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
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
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2.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A.水蒸气
B.CO
C.
CH4
D.
CO2
3.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下列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能支持燃烧
4.下列对二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用途:作制冷剂
B.组成:碳元素和氧元素
C.性质:能还原氧化铜
D.对环境的影响:过量引起温室效应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6.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8.三氧化二碳(化学式为)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在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
C.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中碳的化合价为+3
9.下列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气中毒发生的是(
)
A.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密闭的卫生间内
B.在地上泼洒大量石灰水
C.在煤炉旁边放一盆水
D.经常开窗保护室内空气流通
10.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容易发生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
:
4
D.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2.已知:。若被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6.4表示生成的质量
B.
8-6.4表示消耗的质量
C.生成的质量为
D.时反应完
13.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填序号)
A.化合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3)写出CO的一种用途
。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同学们在实验室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了呢?
【猜想假设】Ⅰ.水使紫色石蕊变红;
Ⅱ.
使紫色石蕊变红;
Ⅲ.
使紫色石蕊变红。
【实验探究】
(1)取3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①第1朵小花上滴几滴蒸馏水;现象:紫色小花
;结论:水
(填“能”或“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第2朵小花放入盛满的集气瓶中;现象:紫色小花
;结论:
(填“能”或“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③第3朵小花先喷上水,再放入盛满的集气瓶中;现象:紫色小花
;结论:
使紫色石蕊变红。
(2)结论:猜想
成立。的化学性质:
能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如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
(1)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反应后a处现象是
。
(2)试管中发生反应后b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
,该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烧杯中先熄灭的蜡烛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4)你认为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答一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让大地充满生机;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合生存的地表温度;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钱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于生产汽水。
2.答案:B
解析:?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大200倍,且一旦结合就难以分离,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
3.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D错误。
4.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C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但二氧化碳无毒。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消耗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6.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①和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因此④比①先变红,②和③为浸过紫色石蕊
溶液的干燥棉球,不会变红。故选A。
7.答案:A
解析:
CO和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A错误;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B正确;CO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固态(干冰)易升华且升华时能吸热,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料,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灭火,C正确;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D正确。
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O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根据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可知A错,B、C正确;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中碳的化合价为+3,D正确。
9.答案:D
解析:在密闭的空间内,空气有限,燃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A错误;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且难溶于水,
B、C错误。
10.答案:D
解析:通风良好,则氧气充足,此时最不容易发生的反应为。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8-6.4表示固体减少的质量,即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而不是一氧化碳的质量。
13.答案:(1)
(2)A
(3)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4)
(或等合理答案)
解析:
14.答案: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
(1)①不变色;不能②不变色;不能③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
(2)Ⅲ,
解析:石蕊溶液中有水,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变红,则使石蕊变红的可能是水,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二者反应生成的物质。探究的结果是:水不能使紫色小花变色;二氧化碳也不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
15.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浑浊;
(3)低的蜡烛;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节约药品(或产生的废弃物少等合理答案)
解析:
(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烧杯中低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节约药品,产生的废弃物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