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生活中的电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生活中的电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20 10:5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 四 年级 上 册 科 学 学科教案
单元: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课题:15《生活中的电》 课时:1
授课人: 单位:
一、教材分析
电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需要用到电。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通过观察实物和回忆的方式,知道不同的用电器所使用的电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些靠电池供电,有些靠发电厂供电,引出直流电和交流电。活动二,了解交流电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被输送到不同的地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抽象的电网概念。活动三,让学生知道电也可能给人带来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应掌握基本的、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活动四是拓展活动,让学生做一个水果电池,隐含与干电池类似的产生电的原理,不需要学生解释,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原电池有初步了解。
二、学情分析
1、前概念调查:
课前对四年级 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下面以1个班级为样本。
数据如下:
测试 班级 测试
人数 知道不同的用电器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生活中的电可以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 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懂得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2、情况分析
电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需要用到电。学生们对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电的知识未必知道。比如说,“不同的用电器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生活中的电可以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这方面学生不是十分明确。又比如,“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懂得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这方面好像知道,但是不完全明确。
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很好地设计活动,一步步展开教学。最后,学生能够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不同的用电器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生活中的电可以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懂得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懂得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3.科学态度: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科学看待电的利弊。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通过制作水果电池的活动,认识到人类为获得电所作出的持续探索和大胆创新。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列举电的重要用途,知道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难点:比较电池供电和发电厂供电的不同。
五、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常见的小用电器(手电筒、剃须刀、电动玩具、电吹风等),与安全用电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制作水果电池的套材(导线、LED灯、铜片、锌片)、橙子。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不同的用电器及其所用电的来源
1、要事先准备好使用不同电源的用电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描述,以此引出电池和发电厂供电的话题。然后出示更多的用电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分辨。
2、可以安排一个观察各种电池的活动,让学生知道电池有多种类型,了解电池外壳上各种数字和符号的含义。
3、组织学生讨论电池和发电厂供电分别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供电时间长短、电能强弱、安全性、使用限制等各方面进行思考。
注意事项:
● 不必向学生讲解交流电的概念,只要求他们知道发电厂供的电是交流电。
【意图解析】借助实物或图片,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区分出电池和发电厂所提供的电是不同的,初步了解生活中用的电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
(二)认识交流电的发电方式及重要用途
1、让学生说一说电来自哪儿,根据他们的回答作相应的补充和小结。除教材中列举的四种发电方式之外,学生还可能知道风力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等发电方式,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
2、引导学生思考:发电厂的电是怎样传输的?让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评。
3、电网是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统称。教材中呈现的是高压线和铁塔,学生对此并不陌生。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变电站、电力地下传输等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4、电的用途很广泛,不一定要让学生说得面面俱到,但要让学生意识到电很重要,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电。
注意事项:
● 本活动以教师和学生的讨论交流为主要途径展开,要紧紧围绕主题发言和思考,切忌跑题。
【意图解析】讨论“哪些地方能提供交流电”“哪些地方要用到交流电”等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交流电的产生、传输、用途等。
(三)明辨行为是非,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些不恰当的用电行为可能会给人带来伤害,通过他们的描述,引出安全用电的话题。
2、教材插图中的行为都有可能给人带来伤害,除此之外还要收集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特别是学生在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一些不恰当的用电行为,如用湿手摸开关、用棍状物触碰电源插座、在配电房附近玩耍、在高压线下钓鱼等。
3、可以打印一些和安全用电有关的小卡片,组织学生进行答题竞赛,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
注意事项:
● 不要过多强调电的危险性而让学生产生“恐电症”
【意图解析】辨析一些不恰当的用电行为的危险性,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四)做一个水果电池
1、向学生介绍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是如何产生的,问学生想不想自己来制造一个电池,活跃课堂气氛。
2、讲解橙子电池的制作方法,提醒学生要先用手揉搓橙子以产生汁液。如果橙子数量充足,也不必像教材中那样切开外皮,可以直接将金属片插入果肉中。
3、先让学生分组制作,尝试点亮LED灯。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将多个水果电池串联在一起再次进行尝试。
4、在学生了解制作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探究:哪些果蔬容易“发电”?哪种水果可以让LED灯发出更强的光?
注意事项:
● 水果电池的电量很低,建议使用LED灯作为用电器,以检验水果电池是否产生电。
● LED灯属于单向导电的器件,连接时注意正负极方向。
● 一般用单个水果做成的电池不能点亮LED灯,需要多个水果电池串联。
【意图解析】不局限于读图、交流、讨论的形式,安排一个趣味性强的与电源主题密切相关的活动,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五)全课总结
1.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用电器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生活中的电可以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懂得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今后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意图解析】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继续保持探究兴趣。
板书设计
15、生活中的电

直流电
供电方式<
交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