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魏晋·曹植《白马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
3、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人物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并运用合作的方式,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与品质;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圣·埃克苏佩里,法国作家。他称自己首先是飞行员。他为飞机而生,为飞机而死。作为早期飞行员,他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开辟了很多条欧洲的重要航线。
他发表过5部小说作品:《南方邮件》、《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和《小王子》。
1944年他在一次飞行任务中失踪,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一则传奇。
探险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探索,也是人类对自我体能和智能的挑战,更是人类文明发达的内在动力。探险是为了寻求真理,探险是履行自己的职责,探险是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是热爱生命的表现。它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也不是年少冲动,而是对责任的承担。
检查预习
硌 犁 铧
筛 糠 真谛
乙醚 虫豸 打嗝
噎住 躯壳 脐带
(gè) (lí) (huá)
(shāi) (dì)
(mí) (zhì) (gé)
(yē) (qiào) (qí)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谈谈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1、感受到作者遇险后碰到了一系列困难,很惊险。
2、感受到感受到了沙漠的可怕。
3、遇险后,作者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4、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有过一系列的斗争。
5、感受到遇险后,作者有了一系列心理活动,并贯穿全文。
6、感受到“我”强烈的求生欲望,以及“我”对责任、事业、生命的思索。
文章思路梳理
一、(1--7)在沙漠里濒临死亡痛苦挣扎的情景和心理活动。
二、(8--19)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宁静的心理活动。
三、(20--21)回归现实,继续走下去。
请同学们找一找表达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思考讨论:
痛苦
→
绝望
→
→
平静
乐观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找一找,作者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1、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
逼人,干渴。
2、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3、感到呼吸困难。
4、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找出第一部分中描写沙漠环境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广漠环境的恶劣,与弱小无助的“我”构成对比,强调了“我”所处环境的险恶,衬托了“我”抗争的无力和“我”的痛苦绝望。
在这些困难中,我有了哪些生理上的不适?
1、产生幻影
2、感到疲倦、错乱
3、呼吸困难
在把身体埋在沙子里后,“我”想了些什么?
1、回顾了被困沙漠的窘态
2、与朋友告别
3、“生活”的意义
4、抒发自己“死得其所”的情感
作者为什么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的呢?
1、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
2、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3、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4、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作者的这种冒险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吗?那他是为了什么呢?
作者热爱自己的生命,但是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这个责任就是对人类崭新的建设事业负责,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点责任。为此冒险是值得的,是崇高的。
“我”所认为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重点研读13.16.19段)
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在与大自然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承担生命的责任,寻找人生的真理,实现生命的价值。
用了什么方法来阐释“生活”的意义?
对比
1、与农人做对比
2、与芸芸众生做对比
3、与斗牛士做对比
作者为我们揭示的“探险”的真谛是什么?(据课文内容和课后第三题)
探险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探索,也是人类对自我体能和智能的挑战,更是人类文明发达的内在动力。探险是为了寻求真理,探险是履行自己的职责,探险是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是热爱生命的表现。它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也不是年少冲动,而是对责任的承担。
缺水
寒冷
寒风
幻影
疲倦,错觉
呼吸困难
痛苦 绝望
平静 乐观
对生命
对事业
为了人类的事业尽一点责任
热爱生命,毅力坚强
拓展延伸:
阅读此文,联系自己,什么样的生活是你向往的生活?人生怎样才算成功?
发散角度1:我向往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成就一番伟业是人生成功的标志。古有秦始皇,今有毛泽东,他们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胆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他们是我崇拜的英雄。
发散角度2:我喜欢一种平静的生活,平平淡淡做事就是人生的成功。尽管人类有许多杰出人物,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平凡的。这些人是构成人类群体的基础。没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的默默奉献,英雄也难以成功。
发散角度3:我喜欢一种拥有大量财富的生活,财富的多少是人生成败的标志。因为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基础就是物质财富,没有财富,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拥有了财富,人类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才会得到促进。
发散角度4:我喜欢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愉悦是我的追求,以微笑面对世界是我幸福的证明。
张骞
郑和
徐霞客
余纯顺
尧茂书
首漂长江
麦哲伦
哥伦布
瑞典探险家
斯文赫定
阿蒙森(挪威)
发现南极点第一人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坚强就是自己最大的朋友。”我们感受到了一颗不停跳跃的心,其生命力是如此地顽强,精神是如此地伟大。生活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要珍视生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幸与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信自己,奋斗过就不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