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认识大数据 课件(共15张PPT)+教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认识大数据 课件(共15张PPT)+教案+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0-19 17:03:08

文档简介

5.1认识大数据
1、选择题(每题1分)
1、下列关于大数据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价值密度高
B
数据类型少
C.数据基本无变化
D.数据体量巨大
2、从互联网产生大数据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的特征是(
)
A“4V"特征:大量(Volume)、多样(Variety)、低价值密度
(Value)、高速(Velocity
)
B样本渐趋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相关性重于因果
C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并行计算
D.
没有特征
3、关于大数据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大数据的运用能够维护社会治安?
B.
大数据的运用能够加强交通管理?
C.
大数据的运用能够杜绝抗生素的滥用?
D.
大数据的运用有利于走群众路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大数据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是(

A.业务能力?
B.数学统计能力?
C.IT技术能力?
D.逻辑思维能力?
5、大数据的本质是(

?
A.挖掘??????
?B.联系????????
C.
搜集?????????
D.
D.洞察?
6、大数据不是要教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相反,它是(

A、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B、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
C、被视为一种机器学习。
D、预测与惩罚。
2、论述题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谈一下自己对大数据的感受。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D
D
C
C
D
A
二、论述题
无标准答案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可视化表达
5.1
认识大数据
课题
认识大数据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大数据的概念,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据。了解大数据的特征及与传统数据的区别。体会大数据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数据概念与特征。难点:大数据的特征。
辅助手段
多媒体,机房广播演示系统
教法学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课代表同学负责班级分组(4-6人一组)。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通过播放一段大数据的视频,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题-------认识大数据。
任务驱动与知识讲授任务驱动与知识讲授自主探究
任务一:大数据的概念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和交流,填写下表。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高效捕捉、管理和处理的信息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任务二:大数据的特征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和交流,填写下表。大数据的特征判断角度从互联网大数据产生角度从互联网思维角度从大数据存储与计算的角度具体特征1.体量大2.数据类型繁多3.价值密度低4.变化数据快样本渐趋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3.相关性重于因果1.分布式存储2.分布式并行计算学生分享交流后,引导学生进入任务三。任务三:传统数据与大数据的讨论传统数据与大数据的区别,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和交流,填写下表。传统数据大数据任务三:大数据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和交流,填写下表。正面影响负面影响1.方便支付2.方便出行3.方便看病与诊病1.个人信息泄露2.信息伤害与诈骗
课堂练习
下列有关大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D)A、大数据是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并行计算的B、大数据具有4v特征,.体量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变化数据快。C、大数据的样本趋于总体,相关性重于因果D、大数据的样本趋于总体,相关性低于因果大数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大数据带给我们的全部都是正面的影响。B、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C、大数据可能会带来个人信息泄露,我们应该全盘否定D、大数据只会给我们带来信息伤害与诈骗。
课堂总结
由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进行点拨。
板书设计
5.1
认识大数据一、大数据
二、大数据利弊
课后作业
完成测试题,下节课前由小组长批阅,课代表汇总。
数据量小
数据类型少
价值密度高
更新速度慢
追求数据精确性
本地存储
数据体量巨大
数据类型繁多
价值密度低
更新速度快
追求数据模糊性性
分布式存储
定义
特征
正面
1.方便支付
2.方便出行
3.方便看病与诊病
图像编码
1.个人信息泄露
2.信息伤害与诈骗(共15张PPT)
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
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
5.1
认识大数据
上机课要求
上课前课代表同学提前与老师联系,确定上课事宜。
上课不能携带水、零食等进入机房。
进入机房按照编排机号入座,不得随意串座。
观看视频
同学们,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任务一: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的概念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和交流,填写下表。
任务一: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的概念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和交流,填写下表。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高效捕捉、管理和处理的信息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任务二:大数据的特征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和交流,填写下表。
大数据的特征
判断角度
从互联网大数据产生角度
从互联网思维角度
从大数据存储与计算的角度
具体特征
任务二:大数据的特征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和交流,填写下表。
大数据的特征
判断角度
从互联网大数据产生角度
从互联网思维角度
从大数据存储与计算的角度
具体特征
1.体量大2.数据类型繁多3.价值密度低4.变化数据快
1、样本渐趋于总体
2、精确让位于模糊
3.相关性重于因果
1.分布式存储
2.分布式并行计算
任务三:传统数据与大数据的
讨论传统数据与大数据的区别,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和交流,填写下表。
传统数据
大数据
任务三:大数据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和交流,填写下表。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1.个人信息泄露
2.信息伤害与诈骗
1.方便支付2.方便出行3.方便看病与诊病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大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数据是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并行计算的
B、大数据具有4v特征,.体量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变化数据快。
C、大数据的样本趋于总体,相关性重于因果
D、大数据的样本趋于总体,相关性低于因果
D
课堂练习
2、大数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数据带给我们的全部都是正面的影响。
B、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C、大数据可能会带来个人信息泄露,我们应该全盘否定
D、大数据只会给我们带来信息伤害与诈骗。
B
课堂练习
3、大数据的起源(

A、金融
B、电信
C、互联网
D、公共管理
c
课堂练习
D
4、大数据时代,数据使用的关键是(?)。?
A:数据收集?
B:数据存储
C:数据分析?
D:数据再利用
课堂总结
下课!
完成测试题,下节课前由小组长批阅,课代表汇总。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