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操作等实践活动,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指出平行四边形和围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并能操作再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建立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套三角尺
教师准备:12块钉子板、4×12根活动拼接条、8×12根小棒、46张方格纸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欣赏生活中的四边形(一般的平行四边形,PPT出示4-5张图片)。再出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四边形)各一张图片。
师:同学们,看完这些生活中的四边形,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四边形吗?
生: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都叫四边形。
2、在PPT中把平行四边形放大。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平行四边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认识平行四边形)
新课讲授
1、拼一拼。
师:每人拿出一套尺子,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同桌两人一起合作,每人从两套尺子中拿出两个相同的三角尺,然后尝试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拼,拼完之后互相交流自己是怎么拼的。
学生到黑板上展示,分别有3种拼法。(在黑板上贴)
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吗?(生: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也一样长。上下两条边是平平的,左右两条边是斜斜的。(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平行四边形左右两条边是斜斜的)
师揭示:那么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围一围,创一创。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个钉子板,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小组合作,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尝试利用钉子板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操作完请小组派代表展示。
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出错误的做法。在请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先请一个小组展示正确做法,接着请另外一个小组展示错误做法(生会说不是平行四边形),最后再请一组展示正确做法。
师提问:对比第一组和第三组做出的平行四边形,你们认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生1:相同的地方:他们上下两条边都是平平的,左右两条边都是斜斜的。
生2:但是他们的形状不同,有的比较斜,有的没那么斜。
师小结:不管它们形状怎么样,是比较斜还是没那么斜,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3、拉一拉。
(1)从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师设问:老师这里有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我可以变个魔术,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你们相信吗?(生:相信。)
师:现在请你和同桌两人当一当魔术师,互相合作,尝试看看能不能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同桌共同操作,拉动长方形拼接条,发现可以变成平行四边形。拉完之后师分别请三位同学展示他们是怎么拉的。
师展示三种不同的拉法(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问学生:请你们仔细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1:不管怎么拉,都是平行四边形。
生2:我发现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这两边的角度越来越小。
(2)从平行四边形变回长方形。
师提问:那从平行四边形怎么变回长方形呢?请你和同桌动手操作,拉一拉试试看。师请同学展示,并说出她们是怎么拉的:这两边的角拉回直角
就可以变回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师小结:从上面的动手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随意拉动(教师一边说一边拉动),因此我们可以说,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1)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
(2)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师PPT展示)
三、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完成涂色练习,辨别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图里找到平行四边形,并画出来。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指出画对的平行四边形都是由几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的。(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4个或者更多)师同时给出反例,让学生看到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可以发现,画对的这些图形虽然大小不同,位置、形状不一样,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分别用4根、6根、8根小棒摆出平行四边形。师引导生发现:至少需要4根小棒才能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画一画。
教师给每位学生提供一张方格纸,纸上已画出一条长度为2(2个格)的线段,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画完展示学生作品,肯定学生的正确画法。
四、回顾过程,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
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不稳定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