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机械运动(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机械运动(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0 15:3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十二:机械运动
【专题一:运动与静止】
【例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 只有a车 B. 只有b C. 只有c D. a车和c车
【针对训练】
1.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一定上升 B. 一定下降
C. 一定静止 D. 无法确定
2.搬运工人将电冰箱搬到楼上的过程中,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电冰箱被认为是静止的,以_______为参照物,电冰箱被认为是运动的.
【专题二:运动的快慢】
【例2】在“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中,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针对训练】
1.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
A. 甲最快,丙最慢 B. 甲最慢,丙最快
C. 乙最快,甲最慢 D. 三人一样快
2.小红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合_______km/h;她家距离学校720m,为了不迟到,她至少要提前________min从家里出发.
【专题三:测量与误差】
【例3】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
【针对训练】
1. 工人师傅用游标卡尺测得某工件长0.07530m,如果你用手中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 )
A. 0.07m B. 0.075m C. 0.0753m D. 0.07540m
2.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
则球的直径应取 ________ cm.
【专题四:速度的计算】
【例4】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行驶,追赶一列长320m的列车.已知汽车的速度是54km/h,火车的速度是36 km/h,问汽车从列车尾部到全部超越列车需多少时间?
【针对训练】
1.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 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
A. 150m B. 100m C. 250m D. 50m
2.甲、乙两地相距162km,汽车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72km后,接着又以45km /h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达标测练】
1. 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 0.820m B. 82.0cm C. 82.00 D. 820.0mm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地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
3.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 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 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 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 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轨道上
4.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5.用图中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mm,所测物体的长____________.
6.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5 s,在此过程中,他所做的是______运动,他的速度是_____米/秒,这个速度是指它的_____.
7.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比是____;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2和2: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_____.
8.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同学骑自行车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有此可判定当时刮的是______风.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向______运动,丙向______运动.
9.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A长度为_____cm.
(2)图(b)中,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A长度为_____cm.
10.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八年级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十二:机械运动参考答案
【专题一:运动与静止】
【例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 只有a车 B. 只有b C. 只有c D. a车和c车
【答案】C
【解析】
因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所以b车一定是相对地面向北运动的;
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所以a车一定相对地面是向北运动的,且车速大于b车的车速;
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那么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南运动也有可能向北运动但车速小于a车;
故选C.
【针对训练】
1.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一定上升 B. 一定下降
C. 一定静止 D. 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
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这时飞机无论是停在空中还是向上运动,若跳伞运动员以自己作为参照物,则飞机运动状态都是向上运动的.所以,当以地面为参照物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无法判断,A、B、C三种可能都有.
故选D.
2.搬运工人将电冰箱搬到楼上的过程中,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电冰箱被认为是静止的,以_______为参照物,电冰箱被认为是运动的.
【答案】 (1). 搬运工人 (2). 地面
【解析】
解:因为以搬运工人为参照物,电冰箱和搬运工人之间的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电冰箱被认为是静止的;
因为以地面为参照物,电冰箱和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在发生变化,所以又被认为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搬运工人;地面.
【专题二:运动的快慢】
【例2】在“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中,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答案】 (1). 相同时间内的路程 (2). 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3). 速度
【解析】
(1)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2)由于兔子中途轻敌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来判断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针对训练】
1.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
A. 甲最快,丙最慢 B. 甲最慢,丙最快
C. 乙最快,甲最慢 D. 三人一样快
【答案】D
【解析】
甲在1h内行驶15km速度是V=S/t=15Km/1h=15km/h=4.16m/s;乙在3min内行驶750m速度是V=S/t=750m/180s=4.16m/s;丙行驶100m需24s速度是V=S/t=100m/240s=4.16m/s;三人骑车速度一样快.选D.
2.小红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合_______km/h;她家距离学校720m,为了不迟到,她至少要提前________min从家里出发.
【答案】 (1). 4.32 (2). 10
【解析】
(1);
(2)小红她家距离学校720m,她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
由可得,她到学校所需时间.
【专题三:测量与误差】
【例3】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
A.中被测木块没有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齐,A错误;
B.中完全符合刻度尺的使用要求,B正确;
C.中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C错误;
D.中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直线放置,D错误;
故选B。
【针对训练】
1. 工人师傅用游标卡尺测得某工件长0.07530m,如果你用手中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 )
A. 0.07m B. 0.075m C. 0.0753m D. 0.07540m
【答案】C
【解析】
三角板的分度值是0.1cm.用厘米做单位就要保留两位小数,用米做单位就要保留四位小数.故选C.
2.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
则球的直径应取 ________ cm.
【答案】1.81
【解析】
由图可知四次测量结果中1.73cm、1.89cm与1.81cm偏差太大,所以正确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81cm、1.81cm.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1.81cm.
【专题四:速度的计算】
【例4】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行驶,追赶一列长320m的列车.已知汽车的速度是54km/h,火车的速度是36 km/h,问汽车从列车尾部到全部超越列车需多少时间?__________
【答案】64s
【解析】
汽车行驶的速度v汽=54km/h==15m/s,火车行驶的速度v火=36km/h==10m/s.设汽车从列车尾部到全部超越列车的时间为t,则:v汽t=v火t+320m
15m/s×t=10m/s×t+320m,解得t=64s
【针对训练】
1.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 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
A. 150m B. 100m C. 250m D. 50m
【答案】D
【解析】
∵v=∴队伍通过桥通过的路程为s=vt=2.5m/s×60s=150m,则队伍长为150m?100m=50m.故选D.
2.甲、乙两地相距162km,汽车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72km后,接着又以45km /h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答案】40.5km/h
【解析】
解:已知v1=10m/s=36km/h,汽车行驶72km所用时间

汽车接着以45km /h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所用时间

因此汽车全程所用时间t=t1+t2=2h+2h=4h,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答: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40.5km/h.
【达标测练】
1. 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 0.820m B. 82.0cm C. 82.00 D. 820.0mm
【答案】D
【解析】
此量物体的长度时,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结果应准确到1mm,在1mm之后还应再估读一位;
0.820m,准确到1cm,故A错;82.0cm,准确到1cm,故B错;82.00,没有单位,故C错误;
820.0mm,准确到1mm,故正确.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地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A
【解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为了减小误差,故A正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与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故BC错误;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故D错误,故选A.
3.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 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 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 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 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轨道上
【答案】C
【解析】
小华先看到乙车的车头,后看到乙车车尾,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前运动.甲车有三种情况:如果甲车静止,乙车是向前运动的.如果甲车向前行驶,乙车也向前运动,乙车的运动速度比甲车大.如果甲车是向后倒车,乙车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向后倒车(但是乙车比甲车的倒车速度小,即甲车的倒车速度较大);
故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C.
故选C
4.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答案】C
【解析】
由s-t图象知道,当t=6s时,路程是: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由s-t图象知道,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没变化,说明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是静止的,故B正确;由s-t图象知道,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所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由s-t图象知道,物体在6s内路程s=15m,所以平均速度是:v=s/t=15m/6s=2.5m/s,故D正确,故选C.
5.用图中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mm,所测物体的长____________.
【答案】 (1). 1mm (2) 2.80cm.
【解析】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值为:5.50cm,终了刻度值为:8.3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80cm.
6.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5 s,在此过程中,他所做的是______运动,他的速度是_____米/秒,这个速度是指它的_____.
【答案】 (1). 变速直线 (2). 8 (3). 平均速度
【解析】
运动员在百米跑的过程中要经过起跑、加速、冲刺等几个过程,所以运动员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员经过的路程s=100m,他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5s,他的平均速度是:=8m/s,这个速度是指它的平均速度.
7.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比是____;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2和2: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_____.
【答案】 (1). 2:3 (2). 3:5 (3). 1:3
【解析】
(1)设运动时间是t,两车速度之比
(2)设路程是s,两车速度之比
(3)∵,∴两车速度之比路程之比s甲:s乙=v甲t甲:v乙t乙=
8.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同学骑自行车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有此可判定当时刮的是______风.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向______运动,丙向______运动.
【答案】 (1). 西 (2). 西 (3). 东
【解析】
因为甲、乙、丙三个都是顺风骑车,甲感觉顺风,说明甲的速度比风速小;乙感觉无风,说明乙的速度等于风速;丙感觉逆风,说明丙的速度比风速大,所以刮的是西风;由此可知,三者的速度:v甲<v乙<v丙;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的速度小,所以相对于乙是向西运动的,而丙的速度大,所以相对于乙是向东运动的.
9.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A长度为_____cm.
(2)图(b)中,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A长度为_____cm.
【答案】 (1). 1 (2). 2.4 (3). 0.1 (4). 2.40
【解析】
(1)[1][2]图(a)中,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4cm.
(2)[3][4]图(b)中,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0.1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40cm.
10.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答案】他能在爆炸前跑到600m之外的安全区.
【解析】
导火线燃烧完所用时间:t1===200s,
人跑到安全地区需用的时间:t2===150s,因为 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