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9 17:0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共11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
书写(请同学们认真书写,保证卷面整洁,共1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由公式变形得,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2.下列物理学家中,早在19世纪20年代,对电流跟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研究的科学家是( )
A. 欧姆 B. 法拉第 C. 伽利略 D. 焦尔
3.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过大,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过小
B. 实验中,更换大阻值的电阻后,滑片应向a端移动
C. 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科学的结论
D.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式I=U/R表示:在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公式R=U/I表示: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 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会有电流 D. 绝缘体一定有电阻,导体一定没有电阻
5.用一个导体制成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不同的两个圆柱体A和B,A比B的横截面积大,如图所示连接,将它们接入某电路中,通过A、B导体的电流分别为IA、IB,AB导体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U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IA>IB UA>UB B. IA=IB UA=UB
C. IA=IB UA<UB D. IA=IB UA>UB
6.如图,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将a b 间的电阻由15Ω换成10Ω时,下一步操作是(?? )
A读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 B. 将滑片P向左移动
C. 将滑片P向右移动 D.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7.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 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 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
D.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关
8.由欧姆定律公式I=U/I 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9.一个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把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将( )
A. 电阻和电流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 电阻不变,电流变为原来的一半
C. 电阻不变,电流变为原来的二倍 D. 电阻和电流都保持不变
10.根据图像,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R2的电阻大于R1的电阻
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当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时,R1的电压最大
11.为了测量R2阻值的大小,R1是定值电阻且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12.检查开车是否饮酒设备的电路如图甲,R为酒精气体传感器,其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R0为定值电阻, 电源电压不变。当检测酒精气体浓度增大时()
A. 电流表示数减小 B. 电压表示数减小
C. 电路总 电阻增大 D. 电路总功率增大
13.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将滑片移至图示位置时,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14.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V~6V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2A~0.6A
15.两个导体A和B,通过导体A的电流较小,通过导体B的电流较大,则
A. 导体A的电阻较大 B. 导体B的电阻较大
C. 两导体的电阻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则(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变暗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变暗
C.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总功率变大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总功率变小
17.如图所示,电阻R为定值电阻,若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则( )
A. U=0时,R=0 B. I=0时,R的大小不能确定
C. I变大时,变小 D. I变大时,不变
1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 5V,L1、L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 6?,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应分别选择( )
A. 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 B. 电流表(0~0.6A)、电压表(0~15V)
C. 电流表(0~3A)、 电压表(0~3V) D. 电流表(0~3A)、 电压表(0~15V)
19.如图所示,几只串联的水果电池提供的电力足够点亮排成V字形的一组发光二极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果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水果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电压
C. 如果少串联一个水果电池,二极管将变亮
D. 一组二极管同时发光说明它们可能是串联的
20.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于( )
A. 减小了导体长度 B. 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
C. 增大了导体长度 D. 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21.小红同学有一个电阻器,当她在电阻器的两端加12V的电压时,她测出通过的电流是240mA;当她在电阻器的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18V时,通过该电阻器的电流是____A,这时的电阻是_______Ω;她想使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0.12A,所加的电压应该是_______V。
22.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4V,通过它的电流是0.8A,如果将它两端的电压减小到1.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 A,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
23.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图中A、B两点间,正确操作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将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端,然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4.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定值电阻R由5Ω换成10Ω后,为了使________ 的示数保持不变,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________ .(填“变大”、“变小”、“保持不变”)
25.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需要保持________不变,改变导体两端_________的大小,根据导体中电流的大小,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26.用图甲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 2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压表接入电路,测R两端的电压;
(2)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将5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A.R短路 B.R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3)故障排除后,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下电压表的示数: ;
(4)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为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滑片P应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5)若每次实验均选用单个定值电阻连入电路,实验室有“15Ω,20Ω,30Ω,35Ω,50Ω”5个电阻,你认为能供继续实验的电阻最多还有认为表中有______个;
(6)利用可选电阻继续实验,并得到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比。
四、计算题:
2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3Ω.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当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3A,求电源电压和R2的阻值.
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干路中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求:
(1)R1两端的电压; (2)R2的阻值.
附加题
29.测量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电阻大小不计),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恒为12V,已知压力F的大小与R2的阻值大小成正比例关系。闭合开关S,压力F0=0时,滑片P在最上端;压力F1=1N时,电流表示数为1A,电压示数为3V,当滑片P滑至最下端时,电压表示数为7.5V.求:
(1)定值电阻R1的大小;压力F1与R2阻值之比k;
(2)当滑片P滑至最下端时,压力F2的大小;

一、选择题:
1-5:CABAC 6-10:CDDBB 11-15:DDDCD 16-20:BDBCC
填空题:
21.0.36 50 6 22.0.5 3 23.右 2
24.电压表的示数 变大 25.电阻 电压 控制变量法
26. B 1 A 2 反
27.①6V;②6Ω.
【解析】解答:(1)当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2A×3Ω=6V;(2)当S闭合后,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I2=I?I1=3A?2A=1A,
则R2的阻值:R2==6Ω.
28. 12V 40Ω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
(1)由I=可得,R1两端的电压:
U1=I1R1=0.6A×20Ω=12V;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R2的电流:
I2=I﹣I1=0.9A﹣0.6A=0.3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U2=U1=12V;
由I=可得,R2的阻值:
R2===40Ω.
附加题:29.(1)9Ω;N/Ω;(2)5N;
(1)由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当F1=1N时,电流表示数为1A,电压数为3V
此时定值电阻R1的电压:U1=U-U2=12V-3V=9V
由欧姆定律可得,R1的阻值: ;
此时R2连入电路的电阻阻值:

(2)当滑片P滑至最下端时,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电压表示数为7.5V,
此时电路中电流: ,
所以R2的最大值:R2最大=
因为压力F的大小与R2的阻值大小成正比,即F=kR2,
所以压力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