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1.在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知识整理的重要价值。
2.在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简单推理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
3.在整理、发现、记忆与练习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在整理、发现、记忆与练习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
探索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谈话引导。
小朋友们,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谁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乘法口诀表,发现其中的规律。(出示课题)
整理口诀表
填写口诀
小鸽子带来了几句口诀,谁来帮帮它把口诀填写到正确位置?
你为什么把口诀填在这里,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说说填口诀的方法。
(设计意图:用小鸽子填口诀的方式激起学生填口诀的兴趣,让学生说说二八十六这句口诀为什么要填在这个位置,明确口诀排布的位置关系。更好的帮助学生填写口诀表)
请小朋友们把口诀表补充完整。
出示口诀表:一边读一边校对你的口诀表。
观察口诀表
引导:小朋友我们之前也整理过加法表,当时是用横着看竖着看去观察规律的,我们能否也用这样的方法去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呢?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之前观察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可用这样的方式去观察。方便学生发现规律)
探索规律
请小朋友们细心观察,先轻声的说说你的发现,再和同桌交流。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点拨、引导,从下面几个方面发现排列上的规律:
横着看:从上往下每行分别是1的口诀、2的口诀……9的口诀。几的口诀,从左往右依次增加几……
竖着看:从左往右每列分别是“一几”“二几”……“九几”的口诀。(让学生按竖列读一读,体会规律)
斜着看:最上面斜着的一行口诀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只能说出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
拐弯看:按序分别是关于1、关于2……关于9的口诀。(规律如:一二、二二、二三、二四……二九;一三、二三、三三、三四……三九;)
小结:拐弯看的表格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九九”形式。你能像这样拐着弯背诵口诀表吗?试着背诵。
教师口诀的第一句学生接着往下背。
(设计意图:拐弯背抓住是从1到9的顺序去背诵,也是很简单的。让学生再次熟悉口诀的一种方法。)
口诀历史
补充乘法口诀的小知识;
我国古代的乘法口诀,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结束,只有36句。因为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又叫“九九歌”。
我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5、用口诀计算
看口诀说算式。
口诀之所以被广泛流传是因为它能快速解决乘、除法算式,你能任意指一句乘法口诀,说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吗?
教师在口诀表中指某一句口诀,让学生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同桌之间照样子指口诀、说算式。
思考交流。
提问:哪些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哪些口诀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呢?
小结。
指出:这是我们学过的所有口诀,一共是45句。我们前面学习的乘、除法计算,都是用这个口诀表里的口诀算的,所以我们学过的乘、除法,叫做表内乘、除法。
应用口诀
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1题表格,让学生看竖列和横列的数、“×”
引导:这个表格是什么意思呢?请仔细观察表格里的数,想一想:表中间已有的这几个数怎样算出来的。指出其中任意一个空格中的得数又是怎样算的?
交流:表格中间的几个数是怎样算出来的?现在空格里的数怎样算?
指导学生填写第一行的前几个得数
你能像这样一行行接着往下填写吗?
让学生自己算出空格里的数。
(设计意图:说明填写表格的方法,带着学生一起填写几个口诀,并引导学生一行行有序的填写,这样学生在填写的时候不容易出错。)
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说说他的填写方法。
填满表格,检查校对。
说明:小朋友刚才做了81道乘法算式,是我们表内乘法里的全部算式,现在看看表里有什么规律。
(2)观察表格里的乘积。
引导:请小朋友观察表格里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的积,是哪些口诀算出来的?一起说一说。
再看每行或竖着的每列的数,能发现什么规律吗?(比如,第一行是1乘1、2、3……9的积,第二行是2乘几的积……第一列是1乘1、2、3……9的积,第二列是2乘几的积……左上往右下的积越来越大……左下往右上的斜行里,涂色块两边的数一个对一个,完全相同等。)
引导:请小朋友看涂色斜行的左下部分,你发现和口诀表有相似的地方吗?(这里的计算和积,是按口诀表的乘数和积排列的)
口算。
(1)口算游戏
老师随意说出一个两位数,学生将这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与个位上数字相乘,算出结果;如果算出的积又是一个两位数,再将积的十位上数字和个位上数字相乘,直至结果是一个一位数。
(设计思路: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交流得数,了解学生正确情况。
完成黑板上的补充练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看谁说的最多。
校对答案,表扬。
4、讨论“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提问:解决第(1)题要用哪两个条件?你是怎样想的?
列式解答,校对答案。
第(2)想要求一共种了多少棵茄子现在能解答吗?还要补充什么条件?你是怎样想的?(出示一个合适的条件),给条件加上一个数字,直接口答算式。
指出:解决一个问题,至少要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像种了8行青椒,青椒每行9棵,就是两个有联系的条件,6行茄子这个条件和青椒没有关系,求茄子有多少棵,这里只有一个条件“6行茄子”,还缺少每行棵数的条件,所以要补充茄子每行几棵,才能解决。
全课总结
回顾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度乘法口诀和乘、除法计算有哪些新的收获吗?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过程和活动,你有什么体会?你对学习数学有新的想法吗?
智力大挑战
完成屏幕上的补充练习1
完成屏幕上的补充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