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轴对称图形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轴对称图形北京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9 20:5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轴对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学会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外在特征动手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同时,这一节课也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够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并懂得欣赏对称美。自己设计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重、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够动手剪出轴对称图形。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纸剪刀
学具准备:剪刀 长方形的纸 正方形的纸 圆形的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6分钟) 1.课件展示:绿色的树叶、美丽的蝴蝶、北京天安门。
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2.师:像这样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对折后可以完全重合的现象就叫做对称。(板书:对称)
1.观察、交流发现及这些图片的特点。
2.明确刚才观察到的图片的特点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1.下面的汉字是轴对称的画“○”,不是的画“□”。
田 土 国
(○)(○)(□)
面 人 日
(□)(○)(○)
2.在对称图形下面画“√”。
3.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1.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对称现象?
2.动手折一折。
(1)请学生拿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先上下对折,有什么发现?再左右对折,又发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3.画一画,剪一剪。(教学教材第29页例1)
(1)课件出示例1。学生跟着操作: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一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上衣有什么特点。
(3)用铅笔画出这件上衣的对称轴。
(4)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1中的三个图形,请学生在书本上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1.交流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的对称现象。
2.(1)学生动手折一折,小组内交流发现问题。集体交流时,强调:中间的折痕是它们的轴。
(2)明确:像刚才折出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它们的上下或左右都是对称的,所以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3.(1)学生动手操作,剪出一件上衣来。
(2)观察汇报:左右对称,两边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3)动手画一画上衣的对称轴。
(4)画出例1中三个图形的对称轴,同桌交流评价。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0分钟) 课件出示汉字“日、非、苗、品、木”等字的一半,让学生猜猜分别是些什么字? 猜字游戏。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4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谈一谈你有什么收获?
2.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轴对称图形
1.自谈学习收获。
2.课后收集。
五、教学板书 轴对称
对称:两边完全重合
对称轴:中间的那条直线
剪对称图形:对边折、画半边、剪一剪
六、教学反思 教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学生不仅看得非常开心和认真,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身边处处是数学,原来自己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