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0 12: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五四运动练习题
一、单选题
我国的近代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新旧民主革命最大的区别是(?
?

A.
指导理论不同
B.
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任务不同
D.
领导对象不同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1919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人(?
?

A.
发起了五四运动
B.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
制定了新约法
D.
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9年,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他所指的“这场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有(?
?

①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②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③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④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是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段评论的依据是(?
?

A.
它促使中国新的革命时期到来
B.
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C.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D.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口号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主题,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资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
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
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
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1919年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哪一运动的描述()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抗日救亡运动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
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
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欧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
A.
爱国主义
B.
艰苦奋斗
C.
开拓创新
D.
乐观主义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五四运动而设立
B.
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D.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潮”指(?
?

A.
启蒙思想
B.
马克思主义
C.
邓小平理论
D.
三民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
?。
——摘编自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
材料三: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是画家依据相关史实创作的作品,请结合画作内容说出这场运动的相关史实(导火索、口号、运动前期中心城市、运动后期中心城市、前期主力、后期主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至少答出两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蔡元培说,在国际社会看来“中国外交主权在于国民全体,非复政府中少数人所能愚弄;中国民族既有自决之心,足为外交后盾,未可再加轻侮”,自此以后,“各国对于中国,一变其强权压迫之态度而为亲善诱惑之态度,实可谓外交上之一大转机”。
???
材料三?
从1912~1917年的五年间,大约有550万在校或者毕业的学生。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约有1000万受过某种新式教育的人。这些人不再是传统社会的“沉默的顺民”,而是有着新思想的新公民,他们构成了五四运动的中坚和新式观众。
???
五四运动发生后,《申报》持续报道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民国日报》则自1919年5月6日起开辟三个专栏连续报道五四运动的进展。此外,《每周评论》《益世报》《大公报》以及上海的《新闻报》等也都投入了大量版面和人力及时报道这场学生运动。
???
正是电报的使用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通畅,巴黎和会上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国内。五四运动时期,“公电”(公开通电)成为各界人士表达观点的最好媒介,民间各界通过电报发出声音,表示抗议。据说巴黎和会期间,有5000封电报发给出席关于山东问题的巴黎和会中国代表。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意义。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划时代的曙光】
材料一: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们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1)为“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做的?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罢市风潮席卷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声援学生……”
(2)材料二、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和该事件之间有何关系?
(3)从材料二、三中,你读出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4)这一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深刻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旧民主革命,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历史概念。
【解答】
新旧民主革命最大的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在领导,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选B。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背景,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在1918年,很多中国人天真地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属于战胜国一方,这是人类公理战胜了帝国主义强权,充满希望。但1919年初,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会议拒绝。会议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运动爆发。故A正确。
B.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B错误。
CD.?均不符合史实。
故选A。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C.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列强无理地将一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消息传到中国,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喷发了。故C正确。
ABD.均与本题无关。
故选C。
?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识记相关史实。
【解答】
①③④均符合史实。
②五四运动没有推翻北洋军阀政府,北洋军阀一直到1928年才结束统治。故②错误。
?故选C。
5.【答案】D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巴黎和会,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符合史实,但与本题主旨无关,故排除A。
B.不是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故B错误。
C.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从日本收回了山东主权,故C错误。
D.1919年1月,在一战中获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安排战后的国际秩序,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时期的斗争口号,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①民主与科学口号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不符合题意,故①错误。
②③④.五四运动过程中,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时,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后来在全国人民斗争的压力下,出现了“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故②③④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具备结合所学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解答】
D.根据“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阶层群体,登上了历史的娥舞台,展现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力。故D符合题意。
A.本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A。
B.五四运动的两年后,中共才成立,故排除B。
C.北洋军阀政府一直到1926~1928年才土崩瓦解,故排除C。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故排除A。
B.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故B正确。
C.国民革命运动是国共领导的,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故排除C。
???????D.抗日救亡运动反抗的是日本的侵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故排除D。
故选B。
9.【答案】B
【解析】据“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可知,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19年1月,在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其中关于殖民地问题,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其中,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激起我国爱国人士情绪高涨,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故选:B。
本题以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解析】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闯入位于赵家楼胡同的曹汝霖家,将章宗祥痛打一顿,放火焚烧了曹宅。由材料“痛欧卖国贼,火烧赵家楼”可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勇于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五四运动精神的掌握.“痛欧卖国贼,火烧赵家楼”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
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解答】
ABC.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为纪念五四运动,官方设立了五四青年节;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陈独秀等人)。故ABC说法正确。
D.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而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宣传,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故B正确。
AD.启蒙思想和三民主义,均不属于世界的革命思潮,故排除AD。
C.邓小平理论是在1997年被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故排除C。
故选B。
13.【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北京;上海;学生;工人。
(2)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革命运动或思想启蒙运动)。
(3)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学生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要抓紧学习,刻苦钻研等。
【解析】(1)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具备正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依据图片信息可知,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无比的愤慨。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这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具备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外争国权”体现五四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内除国贼”体现五四运动对内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要求具备正确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三“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动动20周年纪念会上,号召青年学生‘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并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中国共产党举行“五四动动”纪念活动的意义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举行纪念活动,号召青年发动群众,壮大了抗日力量,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具备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依据材料四“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及所学知识可知,“五四”精神内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核心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从自身做起,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
14.【答案】(1)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通讯业(或电讯技术)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爱国青年学生的加入;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加入;等等。
【解析】(1)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具备正确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可知,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并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2)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意义,要求具备正确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各国对于中国,一变其强权压迫之态度而为亲善诱惑之态度,实可谓外交上之一大转机”可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四运动后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原因,要求具备正确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依据‘?从1912~1917年的五年间,大约有550万在校或者毕业的学生。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约有1000万受过某种新式教育的人’可知,体现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五四运动发生后,《申报》持续报道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民国日报》则自1919年5月6日起开辟三个专栏连续报道五四运动的进展。此外,《每周评论》《益世报》《大公报》以及上海的《新闻报》等也都投入了大量版面和人力及时报道这场学生运动。”可知,体现了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依据“正是电报的使用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通畅,巴黎和会上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国内。”体现了近代通讯业(或电讯技术)的发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1915年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是一次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依据“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可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5.【答案】(1)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
(3)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4)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解析】(1)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具备解读材料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们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和所学知识可知,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具备解读材料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和所学知识可知是五四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
(3)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性质,要求具备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4)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要求具备识记相关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2页,共13页
第1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