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我爱阅读《刻舟求剑》
坐井观天
小故事
大道理
刻舟求剑
船
舷
那个人不慌不忙地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从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故事中的人能否找到剑?为什么?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楚(chǔ)人/有涉(shè)江者,其剑自舟中/坠(zhuì)于水,遽(jù急)契(qì用刀雕刻)/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yì)/惑(huò)乎(hū)!
刻舟求剑
楚(chǔ)人/有涉(shè)江者,其剑自舟中/坠(zhuì)于水,遽(jù急)契(qì用刀雕刻)/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yì)/惑(huò)乎(hū)!
刻舟求剑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他一不小心,把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江里去了。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旁边的人催他:“还不赶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啊?”
那个人不慌不忙地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从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郑人买履
杯弓蛇影
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
揠苗助长
盲人摸象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作业设计:
1.
对比课文内容,尝试理解文言文《刻舟求剑》。
2.开展班级寓言故事会:讲《刻舟求剑》或自己喜欢的其他寓言故事。
谢谢指导!语文园地五
——我爱阅读《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小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寓言的趣味和魅力,初步感知寓言中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拓展阅读其他寓言故事。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从大家响亮的回答声中,老师知道故事吸引了你们,你们一定也读过很多,老师带来了一幅图,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故事吗?(《坐井观天》)。这个故事我们不久前才学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呢?(指名说)。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故事),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指名回答,师补充:寓言就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短小,但道理深刻,可谓是:小故事,大道理(相机板书)。这节课我们还要走进《语文园地五》中的“我爱阅读”(板书:我爱阅读),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它就是《刻舟求剑》,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故事:
1.请同学们自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板书:读)
2.指名分段朗读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们读准确了没有?并思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学生汇报中相机出示图片理解“船舷”,出示句子理解“不慌不忙”。指导读句子,指名读,齐读。试着用“不慌不忙”造一个句子。
4.一般人丢了东西,心里会怎么样?(着急),他呢,却不慌不忙,他为什么会不慌不忙呢?指名回答。
(三)读中思考,感悟道理:
过渡:他真的能捞上宝剑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1.小组内再读课文,合作讨论学习。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他能否找到剑?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板书:思)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固执、不知变通等)
小结:我们通过读故事,带着问题思考,感悟到了故事中的道理(板书:悟),告诉我们不要做一个固执,不知变通的人,要学会根据情况的变化来处理问题。真是小故事,大道理啊!
2.
感知文言文《刻舟求剑》。
过渡:这个故事来源于古文的记载,课件出示文言文。我国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这样的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这种古文称为“文言文”。我们试着读一读。
(1)教师范读,学生拿出资料自由读,指名读,师纠正,生齐读。
(2)课件出示《刻舟求剑》的现代文和文言文对比,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指名说,师小结:文言文不好理解,读起来绕口,字数少,但它短小的篇幅中指出了剑捞不到的原因。现代文读起来顺口,容易理解,相比要长一些,虽然没有写出道理却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读起来也容易懂。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是小故事大道理啊!
(四)教师讲类似的故事《郑人买履》:
由故事中的楚人让我想到了《郑人买履》中的郑国人,课件出示故事图片,大家看图,猜猜“履”指的是什么?(鞋子),一个郑国的人要去买鞋子,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想听老师讲一讲这个故事吗?好,请你认真听,想一想这个买鞋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跟在船上刻记号的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讲故事,生听。指名回答问题。
小结:一个只认记号,一个只认尺码,不考虑行走的船和用自己的脚去试鞋,都是那么的固执,不知道变通。他们实在是太像了!
(五)学生讲寓言故事:
过渡: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读了好几个故事,还学会思考故事中的问题,感悟其中的道理,这一个个的故事充满了乐趣,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了。现在老师还想听同学们讲故事。(板书:讲)你们想吗?好,既然想,现在请你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先看图猜一猜这些都是哪些寓言故事?
1.课件出示寓言故事的图片,学生猜。
2.这些故事中哪个你会讲?课外你还知道什么寓言故事?同桌互讲,再指名讲故事。
(六)观看寓言故事:
过渡:听同学们讲得这么好,老师越来越喜欢寓言故事了。但是只听大家讲,老师还觉得不够过瘾,让我们再来一边听一边看一则寓言故事,好吗?
1.观看《掩耳盗铃》,说一说这个小偷为什么被抓了?揭示寓意。
2.师总结:他堵住了自己的耳朵,认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这是自欺欺人啊!另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就不应该去偷。我们应该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不要自欺欺人。
六、总结:
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在同学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不过,不要紧,课外我们还能来弥补。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故事,带着问题去思考,感悟了故事中的道理,还讲了那么多的故事,可以说,我们学到了不少读故事的方法。今后,希望同学们也能运用这些方法来读故事。故事就像一阵风,吹散我们的疲劳;故事就像太阳,带给我们温暖;故事就像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同学们让我们尽情阅读,爱上阅读吧!
七、作业设计:
1.对比课文内容,尝试理解文言文《刻舟求剑》。
2.开展班级寓言故事会:讲《刻舟求剑》或自己喜欢的其他寓言故事。
八、板书设计:
我爱阅读
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读
小故事
……
思
悟
讲
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