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2离子反应(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2.2离子反应(苏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0-04 19:34:19

文档简介

《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南安市诗山中学 陈体亮
本节课《离子反应》是高一必修教材中的一节概念教学课,这节课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对强弱电解质的理解,还有一个是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难点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本课从电离方程式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对物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借助溶液中离子的微观图过渡到溶液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从而理解离子反应进行的本质。通过分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入手,介绍了以“写—拆—删—查”四步走的方式来分析解说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同时将哪些物质要拆,哪些物质不用拆的问题对学生做了归纳,使他们的知识点有一个小结。最后采用实际离子方程式讲述了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判断方法,并对有关的问题做了总结。  
本课教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进行教学设计。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课堂上已经把教学计划完成,但课中好像留给学生继续发展的空间不够充分,可互动的项目可有所增加,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联系不够紧密,这些问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善。多思考如何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立足学生的主题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难点的教学更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2单元 课时3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南安诗山中学 陈体亮
一、 设计思路
运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讨论,归纳的综合方法,由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再通过分析,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离子反应的实质,然后由一些简单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入手,使学生掌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方法,了解它的意义,最后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二、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学会书写常见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3.理解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对比、设疑、讲解、练习
五、 仪器、药品
电教资源:powerpoint课件
实验等教具:小烧杯、灯泡、电线
0.1mol/l HCl、0.1mol/l NaOH、0.1mol/l氨水、0.1mol/l醋酸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下列物质中①CH3COOH②HCl③NaOH④HNO3⑤Na2CO3⑥ 蔗糖⑦酒精⑧SO2⑨H2O⑩Fe属于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并与新知识相连接.
[演示实验]其它条件相同时,0.1mol/l HCl、 NaOH、氨水、醋酸的导电性实验。[提问]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观察实验,记录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0.1mol/l HCl、 NaOH、氨水、醋酸的导电能力不同回答: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讨论]根据电解质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请同学们试着给它们下定义。 讨论后并回答: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 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准确性,训练学生表达、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讨论增强合作精神。
阅读]阅读教材第53-54页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对应物质。 阅读并理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离子反应.
[组织讨论]通过分析NaCl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的情况,讨论其中能发生的反应的实质。 NaCl+AgNO3=AgCl↓+NaNO3Na++Cl-+Ag++NO3-=AgCl↓+Na++NO3-Cl-+Ag+=AgCl↓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对实验现象进行加工、概括的能力。
[小结]可见NaCl溶液与AgNO3溶液溶液反应是实质是Cl-+Ag+=AgCl↓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提问]离子方程式如何书写呢?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以CuCl2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的实际为例来说明. 阅读课本第54页阅读后结合例题归纳四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气体、单质、氧化物等仍写成化学式。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若均相等,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请大家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稀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 落实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组织讨论]写出每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 OH- = H2O。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可见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不同的。化学方程式仅仅代表某一个反应的情况,而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强化学生对离子反应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差异性的理解。
[本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及其表示形式----离子方程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可揭示反应的本质.在学习中常见的相关应用有两方面,一方面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另一方面是离子共存问题,在应用中加以注意.
[练习]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铁跟稀盐酸反应
2、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
二、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Zn+Ag+=Zn2++Ag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2H+ + 2Cl- === Cl2↑+H2 ↑
C.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MnO2+4H++2Cl-==Mn2++Cl2↑+2H2O
D.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2Fe2++2Br-+2Cl2=2Fe3++Br2+4Cl-
[作业] 课本P57页第6题第7题 课课练P47 练习
板书设计
离子反应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HCl=H++Cl-
NaOH=Na++OH-
2、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CH3COOH H++CH3COO-
NH3·H2ONH4++OH-
H2O H++OH-
二.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三 离子方程式
1 定义: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对应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反应》优质课评议
离子反应知识是高中化学主要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强调学习该块知识要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强弱电解质。认识它们在溶液中的导电性强弱和对离子反应的影响。张雅蓓老师正是依据这些进行教学设计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 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能力。重点是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难点是离子的拆分 。  
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电解质有一定认识,但并不很了解。张雅蓓老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电解质的电离知识和复分解反应知识作为切入点,通过实验探究、PPT、FLASH等充分展示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图片硝酸银与氯化钠的微观反应,动画模拟酸碱中和反应等。引导学生结合化学实验和微观分析来学习电解质之间的反应原理。  
从整节课看来,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基本环节完整,能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处理教材能力强。上课思路清晰,讲清本了节课的知识内容,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声音响亮,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实验操作顺利,效果良好。有助于学生比较并掌握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正确表达;多媒体操作技术熟练,能适时的插入一些必要的图片和动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见,该老师为本节课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体现了该教师认真的教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教学素质。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该老师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提高。例如,给可拆分的电解质应定范围为:可溶性的强电解质更合理些。讲授时可再设一些问题 。板书不能用多媒体完全代替。教学中应多发挥学生的智慧,一些可以让学生来得出的结论自己可以不讲。此外 还应注意讲课时语气语调的变换,多注意与学生间的沟通,眼神的交流。总之,吃透教材才能使教学过程饱满,声音洪亮能增添上课激情,师生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更显活跃,让书本平面的知识站起来,从教师的口中流出,走进学生的心,并能见之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共15张PPT)
复习旧课: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如:NH3)、大部分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电解质:酸、 碱 、盐 、水、
活泼金属氧化物
练习:下列物质中①CH3COOH(醋酸) ②HCl③NaOH ④HNO3 ⑤ Na2CO3 ⑥ 蔗糖⑦酒精⑧SO2⑨H2O ⑩Fe
属于电解质_____属于非电解质______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像氯化氢和氢氧化钠这样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 。
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的盐都属于强电解质。
像醋酸和一水合氨这样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 。
弱酸和弱碱都是弱电解质。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HCl=H++Cl-
强电解质的电离:
NaOH=Na++OH-
弱电解质的电离:
CH3COOH H+ + CH3COO-
NH3·H2O NH4++OH-
H2O H++OH-
练习:书写H2SO4 、HClO 、BaCl2、AgN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强弱电解质和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关系 。
板书
向氯化钠溶液中注入硝酸银溶液
微观变化情况
Cl-+Ag+=AgCl↓
离子反应
二 离子反应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写出AgNO3与Cu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AgNO3 + CuCl2 == 2AgCl↓+ Cu(NO3)2
(2)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2Ag++2NO3-+Cu2++2Cl- = 2AgCl↓+Cu2++2NO3-
(3)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2Ag++2NO3-+Cu2++2Cl- = 2AgCl↓+Cu2++2NO3-
(4)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2Ag+ + 2Cl- == 2AgCl↓
Ag+ + Cl- == AgCl↓
动画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板书:
写——写出对应的发生的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 数是否相等。
请大家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的实质:
H++OH— = H2O
动画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及其表示形式---离子方程式,是高考和会考的热点,请同学们注意。
书写的关键:
两易:即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
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应相等。
两查:检查各项是否有公约数,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可揭示反应的本质.在学习中常见的相关应用有两方面,一方面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另一方面是离子共存问题,在应用中加以注意.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铁跟稀盐酸反应
2、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
练习:
二、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Zn+Ag+=Zn2++Ag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2H+ + 2Cl- === Cl2↑+H2 ↑
C.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MnO2+4H++2Cl-==Mn2++Cl2↑+2H2O
D.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2Fe2++2Br-+2Cl2=2Fe3++Br2+4Cl-
作业
课本P57页第6题第7题
课课练P47页练习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