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少道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少道中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0 14: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3.古诗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目标 通过读悟结合,感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会诗人“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要通过诵读理解诗句,展开想象,感悟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词以精炼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既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对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对于刚上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画面,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黄沙”? 题意?
? 2、简介词人。
3、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入境入情、体会意境
(1)、品读上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①置身其中,此时词人看到了、闻到了、仿佛听到了什么呢?体会到词人怎样的心情?
②“别枝”指横斜的树枝。
③词意:明亮的月光升起来惊动喜鹊飞离树枝,清爽的夜风伴随着蝉的鸣叫。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④这首词的前两句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结:展开想象画面:抓关键词、联系生活、边读边想、丰富想象。)
(2)、品读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①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社林边:社庙丛林。社,社庙,土地庙。见:同“现”。
②词意: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陆游哪句诗最能表达词人此时的心情?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一、把词句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中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象,“西江月”是_____,“夜行黄少道中”是_____。
小 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描写词人夜行黄沙道中所见到的景色,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