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例1,课堂活动第1、4题,练习十三第1、2、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 经历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过程,积累发现、猜想、验证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及探究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具: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实物投影仪。
学具: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知图形
1.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孩子们,看到大屏幕,知道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师:是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初步学过,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也不陌生,能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吗?(抽生回答)
2.从实物抽象出图形
(课件演示:黑板面和方巾面慢慢隐去,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图形。)
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看看黑板的面和方巾的面各是什么图形吗?(抽生回答)
3.揭示课题: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建构特征
(一)观察图形,猜想特征
1.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
师:同学们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板书:四条边 四个角)
师:四个角是什么角?(直角)
2.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点。
师: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师:那长方形的四条边真的都不一样长吗?
生: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
师:真的吗?(真的)
3.提出猜想验证的方法
师:你们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观察)
师:像这样通过眼睛观察大约觉得是然后大胆提出设想我们数学上就叫做猜想(板书:猜想)。猜想一定准确吗?那老师看好像不一定相等呢?那相不相等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板书:验证),用什么方法让别人相信?看看你们手中的工具(生1:可以量一量,生2:可以折一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直接让学生关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对比,提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猜想,让学生学会什么叫猜想验证,另外也是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联系进行感知渗透。
(二)动手操作 验证特征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认识边的特征
师:利用刚才老师发给你们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量一量,也可以折一折),验证一下长方形的对边是否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注意如果是测量的就把你测量的结果写在对应的边上,便于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
师:我们找个同学来说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到底长方形的对边是不是相等?注意别人在说说话声要注意倾听,注意观察。
生1:我用“量一量”的方法,用直尺量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追问:能说出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吗?(板书:“量一量”)
提问:哪些小组也用了量一量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和他们一样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用“折一折”的方法。
师:怎么折的,能折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提示学生注意折法)
师:哦,明白了,通过对这,发现长方形的这两条边完全重合,所以相等。那另两条边呢?我们一起来折一折,这两条边也完全重合,说明这两条边也相等。真聪明,看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
师:老师也验证了长方形边的边。请看大屏幕。
师: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是具有相对关系的两条边,我们可以叫它们是一组对边。
引导学生边指长方形的边,边说:这是一组对边,这是另一组对边。
追问:长方形有几组对边?
小结: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也相等,也可以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
提问:指这两条是对边吗?我们一般把这两条边称为邻边,那它们相等吗?
(2)认识角的特征
提问:刚才我们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认识了长方形的边,那角呢?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二年级上册用什么工具来判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
学情预计:用“比一比”的方法,用三角板的直角来比它的角,发现了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生上台演示)
(3)小结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点。
为了把两组对边区分开,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叫做长,短边的长叫作宽。(多媒体演示)。
2.探索正方形的特征
(1)操作活动。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了许多的办法,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证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那正方形又有什么特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2)汇报结果。
生1:我还是用量的方法知道了正方形的四条边是相等的。
生2:学情预计2:我用折的方法知道正方形四条边是相等的,用三角板的直角来比它的角,发现了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生上台演示)
生3:我用比的方法,就是剪下或撕下4个角进行比,大小一样。
师:老师也验证正方形的特征。(多媒体再演示一遍)
(3)介绍正方形的边长
师: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三)总结特征,语言描述
师: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呢?(集体回答)正方形有什么特点?(集体回答)
师: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要具备什么特点?(抽生回答)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形就要具备什么特点?(抽生回答)
师:既然孩子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不能用它们的特征来辨别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三、应用特征、深入认识
1.基础练习(辨一辨):
师:图形王国正举行图形舞会,现在请你当迎宾,(出示迎宾图片)如果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就鼓掌通过,不是的说一声对不起。为什么?(依次出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
2.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一画)
在方格纸上画1个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正方形,画1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告诉老师一个秘密,说孩子们已经会认识它们了,要孩子们把它们画出来?请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在方格纸上画1个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画1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完成在题单一上。要注意的是1格表示1厘米)
3.碎玻璃想形状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舞会中玩得非常高兴,一不小心将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长方形结合自己的特点,一下就想到了这块玻璃原来的样子。孩子你们利用长方形的特点想想这块玻璃的样子,并在题单二上画出来。(学生动手操作)
4.辩一辩
师:孩子们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认识清楚了,前几天吴老师班上有个两个孩子小明和小红为一个数学问题争论不休,你们来帮忙辩一辩。
师:这儿有4个图形,吴老师出了1个要求选一选,按对边相等,4个是直角这个特点选一选。小明选了一二,小红将一二三四全选了,你赞成那个同学的做法。这时我们可以动位置,赞成小明的站在讲台的右边,赞成小红的站在讲台的左边。
四、总结回顾,体验收获
师:孩子们这节课学习愉快吗?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正方形的特征的,
老师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只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动手操作,那什么样的数学难题,我们都会找到答案,因为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