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练习】中图版 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学业水平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练习】中图版 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学业水平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05 17: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当寒潮发生时,有关我国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国各地在24小时内气温全部下降10℃以上
B.南方的气温下降的幅度普遍比北方下降的幅度大
C.全国各地最低气温不一致
D.全国各地最低气温一致
解析:选C。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划分寒潮标准各地不完全一致,南方地区规定24小时内降温幅度要小一些。
2.导致寒潮发生的锋多属于(  )
A.暖锋          B.慢行冷锋
C.快行冷锋 D.准静止锋
解析:选C。在冬半年高纬度地带的气温很低,干冷空气在那里堆积,形成密度较大的冷气团。当很强的冷气团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时就形成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因此寒潮应属于快性冷锋。
3.冬季我国四川盆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影响 B.地形影响
C.海陆位置影响 D.冬季风影响
解析:选B。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大巴山的阻挡,使冬季寒潮不易侵入。
4.“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反映出的寒潮的益处是(  )
A.高低纬度热量交换
B.缓解冬季的旱情
C.抑制有机质分解,保持肥力
D.保持物种的繁茂
解析:选B。寒潮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好处,有功也有过。寒潮的功主要有:有助于地表热量的交换;风调雨顺的保证;天然杀虫剂,保证农作物过冬;带来风力资源。
5.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解析:选D。寒潮过境时带来大风、雨雪、冻害等天气。冻害对农作物危害较大,浓烟笼罩,二氧化碳保温作用增强,可防冻害。
6.我国地域辽阔,地域自然环境差异大,致灾因素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类型的灾害发生。下图是影响我国的两种自然灾害入侵路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乙中,表示寒潮的是________,①、②、③中源于欧洲北面北冰洋的是________。
(2)丙、丁两地降温幅度大的是________。
(3)寒潮的发生与________(天气系统)有关,寒潮过境时带来的天气主要有________。
(4)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用两点说明。
解析:根据寒潮发生原因与源地,可明显看出自北而南运动的为寒潮。由于南下的同时,寒潮势力逐渐降低,因此带来的降温的幅度也由北而南逐渐减小。大风同时带来风力资源,雨雪可缓解旱情,增加肥力,低温是天然杀虫剂。
答案:(1)甲 ③ (2)丙 (3)冷锋 降温、大风、雨雪或冰冻 (4)天然杀虫剂、带来风力资源、雨雪缓解旱情,是风调雨顺的保证,有助于地表热量的交换。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对人类只有灾害,没什么益处
B.对寒潮的路径进行预报,主要是通过人工监测和真实体验作出判断
C.目前,人们对寒潮、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只能作出预报而不能阻止其发生
D.寒潮是大自然的一种超自然现象,人类对它无计可施
解析:选C。寒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寒潮的认识较多地局限在其危害方面,而容易忽视其所带来的益处。目前,对寒潮等气象灾害最主要的预报方法是气象卫星的监测预报。但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人们依然无法阻止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发生,但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减轻灾害损失。
据武汉中心气象台统计,2011年3月11 日晚,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中到大雪,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暴雪,风力达5~6级,局部达8级。十堰、襄阳、宜昌北部和恩施、黄冈、武汉的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除鄂西南外,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24小时内下降了10~13℃。据此完成2~3题。
2.造成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普降春雪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3.大雪后的半小时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武汉市交通没有受阻现象 ②很多人到武汉东湖梅园“踏雪寻梅”  ③湖北大部分高速公路被封闭 ④黄冈市大街上水流成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2题,从材料内容可知:湖北受到了强寒潮的影响,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快行冷锋,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为冷锋。第3题,雪后半小时内,积雪融化量较少,局部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造成交通异常不便,为减少事故发生,高速公路应封闭。此时东湖梅园内,梅花与雪景相互衬托,成就了“踏雪寻梅”景观,吸引了大量游人。
答案:2.A 3.C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a、b、c三地的气压P相比较(  )
A.Pa>Pb>Pc B.PaC.Pb>Pa>Pc D.Pb5.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6.图示时间,寒潮易发生的原因是(  )
①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冰雪覆盖,气温低,气压高
②冷气团势力强,易从高纬向低纬流动
③北半球南北温差小
④北半球较低纬度暖气团势力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解析:第4题,从图中等压线的数值中可以直观看出。第5题,图中天气系统压强1035百帕,可以看出为陆地上的冷高压,是北半球的冬季,不可能在北方出现暴雨,故不可能出现泥石流。第6题,图示时间,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热量少,又加上大面积冰雪覆盖,反射率高,导致气温低,干冷空气在那里堆积,等冷空气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从源头向较低纬度流动,形成寒潮。
答案:4.A  5.C 6.D
下表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城市从2011年3月2日至3月6日的天气状况记录,读后回答7~8题。
日期 平均气温(℃) 气压(百帕) 天气 风向
3月2日 4.5 1017 晴 偏南
3月3日 4 1019 晴转阴 偏南
3月4日 1.1 1023 小雨转雨夹雪 多变
3月5日 -12.3 1026 中雪转晴 偏北
3月6日 -16.2 1030 晴 偏北
7.这段时间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8.这种天气系统在冬半年往往与以下哪种气象灾害有关(  )
A.暴雨 B.沙尘暴
C.寒潮 D.干旱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有雨雪天气,可推测为冷锋。冬半年的剧烈的冷锋过程为寒潮。
答案:7.B 8.C
9.春季寒潮可能影响到的农业生产活动有(  )
①山东半岛的水果生产 ②华北地区冬小麦的播种 ③江淮地区早稻的种植 ④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⑤渭河平原小麦的生长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解析:选D。华北地区冬小麦播种在秋季,不受春季寒潮的影响。海南岛地处热带地区,寒潮的影响较小。
10.寒潮是我国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为(  )
A.夏季和秋季 B.冬季和春季
C.春季和夏季 D.春季和秋季
解析:选D。春季是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季节,秋季是作物成熟的季节,此时发生寒潮带来的危害是最大的。
二、综合题
11.读“2011年1月天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___,此时带来的气象灾害可能是________。(回答1个即可)
(2)受此天气系统的影响,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这两个重要的灌溉农业区的天气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面对即将到来的天气系统,宁夏平原和大连两地应如何防范?
解析:该题通过读图结合实例综合考查了冷锋天气系统等一系列相关知识。
答案:(1)冷锋 寒潮
(2)大风、降水(雨雪)、降温天气。
(3)发布准确的天气预报,为农作物覆盖塑料薄膜或用烟熏法保温。
12.雪灾是由于大量降雪与积雪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一种气象灾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灾害链。读图并将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与图中数码相应的空格内。
A.雪灾 B.低温
C.垮堤坝 D.生物冻害
E.大气污染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遭遇了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罕见雪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A省比其东部纬度更低的其他省份受灾较轻的原因。
答案:(1)①C ②A ③E ④B ⑤D
(2)A省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寒潮不易进入,一月平均气温高于东部纬度较低的其他省份,因而没有出现严重的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