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花篮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编花篮》,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演唱歌曲《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础。
3、通过学唱《编花篮》进一步感受民歌的魅力,并将民歌传扬下去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运用听唱等多种方法,准确的唱准歌曲中各种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过程:
导入 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这段戏曲,说一说这段戏曲来自我国什么地方?是什么戏种?在演唱中,哪个部分的唱段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生:自由回答
师:来自我国的河南的豫剧(介绍豫剧中的最后一句“甩腔”)
介绍豫剧大师——常香玉
豫剧非常有地方特色,因为很多豫剧中都带有方言,同学们会说方言吗?(教师用河南方言读《编花篮》歌词)
生:模仿教师的方言。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河南民歌《编花篮》
歌曲学习
播放音乐《编花篮》
师:听过这首歌曲后,同学们此刻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愉快
师:你听出歌曲中哪一句是带河南方言的呢?、
生:第一句
师:为什么这一句会带有河南方言?让我一起看看歌曲中多了一些什么特殊音符?
生:自由回答
师: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它主要是装饰后面的主音的作用。由小音符快速快速的过渡到主音上,形成由低滑向高的一个语调,突出了河南方言的特色。
同学们你们再找找,在歌曲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倚音?
生:自由回答
师:很好,让我们来唱唱他们。
生:演唱
师:在这首歌曲中,还引用了豫剧中的甩腔,你能找到吗?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
生:最后一句
师:很棒,让我们唱一唱,其中 :哪 伊演唱的位置要高,唱的要重,哎 要用气息拖着唱。并加上动作演唱。
生:演唱。
师:找找这一句都是由哪些音构成?
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我们来分句演唱。
生:演唱
师生合作唱乐谱:教师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师生互换。(注意下滑音的演唱)
师:演唱歌词
看看歌中这几个字 篮 山 丹这几个字的发音有一个共同特点?
生:韵母都是AN
师:这叫做押韵。在民歌中押韵和衬词是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接下来,我们也用一个押韵的LAN来跟琴哼唱歌曲。
生:轻声哼唱。
师:注意老师演唱时 演唱位置高,笑肌抬起,唱得要跳跃一些。
生:演唱
师:其中在这首《编花篮》中,唱出了河南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件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牡丹
师:河南洛阳牡丹被称为“国花”
(多媒体)
既然牡丹那么美,那么我们演唱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情绪去赞美呢?
生:愉悦
师生接龙演唱
师:(纠正歌曲中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歌中“哎”演唱时气息要甩出去。
老师这也有一些美丽的牡丹花,谁唱的情绪,表情,声音最美,我就送给他一朵。
生:完整演唱。
拓展
师: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正因如此,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动了全世界,今天我们所学的具有豫剧特点的河南民歌《编花篮》同样感动了全世界。其实像《编花篮》这样的民歌,在我国还有许多,比如江苏民歌《茉莉花》。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曾在维也纳金色的大厅的演唱会,就让这首民歌再次唱响,感动无数的人。下面让我们再次重温这首《好一朵茉莉花》
播放《好一朵茉莉花》
总结
师:我国的民歌音乐丰富多彩,各地的民歌也是别具一格,希望各位同学,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将我国的民族音乐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