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练习】卖油翁
一、基础知识
1.《卖油翁》作者是_______,北宋著名______家。唐宋_______之一。
2.给下列汉字注音。
自矜( ) 家圃( ) 睨( )忿然( )酌油( )
颔(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2)但微颔之( )
(3)无他,但手熟尔( )
(4)尔安敢轻吾射( )
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手?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尔安敢轻吾射”)
2.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手熟”)
3.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以我酌油知之”)
4.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共17张PPT)
欧阳修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即陈尧咨,字嘉谟,谥号康肃,
“公”是对男子的尊称。
B.欧阳修是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D.欧阳修与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三苏、王安石、曾巩并称
“唐宋散文八大家”。
一、基础积累
B
1.解释加点字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3)但微颔之
自夸。矜,夸耀。
释,放下。睨,斜着眼睛看。
但,只是。颔,点头。
(4)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5)以钱覆其口
(6)徐以杓酌油沥之
乃,就,于是。置,放。
以,用。覆,盖。
徐,慢慢地。沥,下滴。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顺文通意
公亦以此自矜。
无他,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他也凭借这点(射箭本领)而自夸。
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重点句子的翻译
以我酌油知之。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两人说话时不同的语气。
2.同桌两两练习,然后,在班上分角色朗读。
三、探微赏情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翁)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康肃傲慢、骄傲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不以为然答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生气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胸有成竹答曰:“以我酌油知之。”
(翁)因淡然一笑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的神态变化,其实是其对待卖油翁情感态度的变化,思考他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情感态度变化:
不屑
恼怒
服输(笑)
故事中的两个人都身怀绝技,你认为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品人悟道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长处也不应骄傲自满。(学无止境)
卖油翁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对“差不多精神”革命,它的精髓是:对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保持乐趣和热情,精益求精,持续学习,用心劳作,用心生活,用心诠释人生。
五、拓展练笔
1.据说陈尧咨在打发走卖油翁之后,回到书房若有所思,他在想些什么?请同学们发散思维展开合理想象,写一个不少于133字的小片段。
2.三年之后,陈尧咨又一次碰到卖油翁,请想象一下他们再次见面的情形。写一个不少于133字的小片段。
课堂小结
父母望我成龙凤,身在文轩学本领。
学不自骄向卓越,熟能生巧益求精。
但有落后思进取,基础虽差不放松。
勤可补拙是良训,大器不怕晚些成。
科科都能出状元,卖油也堪称师翁。
感恩路上批评者,知过能改学陈公。
工匠精神严自律,学业事业必成功。【教学设计】??卖油翁__语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学会利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多角度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拓展思维,由人及己,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中,这类能工巧匠多的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位能工巧匠——卖油翁。
二、基础积累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陈康肃公即陈尧咨,字嘉谟,谥号康肃,“公”是对男子的尊称。
B.欧阳修是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D.欧阳修与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三苏、王安石、曾巩并称
“唐宋散文八大家”
2.解释加点字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3)但微颔之
(4)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5)以钱覆其口
(6)徐以杓酌油沥之
三、初读课文,顺文通意
1.
展示竖排及繁体字版不加标点的原文,尝试让学生朗读。(进行读音纠正)
2.
翻译重点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
(2)无他,但手熟尔。
(3)尔安敢轻吾射?
(4)以我酌油知之。
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两人说话时不同的语气。
2.同桌两两练习,然后,在班上分角色朗读。
(知识补充:陈尧咨曾经中过状元,后来又做过很多官职。曾最高做过工部侍郎,就是现在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不仅能文,而且尚武,文武双全。)
展示文中的对话,让学生朗读。
3.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的神态变化,其实是其对待卖油翁情感态度的变化,思考他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屑
恼怒
服输(笑)
五、再读课文,感悟道理
故事中的两个人都身怀绝技,你认为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长处也不应骄傲自满。(学无止境)
六、拓展延伸
卖油翁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对“差不多精神”革命,它的精髓是:对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保持乐趣和热情,精益求精,持续学习,用心劳作,用心生活,用心诠释人生。
七、作业布置
1.据说陈尧咨在打发走卖油翁之后,回到书房若有所思,他在想些什么?请同学们发散思维展开合理想象,写一个不少于133字的小片段。
2.三年之后,陈尧咨又一次碰到卖油翁,请想象一下他们再次见面的情形。写一个不少于133字的小片段。
八、课堂小结
父母望我成龙凤,身在文轩学本领。
学不自骄向卓越,熟能生巧益求精。
但有落后思进取,基础虽差不放松。
勤可补拙是良训,大器不怕晚些成。
科科都能出状元,卖油也堪称师翁。
感恩路上批评者,知过能改学陈公。
工匠精神严自律,学业事业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