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 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 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20 10:0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章
第三节(第2课时)
新知导入
流水地貌
风成地貌
喀斯特地貌
海岸地貌

Coastal
geomorphology.






Coastal
geomorphology.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是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其中以海水动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海水侵蚀、搬运与海水堆积地貌。
海浪侵蚀与地貌形态
Seawater
erosion
and
geomorphology
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叫海蚀崖
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穴|在基岩海岸,受波浪的长期侵蚀作用,岸坡基部出现许多高
度大体一致的槽形凹穴,被称为海蚀穴或海蚀洞。宽度大于
深度的叫海蚀穴。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拱桥|沿岸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成
海蚀拱桥。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柱|海石拱桥进一步受到侵蚀,拱桥顶部坍塌,残存的桥墩脱
离海岸,这种残留在海中的柱状岩体被称为海蚀柱。
由于岩性、构造差异,海浪侵蚀形成不规则海岸
海蚀崖
海蚀地貌形成
侵蚀形成海蚀穴
海蚀穴加深,成为海蚀洞
海岬两侧海蚀洞连通,形成海蚀拱桥
进一步侵蚀,拱桥顶部崩塌,形成海蚀柱
我国分布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浙江、福建、台湾东部
海水堆积与地貌形态
S-water
accumulation
and
geomorphology
-01
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
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图示海南三亚沙滩




按沉积物颗粒大大小
砾滩
沙滩
泥滩
海滩:沿岸波浪等作用形成的、与陆地相连接的沙质、砾质或泥质
堆积体。亦称潮间带。滩面自海岸向海和缓倾斜,高潮淹没,
低潮露出。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沙坝:大致与海岸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离岸堤:是海浪携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沙嘴:从陆地突入水中的状似尾巴的狭长沙滩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山东半岛成山角
南非开普敦好望角
岬角,又称“地角”,是海岸凸出在海洋中的陡峭的、狭窄的尖角,常见于半岛
的前端,在波浪的侵蚀下,岬角海岸通常会出现哪些海蚀地貌?
岬角通常会出现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洞穴等海蚀地貌。
冰川地貌

Coastal
geomorphology.


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纬度高山地区。
冰川地貌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角峰:金字塔形的尖峰,周围有冰斗发育。
冰川侵蚀地貌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冰川侵蚀地貌
刃脊:随着冰斗的不断扩大,冰斗壁后退,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形成刀刃状。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冰川侵蚀地貌
冰斗:山岳冰川上聚集冰雪的“簸箕状”
洼地,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冰川侵蚀地貌
冰川槽谷: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典型冰川谷,两壁陡立,谷底开阔,形如“U”
字。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两岸直立,底部平坦的槽谷
世界上典型冰川地貌
峡湾:冰川作用,崖壁陡峭,曲折幽深,典型景观有挪威海峡。
波状平原:冰碛作用,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典型景观有波德平原。
冰碛湖:最典型是瑞士的日内瓦湖,冰碛作用形成。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共24张PPT)
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故冰川地貌也分布在这些
地区。
在第四纪大冰期,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的很多地区被连绵的冰川覆盖,留下了
大量的冰蚀湖、峡湾等冰川地貌遗迹,这些遗迹成为环境演变的依据。
海岸地貌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海蚀崖: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位于海蚀崖前方、呈台地状、略
微向海洋倾斜
海蚀拱桥:呈拱桥状或称海穹
海蚀穴(洞):海崖坡脚处由波浪侵蚀形成
的凹槽。其中宽度大于深度的称穴,反之为洞
海滩:沙滩、砾滩、泥滩
沙坝:大致与海岸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
归纳总结
离岸堤:是海浪携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
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上形成的
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
沙嘴:从陆地突入水中的状似尾巴的狭长沙滩
海蚀柱:海岸外侧孤立的柱状或塔锥状
冰川地貌
主要分布在
类型
典型地貌
地貌特点
冰川侵蚀地貌
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的洼地
棱角状陡峻山峰,例如珠穆朗玛峰
指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岭脊,呈刀刃状锯齿形
两岸直立,底部平坦的槽谷
冰川堆积地貌
冰碛丘陵
冰碛湖
杂乱堆积,形成高低起伏的形态
例如波德平原
是冰川在末端消融后退时,挟带的砾石在地面堆积成四周高、中间低的洼地,或堵塞部分河床、积水形成的湖泊。例如瑞士的日内瓦湖
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冰斗
角峰
刃脊
U型谷
归纳总结
【课堂训练】
读下图,判断下图是由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判断的理由。
台湾新北野柳地质公园—女皇头
提示1
提示2
流水、风力、冰川还是海浪?侵蚀还是沉积?
冰川地貌
说出图中A、B、C分别是什么地貌?
A—冰斗
B—角峰
C—刃脊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