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范进中举
知识回顾
一、温习作者及封建科举考试制度,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
二、理清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话剧欣赏)
目标点击
一、感知范进、胡屠户等艺术形象,认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毒害。
二、学习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学习本文运用夸张、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手法。
★1. 范进的生活和地位在中举前后有很大的改变,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的?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主人公范进是怎样一个人?(精彩影片欣赏)
比“对范进情况的了解”
作者介绍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 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
举人:秀才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试,成绩优良的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士:贡士参加由皇上主持的殿试,考中后称进士。进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经济状况差: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去乡试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社会地位低下:胡屠户骂他“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还“啐”他唾沫,他还“唯唯诺诺”
中举前
中举后
经济状况明显好转: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的,也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张乡绅送银赠房
社会地位显著提高:邻居都来帮忙,称之为“范老爷”;胡屠户称之为“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与之称兄道弟。
疯态:
昏厥
疯跑
跌倒
疯跑上集
侧面描写
老太太的慌
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
众人拉不住
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
烘托范进疯跑的飞快。
烘托范进疯劲之大。
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及对人的灵魂的扭曲。
欣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命运,进一步增强对封建科举制的认识。
范进形象面面观:
“岳父见教得是”
对胡屠户的态度:唯唯连声,千
恩万谢
乡试无盘费,借钱又被胡屠骂
得摸门不着
连考三十五年
中举前
中举后
“方才费老爹 的心” “噫!好了!我中了!”
与张乡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 “晚生久仰老先生” “晚生侥幸” 再三推辞,方才把银子收了
猥琐懦弱、热衷功名、圆滑世故
比: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 胡屠户是本文刻画的又一主要人物.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这些变化?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作者写众乡邻的恭维及张乡绅的拜访的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人物进行分析,
人物形象更鲜明、更饱满。
中举前
现世宝
骂:
烂忠厚没用的人
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不三不四,
就想天鹅屁吃
尖嘴猴腮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 ;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中举后
贤婿老爷
赞:才学高
品貌好
连斟两碗酒壮
一壮胆;
那手早颤起来;
千恩万谢;
笑迷迷的去了
胡屠户形象面面观:
胡屠户:欺贫爱富、前倨后恭、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市侩形象。
张乡绅: 道貌岸然,老奸巨猾; 结交新贵,为的是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结党营私、互相勾结、相互舞弊。
人物形象归纳
妙联欣赏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世态炎凉
课外练笔
用几句话写一写身边的同学,请不要出现所写同学的名字。
(可以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