项,表现自责的心境。B项,表现快乐的心境。C项,表现自悔的心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认识到过去的事情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还可以补救。
(2)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儿飞累了就知道回来。
二、语言运用
5.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补写两个结构相似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与前面构成排比句。
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多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而被扭曲了的人。像陶渊明、李白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像白居易、苏轼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 像王维、诸葛亮那样有心天下而无心田亩
6.请根据所给句子的特点,再写两个句子。
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轻飏(yánɡ)      怡颜(yí)
翳翳(yì) 眄(miǎn)
B.熹微(xī) 流憩(qì)
西畴(chóu) 惆怅(chànɡ)
C.容膝(qì) 出岫(xiù)
耘耔(zǐ) 棹(zhuò)
D.遐观(xiá) 壶觞(shānɡ)
窈窕(tiǎo) 东皋(ɡāo)
解析:选C。“膝”应读xī,“棹”应读zhào。
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①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C.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②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D.①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②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解析:选D。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A项,①助词,无实义;②语气词,表选择。B项,①相当于“而”;②“把”,介词。C项,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助词,“的”。
3.与“乐琴书以消忧”一句中“乐”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园日涉以成趣
B.善万物之得时
C.或棹孤舟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解析:选D。A项是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是形容词作动词,羡慕。C项是名词作动词,用桨划船。D项和例句相同,均为意动用法,以……为师。
4.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陋之有
解析:选C。C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问征夫以前路 B.既窈窕以寻壑
C.奚惆怅而独悲 D.悦亲戚之情话
解析:选C。C项,“惆怅”古今意义都指失意,伤感。A项,古义:以,用;前,前面的。今义:现在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B项,古义:山路深远曲折。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D项,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它的成员。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6.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乐夫天命复奚疑 D.将有事于西畴
解析:选D。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乐琴书以消忧 B.或棹孤舟
C.园日涉以成趣 D.狼不敢前
解析:选C。名词作状语,每天;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A项,琴书:弹琴,读书;B项,棹:用桨划船;D项,前:走上前。
8.下面的这句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A.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还有 什么可疑虑的呢?
B.暂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还有 什么可疑虑的呢?
C.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再也 不要怀疑了。
D.暂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再也不要怀疑了。
解析:选A。本题四个选项中,不同之处有二,一是“聊”的意思,二是“复奚疑”的句式特点。根据上文推断,“聊”作“姑且”讲。“复奚疑”为宾语前置,应是一个问句。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领会(书中)意旨
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期:希望、愿望
C.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D.酣觞赋诗,以乐其志 乐:快乐
解析:选D。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D。都表承接。A项,代词,他;自己。B项,介词,把;介词,凭借。C项,代词,他、他们;助词,的。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起首“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意在表 现传主不拘行迹、不慕荣利的特征,可谓神来之笔。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大量使用“不”这一否定词, 意在表示传主对世间的一切无所措意、无所执著,只是纵情率真地生活。
C.本文叙议结合,表现了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 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解析:选B。文章用的是第三人称,而非第一人称。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2)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吗?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参考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先生”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领会(书中)意旨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着补丁;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吗?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四、语用创新
13.(原创)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上下文连贯。
陶渊明的选择,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豁达心境。面对污浊现实,他选择了________;面对________,他选择了清贫自给;面对喧嚣浮华,他选择了________。
答案:归隐田园 官场俸禄 自然恬适
14.著名教育家、作家杨教授应邀到某大学作了一次报告,杨教授作完报告后,主持人作了以下的讲话,其中有两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刚才杨教授高屋建瓴地谈了他的高见,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受益匪浅。几十年来,杨教授对教育事业处心积虑,笔耕不辍,撰写了一部又一部的教育论著,令我们深为欣赏。在此,我们祝杨教授身体健康,事业再攀新高!
(1)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处心积虑”为贬义词,用在此处说明杨教授对教育事业的态度不合适。“欣赏”常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在这里表示对杨教授取得成绩的态度,应该用“敬佩”等意思相近的词语。
答案:(1)“处心积虑”改为“兢兢业业”;
(2)“欣赏”改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