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4. 12. 河流与湖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4. 12. 河流与湖泊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20 17:0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
1教材分析
《河流与湖泊》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的第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水资源,逐步构建地球水圈的概念。属于地球与宇宙领域,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水的基本情况,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以及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灾害,同时为高年段了解地球上一些与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知道地球应该是人类珍惜的家园。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常见的水体类型”,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各种淡水水体,如河流,小溪,池塘,湖泊等,再阅读课文,进一步概括和了解常见水体类型与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为“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借助油泥等材料模拟出河流与湖泊的模型,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河流与湖泊的感性认识。第三部分是“认识河流与湖泊是生物家园”,教材中包含了很多淡水生物的信息,体现了其分布结构,淡水生物生长区域分为水面,岸边和沉水,淡水生物生活范围分为上层,下层,近底层和岸边。
2学情分析
2.1课堂教学模式: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计划,进行实验验证和初步探究的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学生还应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2课程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能有浅显的认识,对水的形态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可能没有系统的认识,对淡水的用途认识不充分,对浪费水的现象熟视无睹,对淡水的匮乏感受不足,他们无法或者很难体会到世界上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因此,本课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激活学生的“节水意识”。
3教学目标
3.1科学知识:
3.1.1知道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初步了解地球上水的基本状况,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3.1.2认识蓄水量不同的水域,初步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天然形成的,水域大的,如江、河、湖和海;水域小的如池塘、小溪和山涧;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等。
3.1.3了解河流与湖泊对生命的重要性,知道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
3.2科学探究:
3.2.1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和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
3.2.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3.3科学态度:
3.3.1培养孩子善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去寻求答案的能力;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探究学习。
3.3.2培养孩子对河流与湖泊的探究兴趣,乐于尝试用多种材料完成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3.3.3增强学生对河流及其周围的环境的保护意识
3.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3.4.1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尊重生命和环境,保护水资源,了解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要保护好水资源不让其被破坏。
3.4.2要节约用水,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河流和湖泊的特征。知道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江、河、湖、小溪、水库冰川和地下等,淡水资源缺乏要保护其不被污染。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河流与湖泊的形成过程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5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视频、塑料瓶、塑料盆、油泥等。
学生材料:植被模型、假山模型、房屋模型,课前搜索河流与湖泊的相关资料。
6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流程图
-17208513970画出简图
猜测河流与湖泊形成的成因
凭借记忆画出示意图,在脑海中形成初步印象,为后续模拟实验打下基础
头脑中要先有河流与湖泊形成概念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激发研究兴趣,学会用科学的语言表达
调动生活经验
概括特点
认识水体
结合生活经验简要说说河流与湖泊特点
模拟河流湖泊形成
实验前思考
实验并总结
模拟实验前要考虑周全
培养动手实践和整理总结的能力
生物家园
生活用途
河流与湖泊的用途
激发情感
防止污染
感受河流与湖泊对生命存在的意义
激起学生热爱并保护自然的情感
分析总结
结合实际经验和书中图片以及课件中的视频等信息,更加详细准确认识河流湖泊
画出简图
猜测河流与湖泊形成的成因
凭借记忆画出示意图,在脑海中形成初步印象,为后续模拟实验打下基础
头脑中要先有河流与湖泊形成概念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激发研究兴趣,学会用科学的语言表达
调动生活经验
概括特点
认识水体
结合生活经验简要说说河流与湖泊特点
模拟河流湖泊形成
实验前思考
实验并总结
模拟实验前要考虑周全
培养动手实践和整理总结的能力
生物家园
生活用途
河流与湖泊的用途
激发情感
防止污染
感受河流与湖泊对生命存在的意义
激起学生热爱并保护自然的情感
分析总结
结合实际经验和书中图片以及课件中的视频等信息,更加详细准确认识河流湖泊

7教学过程
7.1引入课题
教师抛出问题,大家都喜欢旅游吗?我们国家有很多名山大川,河流湖泊,这几个地方大家去过吗?生回答。这节课老师先带领大家领略一下这几处的风光,在欣赏的过程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播放视频)
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地球各处,河流水与湖泊水就是水存在的一种形式。那么,河流与湖泊到底蕴含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河流与湖泊。(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入手或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生活中河流与湖泊的存在,引出课题]
7.2分析河流与湖泊的特点,并比较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不同
7.2.1概括特点
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河流和湖泊吗?你见过的河流和湖泊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根据平时游玩经历做出回答。河流一般是弯弯曲曲的,水是沿着狭长的凹地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湖泊的水一般比较平静,水是蓄积在洼地里的。
7.2.2画简图形象表示
试着用简图来表示河流与湖泊。并作指导和总结。
我们国家的河流与湖泊有怎样的分布情况呢?地图上,通常用蓝色的细线表示河流,有长有短。湖泊通常是蓝色的闭合图形,大小不一,形状同湖泊实际形状相同。
7.2.3分析总结河流与湖泊特点
除了河流和湖泊你身边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储水?(池塘、水库、小溪……)
区别:蓄水量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同,功能不同……
哪里的水最多呢?这些有水的地方,它们在地球上的面积相同吗?水量相同吗?请大家讨论。
总结:河流、湖泊在地球上面积大,蓄水量多;池塘、水库在地球上面积小,蓄水量少。
描述水域:我们把水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积叫水域。河流、湖泊的水域大,蓄水量多;池塘、小溪的水域小,蓄水量少。
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它们都是天然形成的吗?
不是。河流、湖泊、池塘是天然形成的水域,但是水库是人工水域。
总结:在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欣赏一组河流与湖泊的图片。风景很美,水很清澈很漂亮。
教师引导:水清澈风景才会更美丽。那我们是不是得好好保护环境,才会有更多美丽的风景?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美丽的河流和湖泊是怎样形成的呢?那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实验: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怎么样?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对水资源的认识。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在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7.3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
7.3.1猜测河流与湖泊形成原因
教师抛出问题:那么自然界的河流和湖泊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思考,猜测:降雨,水
这些只是大家的猜测,要想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搜集证据。
7.3.2实验前思考
科学课堂上,我们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如何模拟降雨,怎样才能观察到河流的形成?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生思考回答。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油泥以及装水的瓶子。你需要先思考几个问题:①什么样的地形才能形成河流与湖泊?②河流的源头在哪?河口在哪?
生思考回答。
7.3.3学生动手实验并汇报
实验分小组进行,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四项任务:
①模拟地形的设计与制作②往模拟地形降水③观察并完成实验记录④整理收拾实验器材
汇报实验结果。
总结:形成一条河流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有经常不断地流动着的水(河流里的水是降雨、雪山融化的水和地下水共同组成的)②水在其中流动的“槽”。
形成湖泊也必须具备2个条件:包括湖盆与水,其中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有的湖盆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有的是在低洼处筑坝形成的。(湖盆指蓄纳湖水的地表洼地)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通过模拟河流和湖泊形成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河流与湖泊的形成原因:河流里的水是降雨、雪山融化的水和地下水共同组成的。而对于湖泊,在湖泊地壳构造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淤等地质作用下,地表形成许多凹地,积水成湖。]
7.4介绍河流和湖泊的用途
有人把河流比作“地球的动脉”,川流不息;把湖泊比作“地球的明珠”,光彩熠熠。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河流与湖泊对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
河流与湖泊不仅对我们有很大作用,也是其他动物朋友们的家园,各种生物也有自己在水中固定的生活区域和范围。
(小游戏:PPT把动物图片准确放在河流与湖泊区域中。)
河流与湖泊对我们的生活、生产还有着哪些密切的关系呢?
教师根据各组的汇报加以概括:灌溉 、养殖、航运、发电、重要的淡水资源等。
7.5激发情感,保护环境
播放河流与湖泊是生物的家园的视频以及受污染的现状视频,让学生激起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情感。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思考不同生物在水中的居住位置;感受河流与湖泊对生命存在的意义。]
8板书设计
用途:灌溉 、养殖、航运、发电、生活和生产用水
9教学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局面,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贴近生活,充分利用学生已知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本课的重要部分制作河流与湖泊的模型这一过程中,先让学生猜测河流和湖泊形成的原因,小组讨论并填写实验记录单。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猜测出河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雨水的冲刷,湖泊的形成是由于凹地积水。少部分同学还能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到火山口湖等特殊的河流与湖泊的形成。学生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引导孩子去自主设计实验、交流实验步骤并改进。最后,确定实验方案。(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投入其中,全员参与其中。最后让小组展示成果。学生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梳理科学知识制作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并用自己的情感流露和录像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