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练习】语文版语文必修五 第3课知能优化演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练习】语文版语文必修五 第3课知能优化演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04 18:0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也许《鲁滨孙漂流记》是一个恰切的例证。它是一部杰作,它之所以是杰作,主要是因为作者从始至终坚持他自己的透视法。为此,他处处使我们受挫,受嘲弄。让我们大体上看看本书的主题,把它和我们的先入之见加以比较。我们知道,这是写一个人在经历了多次危险和冒险之后,孤身一人被弃于一个荒岛的故事。仅仅这一暗示——危险,孤独,荒岛——就足以引起我们的向往,期待着在世界边缘一个遥远的地方;日出和日落;一个同人类隔绝的人,孤独地思考着社会的本质和人们的奇风异俗。在翻开本书之前,也许我们就已经把期望它给我们的那种愉快模糊地勾画出来。我们读下去;读每一页我们都受到粗暴的顶撞。没有日落日出;没有寂寞,没有人。相反,只有一个大瓦罐摆在我们面前。即是说,我们得知那是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主人公的名字叫鲁滨孙·克罗索;他的父亲害痛风。显而易见,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态度。现实,事实,实质将支配以下整个故事。我们必须赶快彻底改变我们的勾画:大自然必须收起她那灿烂的紫色,她只是干旱和水的赏赐者;人必须贬为奋斗的自我保护的动物;上帝萎缩为行政长官,他那实在的,还有点硬的宝座,在仅仅稍高于天边的地方。我们每次出动搜寻关于这些透视的基本方位——上帝,人,大自然的信息,都遭到无情的常识的断然拒绝。鲁滨孙想到上帝:“有时,我告诫自己,苍天为什么这样完全毁了它的生灵……但总有什么东西很快回到我身上,阻止这些想法。”上帝不存在。他想到自然,田野“装饰着野花和青草,到处都是繁茂的树林”,但是树林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庇护大量可以驯养、可以教它说话的鹦鹉。大自然不存在。他考虑他打死的人。应当马上把他们埋了,这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他们在太阳下曝晒,不久就会发臭”。死亡不存在。除了一个大瓦罐,什么都不存在。即是说,最后我们不得不扔掉我们自己的先入之见,接受笛福自己愿意给我们的东西。
1.文中说“《鲁滨孙漂流记》是一个恰切的例证”,这个“例证”证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证明了小说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运用透视法。
2.“他处处使我们受挫,受嘲弄”的结果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不得不扔掉我们自己的先入之见”,接受笛福用“透视法”给我们展现的“现实,事实,实质”支配下的故事。
3.本段结尾处“接受笛福自己愿意给我们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上帝不存在、大自然不存在、死亡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故事。
4.本段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情节,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引起人们的向往和期待,而小说的情节又是读者不能猜测到的,从而激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这样再去探讨小说家的透视法,就水到渠成了。
二、语言运用
5.请结合现代汉语语法特点,试分析以下句子是否正确。
(1)我们必须独自爬到这位小说家的肩上,通过他的眼睛观察,直到我们也了解他是按什么秩序安排那些庞大的普通的观察对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糊地勾画出来。我们读下去;读每一页我们都受到粗暴的顶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正确。应把“也”字删掉。
(2)不正确。“我们读下去”后的分号要改为逗号。
6.有位老者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风吹雨打不回头,力瘁筋摧勿怨尤。何必计较鞭加背,此生原是拓荒牛。”这首诗可以想象成若干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经写出,请续写最后一个特写镜头。要求:(1)想象合理,与上面的镜头相连贯;(2)能表现拓荒牛的精神风貌;(3)字数不超80个字。
远景:灰色的天幕下,广袤荒芜的原野一直铺展到天尽头。风冷冷地吹着,冰凉的雨斜斜地打在地上。若有若无的绿意浮在空气中,一块块黝黑的泥土被一片片地翻开来。
近景:一个农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扶着犁,在齐膝深的泥土里艰难地行走着。手中的皮鞭高高举起,猛地一挥,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发出“啪”“啪”的鸣响。
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牛弓着腰吃力地往前走,喘着粗气。它的头微微低着,木轭深深地勒紧脖根,肩峰上的牛毛在冷风中抖动。但是,它的眼睛热切地直视着前方,透着一股犟劲、韧劲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悠闲 衬托 驯养 朝夕相处
B.透视 庇护 炫耀 微不足道
C.边缘 萎缩 烘烤 我行我素
D.勾画 瓦罐 侍侯 秩序井然
解析:选D。“侍侯”应为“侍候”。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于是,笛福________前景只有一个普通的瓦罐,借以劝说我们去看遥远的海岛,那人类灵魂的寂寞去处。
②对于这个人来说,人类是巨大的,树很渺小;对于那个人来说,在背景的________下,树是巨大的,人类微不足道。
③当一个人在孤岛上________谋生的时候,生活的压力的确不是开玩笑的事,也不是大哭一场的事。
A.重申 衬托 独自   B.说明 对比 独自
C.重申 对比 孤独   D.说明 衬托 孤独
解析:选A。重申:再次申述;说明:解说明白。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独自: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孤立无所依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中原花卉博览会上,有一对做宣传工作的父子,一个拍照,一个写文,把各种美丽的花卉声情并茂地展示在前来参观的游客面前。
B.真挚的爱情能够经得起风雨的侵蚀和困难的磨砺,小张和小李经过十年苦恋,今天终于喜结金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C.面对招聘单位的具体要求,大学应届毕业生小李发现自己既无一技之长,又无工作经验,除一纸文凭外,别无长物。
D.钱钟书的涉猎广泛与博闻强志是出了名的,有大量的报道说他过目不忘,有着照相机的记忆功能。
解析:选D。A项“声情并茂”本形容演唱、演奏或说话的声音悦耳,感情充沛动人,而句中用来指照片和文字都很精彩不恰当;B项“喜结金兰”意为高兴地结为兄弟姐妹,不能指夫妻;C项“别无长物”意思为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语境中的意思应是“没有其他特长”。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即使朝夕相处,呼吸同样空气的人们,在比例感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对于这个人来说,人类是巨大的,树很渺小;对于那个人来说,在背景的衬托下,树是巨大的,人类微不足道。
B.伟大的作家——这位哈代,或这位普鲁斯特——不顾私人财产权,仍我行我素;他靠辛苦工作,使混乱状态秩序井然。
C.仅仅这一暗示——危险,孤独,荒岛——就足以引起我们的向往,期待着世界边缘一个遥远的地方;日出和日落;一个同人类隔绝的人,孤独地思考着社会的本质和人们的奇风异俗。
D.鲁滨孙想到上帝:“有时,我告诫自己,苍天为什么这样完全毁了它的生灵……但总有什么东西很快回到我身上,阻止这些想法”。
解析:选D。D项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们习惯于并称唐诗、宋词和元曲,其实宋诗自有其独树一帜的创造和唐诗不可替代的地位,情文并茂的佳作也不在少数。
B.最近,天文学家们报告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双星系统,这一对双星位于银河系之外,属于大麦哲伦星系范围,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左右。
C.在唱片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单一发行唱片并不是艺人发展的最好方向,更不是包装艺人的主要途径,应该说为每个艺人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才是公司工作的核心。
D.河北省衡水市卫生部门今日透露,该市医务人员凡具有故意夸大患者病情,对患者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不合理用药,延长疾病治疗时间,增加患者负担将被问责。
解析:选A。B.“约”“左右”语意重复,不能同时使用。C.“包装艺人的主要途径”和“艺人发展的最好方向”递进关系语序不当,应互换位置。D.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增加患者负担”后加“的行为”。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在探讨作品的过程中,无论怎样扭动身子绕来绕去,悠悠闲闲随意赏玩,末了总有一场孤独的战斗在等待我们。我们必须独自爬到这位小说家的肩上,通过他的眼睛观察,直到我们也了解他是按什么秩序安排那些庞大的普通的观察对象,这是小说家注定要观察的:个人,人们,他们后面的大自然;他们之上的那种力量,为了简便,我们不妨称之为上帝。于是,马上引起混乱,判断错误和困难。我们虽然觉得这些对象很简单,但是,由于小说家处理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所用的方式,可以把他们写得很怪异,当然认不出来了。即使朝夕相处,呼吸同样空气的人们,在比例感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对于这个人来说,人类是巨大的,树很渺小;对于那个人来说,在背景的衬托下,树是巨大的,人类微不足道。看来的确如此。因此,作家们可以生活在同一时代,看见的东西却不一样大。只要牢牢抓住这一点,这场战斗似乎就会以胜利结束。
然而,还会出现不少困难。因为,我们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那是由我们自己的经验和偏见形成的,因此,与我们自己的虚荣和爱好紧密相连。如果有人耍花招,搅乱了我们私人的和谐,而不感到受了伤害、侮辱,是不可能的。因此,当《无名的裘德》或普鲁斯特的新书问世时,报上的抗议如潮水般涌来。但是,伟大的作家——这位哈代,或这位普鲁斯特——不顾私人财产权,仍我行我素;他靠辛苦工作,使混乱状态秩序井然;他在那儿栽一棵树,在这儿安排一个人物;他按自己的意愿把他的神造成古代的或现代的形象。在杰作里——即幻象清楚,已建立秩序的书——他把自己的透视法那么猛烈地强加于我们,我们往往感受到极大的痛苦——我们的虚荣受到伤害,因为我们自己的秩序被推翻;我们感到害怕,因为把支持我们的旧支柱强行拔掉;于是,我们感到厌烦——从一个崭新的思想能捞到什么愉快或娱乐呢?然而,有时一种罕有的持久的愉快即诞生于愤怒、恐惧和厌烦。
6.作者举哈代和普鲁斯特要引出哪个概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己的透视法(或小说家的透视法)。
7.请解释“我们往往感受到极大的痛苦”一句中“痛苦”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种痛苦源于作者与读者对世界的看法不同所引起的伤害、害怕和厌烦,它是产生阅读愉悦的基础。
8.小说家对世界看法与我们的经验不同,说明小说缺乏真实性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是。真实感是小说家所追求的。之所以与我们的经验不同,是因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透视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约瑟夫·康拉德
            [英]伍尔夫
读者翻开康拉德的小说,必定和海伦照镜子时的感觉相同,她注视镜中的倩影就会明白:不论她怎么办,在任何情况下她都不可能被当作一位平凡的妇女。康拉德具有如此的天赋,他使自己受到这样的训练,他又是如此地受惠于一种奇特的语言,它的特殊魅力在于它的拉丁素质而不在于它的撒克逊品质,因此,他的文字似乎不可能有一点拙陋的或无意义的败笔。他的情人——他的风格——在静止状态有时候有点儿令人昏昏欲睡。但是,让我们去和她攀谈吧,那么她就会风度翩翩地向我们逼近过来,带着多么动人的色彩、胜利的喜悦和威严!然而,这一点尚可争议:如果他在创作那些他不得不写的作品之时不是像这样不断地关心它们的外观,康拉德可能会既赢得高度声誉又受到大众欢迎。它们阻滞了、妨碍了、分散了艺术效果,他的评论家们指着那些著名的段落说道;而且把它们从上下文中抽取出来,和其他攀折下来的英国散文之花一起展览,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他们抱怨道:他是自我意识的、呆板的、雕琢的,对他来说,他自己的声音比人类在痛苦中呼喊更为亲切。这种批评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而且像乐队演奏《费加罗》时聋子们的评论一样,令人难以反驳。他们看见了那个交响乐队;他们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凄凉模糊的摩擦声;他们自己的评论被打断了,于是他们很自然地得出结论:要是那五十位提琴手去敲石铺路而不是在这儿摩擦莫扎特的乐曲,他们可以更好地为人生的目的服务。
美教导着我们,美是一位训导者。既然美的教诲和她的声音是不可分离的,那么对于那些听不到她声音的人们,我们又如何能使他们信服呢?
去阅读康拉德的作品吧,不要浅尝辄止而是整批地阅读,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康拉德所关心的只是向我们显示大海的夜色之美,谁要是在那相当呆板而低沉的音乐中听不出它的意蕴、它的骄傲、它的广阔而不可改变的完整,感觉不到善比恶更好,而忠诚、正直和勇气正是善的表现,那么他一定是真的没有把握住康拉德文字的意义。然而,要从这些作品的成分中捕捉这样的信息,可是件棘手的工作。放在我们的小碟子里滤干了,离开了语言的神秘和魔力,它们就丧失了兴奋和刺激的力量,丧失了作为康拉德散文的一种持久品质的极其猛烈的力量。
因为,正是依靠他身上某种激烈的气质,领袖和船长的气质,康拉德抓住了青少年的心。直到他写出《诺斯特罗莫》为止,年轻的读者们敏捷地觉察到他的人物基本上是朴实而英勇的,不论他们的思想多么微妙,他们的创造者的手法多么迂回曲折。他们是习惯于孤独寂寞的海员,他们与大自然发生冲突,但与人和睦相处。大自然是他们的敌手;正是她激发了荣誉、豪爽、忠诚等男子汉特有的品质;也正是她,在隐蔽的海湾中把深奥莫测、严肃稳重的美丽姑娘培育为成年妇女。首先,正是大自然造就了惠莱船长和老辛格顿那样乖戾执拗、饱经风霜的人物,他们是朦胧暧昧的,但在他们的朦胧暧昧之中闪烁着灿烂光芒,对康拉德说来,他们是我们种族的尖子。
这就是他的早期作品《吉姆爷》《台风》《“水仙号”上的黑水手》和《青春》中的人物;而这些书,不论风尚如何变迁,它们在我们的经典作品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康拉德是英国现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但是本文并没有直接介绍和评价康拉德,而是通过评述康拉德早期作品的艺术特点与地位,高度肯定康拉德的创作才华和创作思想。
B.本文首先从读者阅读康拉德小说的第一感觉入手,指出其作品形式与语言上的鲜明个性,从而引出争议,点出其文体上的弱点;然后在评析某些评论家的批评意见后,自然转入对康拉德作品杰出的艺术魅力的评论和赞誉。整个评述自然有序,逐层深入。
C.“这种批评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而且像乐队演奏《费加罗》时聋子们的评论一样,令人难以反驳。”作者用聋子评论乐队演奏莫扎特乐曲作类比,形象地概括了某些评论家指出的康拉德作品的弱点:华丽的表现形式阻滞了、妨碍了、分散了作品的艺术效果。而且这种批评是难以反驳的。
D.作者认为,康拉德的早期作品在经典作品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真正欣赏和体会康拉德作品的魅力和气质,需要去认真阅读作品,与作品攀谈,并且是整批地阅读他的作品而不是浅尝辄止。
解析:选C。作者的类比实际上是嘲笑某些评论家,他们就像根本听不见也无法欣赏的聋子一样,没有欣赏和体会康拉德作品优秀之处的能力。自然不可能跟这种人讨论问题,所以作者讽刺说他们的评论倒也“难以反驳”。
10.在创作《诺斯特罗莫》之前,康拉德笔下大多是什么样的人物?是什么造就了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康拉德前期作品人物多为朴实而英勇的海员,习惯于孤独寂寞,“与大自然发生冲突但与人和睦相处”。从作品本身看,他们的性格是由大海和海上的生活塑造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康拉德把自己具有某种“激烈的气质”赋予了作品中的人物。
11.根据你对文意的体会,你认为伍尔夫接下来会讨论什么问题?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在篇末重点讨论了康拉德的早期作品,并给出了一个划分前后期的标志,可以设想,作者随后会讨论康拉德的后期作品,以完成对康拉德的创作的完整论述。
三、语言表达
12. 仿照加横线的句子填空。
中国文化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又有“好汉不吃眼前亏”;有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_……很难说谁对谁错,应该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走极端。
答案:示例:“忍一时风平浪静”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百无一用是书生” “兼济天下” “独善其身” “江山不移” “随遇而安”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任选其二即可)
13.以下是2010广州亚组委会根据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制定的亚运会票务计划。请根据表格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表格反映出的内容。(不要出现具体数字)
2010广州亚运会门票价格计划表(单位:人民币)
门票分类 最高价 最低价
预赛门票 300元 30元
决赛门票 1000元 60元
开幕式门票 5000元 200元
闭幕式门票 3000元 150元
特殊定价门票 鼓励青少年凭学生证到现场观看比赛。预赛票价为5元,决赛票价为10元。这部分门票约占可售票总量的1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票务计划符合中国公众的收入水平,符合我国居民经济状况的国情,让普通民众观看亚运会成为一件可望又可即的事情。
(2)门票价格虽然差距较大,但设置有层次,相对合理,可以满足不同经济阶层的消费需求。
(3)对青少年实行特价政策,最大限度地为普通民众观看亚运会提供了机会,可以让最广泛的公众体验奥林匹克的价值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