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推荐】人教版物理课件:选修3-1第1章 本章优化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推荐】人教版物理课件:选修3-1第1章 本章优化总结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0-05 09: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本章优化总结
专题归纳整合
章末综合检测
第1章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静电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库仑力与重力、弹力一样,它也是一种基本力,因此一般的力学规律对它也适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一起分析在内.
2.明确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实际上属于力学平衡问题,其中仅多了一个静电力而已.
3.求解这类问题时,需应用有关力的平衡知识,在正确的受力分析基础上,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或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应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去解决.
如图1-1所示,在一电场强度沿纸面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用一绝缘丝线系一带电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为了保证当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60°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可能为(  )
例1
图1-1
【思路点拨】 由于电场力方向无法确定,可把该题看作动态平衡问题加以解决.
【精讲精析】 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丝线的拉力F和静电力Eq的作用.因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它受到的合外力等于零.由平衡条件知,F和Eq的合力与mg 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当静电力Eq的方向与丝线的拉力方向垂直时,静电力为最小,如图1-2所示,
图1-2
【答案】 ACD
1.带电的物体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还可能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在诸多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所受合力不为零,做匀变速运动或变加速运动.
2.处理这类问题,就像处理力学问题一样,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包括电场力),再明确其运动状态,最后根据所受的合力和所处的状态选择相应的规律解题.
用动力学观点解决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3.相关规律: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或Fx=max、Fy=may,运动学公式,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等,平抛运动知识、圆周运动知识等.
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一个质量m=5×10-6 kg的带电微粒以v0=2 m/s的水平初速度从两板正中央位置射入电场,如图1-3所示,A、B两板间的距离d=4 cm,板长L=10 cm.
(1)当A、B间的电压UAB=1000 V时,微粒恰好不偏转,沿图中直线射出电场,求该粒子的电荷量.
(2)令B板接地,欲使该微粒射出偏转电场,求A板所加电势的范围.
例2
图1-3
【思路点拨】 本题中平行极板水平放置,研究对象是带电微粒,根据这两点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
【精讲精析】 (1)当UAB=1000 V时,重力跟电场力平衡,微粒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qUAB/d=mg得:
q=mgd/UAB=2×10-9C.因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电场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上.又场强方向竖直向下(UAB>0),所以微粒带负电.
【答案】 (1)-2×10-9C (2)600 V<φA<2600 V
1.带电的物体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同时还可能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等机械能,用能量观点处理问题是一种简捷的方法.
2.处理这类问题,首先要进行受力分析,及各力做功情况分析,再根据做功情况选择合适的规律列式求解.
3.常见的几种功能关系
(1)只要外力做功不为零,物体的动能就要改变(动能定理).
用功能观点处理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2)静电力只要做功,物体的电势能就要改变,且静电力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W电=Ep1-Ep2.如果只有静电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和电势能之间相互转化,总量不变(类似机械能守恒).
(3)如果除了重力和静电力之外,无其他力做功,则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三者之和不变.
如图1-4所示,在倾角θ=37°的绝缘斜面所在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E=4.0×103 N/C,在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绝缘弹性挡板.质量m=0.20 kg的带电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面底端与挡板相碰后以碰前的速率返回.已知斜面的高度h=0.24 m,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滑块带电荷q=-5.0×10-4C.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37°=0.60,cos37°=0.80.求:
例3
图1-4
(1)滑块从斜面最高点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被挡板弹回能够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3)滑块从开始运动到停下来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2.4 m/s (2)0.10 m (3)0.96 J
等效法的应用
各种性质的场与实物(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场具有叠加性,即几个场可以同时占据同一空间,从而形成叠加场.对于叠加场中的力学问题,可以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分别研究每一种场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可以同时研究几种场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将叠加场等效为一个简单场,然后与重力场中的力学问题进行类比,利用力学的规律和方法进行分析与解答.
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1-5).现给小球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初速度,使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试问:
(1)小球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在哪一位置速度最小?速度最小值多大?
(2)小球在B点的初速度多大?
例4
图1-5
【答案】 见精讲精析
【规律总结】 涉及匀强电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时,把重力和电场力用一个合力代替会使问题大为简化,至于具体计算做功值时,分别求每个分力的功往往又比求合力的功简单,应灵活应用.
章末综合检测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