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导学案及过关题
一、文学常识:
1、《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是我国 时的作家诗人,自号 ,晚年又号 , 文忠,世称欧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文忠公,当时欧阳修正任 太守。与唐代 ,宋代 ,苏洵, ,苏辙, 合称“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 ,滁州百姓 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 的乐趣。 2、《名师学案》p80x4
二、文意理解: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注音:滁( ) 诸( ) 林壑( ) 尤( )美 蔚然( ) 琅琊( )
酿泉( )潺潺( )翼然( )僧( ) 辄( ) 寓( )
2、释义:环: 皆: 壑: 尤: 蔚然: 深秀: 渐闻: 峰回路转: 翼然: 临于:作亭: 名之者: 自谓: 来饮于此: 辄: 故: 醉翁之意: 在乎: 得之心: 寓之酒:
3、一词多义:(1)环:环滁皆山( )环而攻之( )
(2)深: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池非不深也( )(3)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无异乎( )
4、划分节奏并译句:(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 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本段讲了醉翁亭的环境特点是 。醉翁亭的由来是 建造和 起名。(“醉翁亭”得名的原因用原文回答即是: )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 的描写,表现了作者 和 的思想。
6太守是谁? “ ”是全文的核心,为写景抒情定下基调。
7、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体散文,虽题为“醉翁亭记”但用于正面描写醉翁亭的只有六个字:“ ”
8、写出本段中的成语:
9、品味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优质课堂》P90
10、写出作者述说“酒”和“山水”关系的名句。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注音:①若夫( )②林霏( )③岩穴( )④暝( ⑤晦( )明 ⑥朝暮( )
2、释义:①林霏开: ②云归: ③岩穴: ④暝: ⑤晦明变化者:⑥野芳发: ⑦佳木秀: ⑧风霜高洁: ⑨ 四时之景: ⑩乐亦无穷:
3、一词多义:⑴归:①云归而岩穴暝( )②暮而归( )③太守归( )
⑵霏:①淫雨霏霏( )②林霏( ) ⑶开:①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②日出而林霏开( )⑷秀:①蔚然而深秀者( )②佳木秀而繁阴( )
4、划分节奏并译句:(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这一段文字作者从 到 ,再自 到 的顺序分述了山间 的不同景色。6、文中写朝暮晦明变化的句子是 。
7、写出文中描写山中四时之景的句子。春: 夏: 秋: 冬:
6.现用的成语 出自本段,它现在的意思分别是 。
7.“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
(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注音:①伛偻( ) ②提携( )③酒冽( )④山肴( )⑤野蔌( )
⑥宴酣( ) ⑦射者中( ) ⑧弈( )者胜 ⑨觥筹( ) ⑩颓然( )
2、释义:负者: 歌于途: 休于树: 伛偻: 提携: 酒冽: 山肴: 野蔌: 杂然: 陈: 宴酣: 非丝非竹: 射者: 弈者: 觥筹交错: 苍颜: 颓然:
4、一词多义:绝:往来而不绝( )临:临溪而渔()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5、下面句子中的“于”与“行者休于树”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告知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划分节奏并译句: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②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7、写一句与“非丝非竹”中“丝竹”意思相同的文言句子。
8、你认为欧阳修“醉”原因有哪些?
9、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来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完全解读》P291
(四)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注音:①散乱( )②阴翳( )③禽鸟( )④庐陵( )
2、释义: ①已而: ②宾客从: ③阴翳: ④上下: ⑤游人去: ⑥乐其乐: ⑦醉能同其乐: ⑧述以文: ⑨谓:
3、划分节奏并译句:①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②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4、“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 。“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 。
5、文中最能表达“太守之乐”的句子是: - 将“醉”与“乐”和谐统一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5、文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 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优质课堂》P80X4
6、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优质课堂》P80X5
7、目前当地人民政府打算建设“醉翁亭”风景区,请你给他们提出几条建议。
8、“也”字有①判断②解释③舒缓语气④肯定等意思,请指出文中21个“也”字的含义。
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酿泉也( )醉翁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也( )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故自号曰醉翁也( )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山间之朝暮也( )山间之四时也( )而乐亦无穷也( )滁人游也( )太守宴也( )众宾欢也( )太守醉也(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太守也( )庐陵欧阳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