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1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1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0 11:25:48

文档简介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新审定人教版【2011】五年级(上)册P62~63。
教材分析:本学期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及运算定律),为学习方程奠定了基础。教材中,有关方程的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定义。重视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天平的分段演示过程,帮助学生感悟怎样才能使天平的两端保持平衡来理解“方程”,并结合实例让学生学习写方程,会判断方程等知识点,为日后要学习的解方程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我所教的这个班级有学生49名,进入五年级后,学生在学习上积极性不是很高,相比之前也不够活泼,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还好。但由于学生对“方程”的相关学习在之前没有接触,是完全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过“方程”这样的表象,所以,在课前事先让学生对已学过的《用字母来表示数》等知识点进行回顾,重点复习当一个数或数量不确定时,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它。教授新课时,在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动画进行激趣导入,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通过在观察、分析、分类、抽象中感受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方程史话中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蕴含其中的抽象思想和建模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体会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表格等相关教、学具。
教学设计过程:
创设情境:
1、动画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在课前,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段生动而有趣的动画短片,待会看完之后,想请同学们帮老师回答一个问题,请认真看。
——出示短片《爆笑虫子翘翘板》
2、互动问答
短片里的虫子为什么最后都跑到右边,而不往左边跑?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工具跟跷跷板的平衡原理是相似的
(出示课件变换——天平)
二、建立表象、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实物天平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那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天平有什么用?
2、演示实验,感知关系
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称量称量,看看在称量过程中天平的左右两边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把它记录在表格中
左边
符号
(“>”“<”“=”)
右边
情况一
情况二
情况三
情况四
情况五
课件演示称量的几种情况
【情况1】
在天平左边放入2个50g砝码,右边放入一个100g砝码。
50+50=100
50
×2=100
这是一个等式
那如果老师现在换一种物体来称量,考一考同学们会不会称量
在天平一边放入一个空杯子,另一边放入一个100g砝码。
说明了什么问题(感受1只空杯=100克)
【情况二】往天平有空杯子的一边注入水分,另一边保持原样。提问学生:天平有什么变化?
100+X>100
【情况三】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天平左右两边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100+X>200
【情况四】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下面这种情况又是怎样的?
100+X<300
【情况五】
请同学们继续往下观察,这种情况呢?
天平的左边还是没变,右边先是取走了一个100g,又放入一个50g。
100+X=250
左边的质量=等于右边的质量
3、分类活动,体会方程
【1】小组合作,明确等式,感知方程
现在屏幕上出现的这些式子是刚才我们的实验中得到的式子,老师觉得这些式子有点乱,怎么办才好?【引导学生说分类】
数学上把这些左右不相等的式子,叫不等式,那把?
引导学生说出:把左右相等的式子,叫等式【课件同步出示】
同学们回来看看,这两个式子都是等式,它们有哪里不同?
【课件同步展示】是的,像100+X=250这样的式子,在数学上,称之为:方程
【课件同步出示】
所以我们说:一个式子它是方程,这个式子必须要满足什么条件?
【课件同步出示:提示性信息】(含有_____的______叫方程)
【2】亲身经历,进一步体会方程
辨析对话,深入理解
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方程,那它是方程吗?
【课件出示8X-52=
Y】
为什么8X-52=
Y你们也说它是方程?
【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未知数不止一个】
练习: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课件同步出示】
同学们,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通过这道题,你发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了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汇报交流
引导小结,同步课件演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巩固应用,深化内涵
同学们,我们刚学习了方程,也知道判断了方程,那你们能根据图意,写出它的方程吗?试试看
基础
A.看图列出方程:书本P63
第二例子,及做一做
第2题
2、提升
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出示课本P66第3题
3、生活创新·用方程
学生写方程、相互评价【强化方程的概念】
4、介绍数学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方程的产生过程。
【课件同步出示】《你知道吗》——课本P63
四、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交流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五、板书
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1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自制数学连环画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平时课余时间都喜欢看什么书?
喜欢看连环画吗?老师给大家亲手画了一本连环画,大家想看吗?但是这本连环画每一页都有一个小任务等着大家完成,大家能做到吗?如果有疑问或是有困难怎么办?(和同学交流或和老师交流。)
学生阅读连环画并完成小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生汇报,理解概念
教师:同学们真棒,可以把天平的各种情况抽象成一个个的数学式子,谁能把这些式子写到黑板上。
生:50+50=100
100+χ<300
100+χ>200
100+χ=250
教师: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谁能说说什么叫等式?
大家看,我们今天分明要学习方程的意义,为什么用了这么长时间研究等式呢?
生:说明方程和等式有关系。
师:不仅有关系,而且有及其重要的关系,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方程和等式是什么关系?
师:请大家自己看书,找到答案。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师:谁能说说什么叫方程?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叫3—4名学生叙述)
师:方程其实就是一个什么?(等式)
板书:等式
只是这个等式中必须得怎样?
生:含有未知数。
板书:含有未知数
师:我们认识方程只要把握住哪两个因素就行了?
想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看几个方面呢?
生:第一,看它是不是等式。第二,看它有没有含有未知数。
那同学们现在判断一下,黑板上这几个式子,哪个是方程,哪个不是,为什么?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老师这里有2个集合圈,谁能说说哪个是等式,哪个是方程,为什么?
它们的位置关系应该怎样摆放呢?
为什么要把方程放在等式的里面?
关于方程和等式的关系,你能给大家出几道判断题吗?
生:1.等式就是方程。
2.方程就是等式。
教师组织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三)、概念巩固
在练习纸上写了几个式子,判断一下它们是不是方程?
反馈,对的有哪几题?对的反问:第1题不是未知数X?,第7题有2个未知数了?第8题未知数跑右边去了?错的是哪几题目为什么?
一个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四)巩固
师:我们认识了方程,还会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那么大家能自己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方程吗?
学生可以写在练习本上,也可以直接写在黑板上。
师:为什么大家写的式子这么不一样,却都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练习二:数学书66页列方程。
(五)、游戏活动,升华方程的意义。
教师:还有几分钟时间,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请大家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少岁?(学生随意猜)
教师:这样猜好像不太容易,如果老师告诉大家一个信息是不是好猜一些呢?老师的年龄减去15岁大于大家的年龄(χ

15>
11)。
生:老师的年龄大于26岁。
能确定老师的年龄吗?(不能)
教师:看来还得告诉大家一个信息:老师的年龄减去20岁小于大家的年龄(χ—20<11)
生:老师的年龄大于26岁,小于31岁。
现在能确定老师究竟是多少岁吗?(不能)必须怎样才能确定老师的年龄?
生:必须告诉老师的年龄减去一个数等于我们的年龄才行。
教师:也就是必须得形成一种等量关系,对吗?这样实际上我们列出了一个什么?(方程)所以方程必须是一个等式。另外,这里老师的年龄是未知的,我们的年龄是已知的,方程其实就是研究未知数和已知数直接的一种等量关系,所以它必须得含有未知数。现在,老师告诉大家χ—19=11,现在能确定老师的年龄吗?
生:能,老师是30岁。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1+19=30
师:你真棒,你刚刚其实是一个解方程的过程。恭喜你,你已经会解方程了,下节课,我们就系统的去学习解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2.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并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天平图1,教师:
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出示天平图2,这是什么?(天平)你对天平有哪些认识?
(天平可以称物体的质量,还可以判断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观看小动画,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看到了什么?(天平向左边倾斜。)课件:天平不平衡。为什么?
什么情况下天平能保持平衡?
教师:天平平衡了,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天平两端托盘里的物体质量相等)
可以用哪个符号表示?谁和谁是相等的呢?
出示天平图3,这个天平平衡吗?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板书:20+X=100)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教材第62-63页
(1)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动画情境图
提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左边是2个50g的砝码,指针指向左边。
播放动画: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左边是2个50g的砝码,右边是1个100g的砝码,两边的质量相等,天平平衡。
列算式是:50+50=100,这是一个等式。
(2)动画演示,列出方程
第一步:我们现在来称出1只空杯子的重量,空杯子重100g
第二步:往空杯子中倒入水
教师:发现了什么?(天平向左边倾斜了)
要使天平平衡,怎么办?(要增加砝码)
第三步:增加100g砝码
教师: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砝码要重)水有多重,知道吗?(不知道)如果设水重为xg,那么杯子和水总质量怎样表示?(100+x)
怎样表示杯子和水的质量与200g砝码质量的关系呢?
组织学生议一议,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g砝码
教师:天平又怎样了?(天平向右边倾斜了)
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00+x<300
第五步:将一个100g的砝码换成50g砝码,天平平衡。
如果水重x千克,请你用一个式子表示此时天平的状态。100+x=250
左右两部分各表示什么?
小结:通过演示,我们发现无论天平是否平衡,我们都可以用相应
的式子来表示。当天平平衡时,我们可以用“=”表示,
天平不平衡时,可以用“<”或“>”
表示。
教师:而像100+x=250,。。。这样的是方程。另几道却不是。
比较:①100+x>200
②20+30=50
③20+x=100
100+x<300
50+50=100
100+x=250
这三组式子,你能知道什么式子是方程吗?
三、巩固练习
(一)
1.
你能根据这些图写出方程吗?
2.
分享写算式时的感受,注意先写等号。
(二)教师:你会自己写一些方程吗?
组织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些方程。教师指名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写方程。
可能会有部分同学写出的不是方程,教师评讲时,让学生说一说有些式子不是方程的原因,使学生明确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
(3)方程是等式,等式也是方程(
×
)
(4)3χ=0是方程(

)
(5)4χ+20含有未知数,所以它是方程(
×
)
(三)小军也列了两个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一猜他原来列的式子是不是方程。
6x+(

=98
56+


=67
问题:结合前面的经验,想一想一个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四)
(1)x-31=12
(5)35+65=100
(2)y+24
(6)x-14>72
(3)28<16+14
(7)9b-30=60
(4)6(y+2)=42
(8)x+y=70
它们是方程吗?你是怎样想的?
现在你对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这句话对吗?
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吗?
方程与等式之间
的关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
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四、课后小结
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
认识方程
含有
未知数

等式
就是
方程
x
①100+x>200
②20+30=50
③20+x=100
100+x<300
50+50=100
100+x=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