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学案 第十二章 5 多普勒效应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学案 第十二章 5 多普勒效应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0 08: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多普勒效应
奥地利有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数学家、物理学家.1842年的某一天,他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驰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汽笛声变响,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汽笛声变弱,音调变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提示:多普勒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极大兴趣,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振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使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不同于振源频率的现象.因为,声源相对于观测者在运动时,观测者所听到的声音会发生变化.当声源离观测者而去时,声波的波长增加,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接近观测者时,声波的波长减小,音调就变高.音调的变化同声源与观测者间的相对速度和声速的比值有关.这一比值越大,改变就越显著,后人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
(1)多普勒效应是所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并不是接收到的波的强度发生变化的现象,要正确区分频率和强度这两个物理量.
(2)多普勒效应的产生不取决于波源和观察者相距多远,而取决于波源和观察者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波的传播速度不因波源的移动而改变.
(4)观察者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移动时,不产生多普勒效应.
【例1】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变化了
B.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C.多普勒效应是在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
D.多普勒效应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首先发现的
【导思】 1.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2.产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变化吗?
【解析】 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会发生多普勒效应,选项C正确;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而波源的频率没有改变,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首先发现的.选项D正确.
【答案】 A
(多选)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
A.只有声波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B.当观察者靠近声源时,听到声音的音调升高,说明声源的频率升高了
C.当声源和观察者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运动时,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D.火车离站时,站台上的旅客听到火车的汽笛音调降低
解析:
考点二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1.超声波测速
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超声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时,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由此可知汽车的速度.
2.根据光的多普勒效应,在地球上接收到的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频率,与地球上相应元素静止时发光的频率对照,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
3.医用“彩超”:向人体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液反射后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据此诊断疾病.
4.可据火车汽笛的音调的变化判断火车是进站还是出站;据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炮弹飞行的方向等.
 什么是超声波?
(1)定义:频率高于2×104 Hz的声波叫超声波.
(2)特点:频率大,波长短,因而衍射不明显;穿透力强,能透过几米厚的金属.动物也可以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例2】 (多选)下列哪些应用是利用多普勒效应(  )
A.利用地球上接收到的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B.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发生的变化,就能知道汽车的速度,以便于进行交通管理
C.铁路工人用耳贴在铁轨上可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D.有经验的战士从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就能判断飞行的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
【导思】 由于观察者跟波源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
【解析】 凡是波都具有多普勒效应,因此利用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可测定遥远天体相对地球运动的速度,故A正确.被运动的物体反射的电磁波,相当于运动的物体发出的电磁波,该电磁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由多普勒效应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运动物体的速度,故B项正确.对于C选项,铁路工人是根据振动的强弱来对火车的运动做出判断的,故不正确.炮弹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产生声波,人耳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与炮弹的相对运动方向有关,故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B、D.
【答案】 ABD
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如果该电磁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说明那辆轿车的车速( A )
A.高于100 km/h      B.低于100 km/h
C.等于100 km/h D.无法确定
解析:由多普勒效应知,巡警车接收到的频率低了,即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低了,说明轿车和巡警车在相互远离,而巡警车速度恒定,因此可以判定轿车的速度比巡警车的速度大,故A正确.
考点三  多普勒效应的定量计算
设u表示波源相对介质的速度,v表示观察者相对介质的速度,V表示波的传播速度;f和f′分别表示波源频率和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
(1)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介质都不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是单位时间内通过观察者的完全波数,故f′==f,即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2)波源相对介质不动,而观察者向波源运动:则波对观察者的速度为(v+V),据公式λ=,知f′==(1+)f,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加为波源频率的(1+)倍.同理可知,当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f′=(1-)f.
(3)观察者静止,波源以速度u向观察者运动:波速V与波源的运动无关,但波长被压缩为λ′=λ-uT,故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f′===f,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大.
反之,当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到的频率减小,f′=f.
(4)若波源和观察者都相对介质运动,则
相向运动:f′=f;反向运动:f′=f.
【例3】 火车以20 m/s的速度向一静止观察者驶近,机车鸣笛2 s之久,声速为340 m/s,问:
(1)观察者听到的汽笛声持续多久?
(2)如果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观察者身边驶过,则观察者前后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之比是多少?
【导思】 1.火车向静止的观察者驶近,鸣笛2 s,则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时间比2 s长还是短?
2.观察者听到的频率和声源的频率有什么关系?
【解析】 (1)观察者相对介质静止,波源以速度v向观察者运动,声波相对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变仍为u,t时间内产生波的总长度L=(u-v)t,所以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为t′=t=×2 s≈1.882 s.(2)火车向观察者驶近时,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f1=f0,火车从观察者身边远离时,听到的频率为f2=f0,所以===9?8.
【答案】 (1)1.882 s (2)9.8
【点拨】 多普勒效应的本质在于,由于波源和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不同于二者相对静止时接收到的频率.
正在报警的警钟,每隔0.5 s响一次,一个人坐在正以60 km/h的速度向警钟行驶的火车中,求此人在5 min内听到响声的次数是多少.(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答案:629次
解析:由题意可知f=2 Hz,由f′=f=1+×2 Hz= Hz.在5 min内听到的次数n=f′t≈629.4次,即n=629次.
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波源O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均匀介质中产生球面波的情况,则( AD )
A.该波源正在移向a点
B.该波源正在移向b点
C.在a处观察波的频率变低
D.在b处观察波的频率变低
解析:波源在某一位置产生一列波面后,该波面以该位置为球心,以波速作为传播速度向外传播,反之,由波面可确定出该波面的产生位置,即波源.波面半径大,表示产生时间早,传播时间长.对照图示,可确定出波源由右向左变换,故A项对,B项错.由于观察者不动,故波面经过观察者的速度等于波速,而在a处观察时,相邻波面间距比波源不动时间距小,因而经过观察者时间间隔短,频率大,同理在b处时间间隔长、频率小,故C项错,D项对.
2.轮船在进港途中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港口所测的轮船上雾笛发出声音的频率是下列选项中的( A )
解析:由x?t图象可知,轮船靠近港口时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可知测得的频率同样先减小后增大,故A正确.
3.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多普勒效应( C )
A.夏日雷声轰鸣不绝
B.有两只相同的音叉,若一只被敲击振动发声,发现另一只也振动发声
C.战场上士兵听到敌方炮弹飞行声音和听到我方炮弹声音不同
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解析:夏日雷声轰鸣不绝,属于声波的反射;有两只相同的音叉,若一只被敲击振动发声,发现另一只也振动发声,这是声音的共振;战场上士兵听到敌方炮弹飞行声音和听到我方炮弹声音不同的现象是多普勒效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波的衍射现象.C正确.
4.(多选)上课时老师将一蜂鸣器固定在教鞭一端后迅速水平旋转,蜂鸣器音调竟然忽高忽低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
A.旋转时蜂鸣器发出的频率变化了
B.由于旋转,改变了同学们听到的声音频率
C.蜂鸣器音调变高时,一定是向靠近观察者的方向运动
D.音调的忽高忽低是由波的干涉造成的
解析:由多普勒效应知蜂鸣器的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同学们感受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当二者靠近时,听到的音调变高,故A错,B、C对.当发生波的干涉时,是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而不是频率发生变化,故D错.
5.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录音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频率(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传播速度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声波的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但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