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练习】中图版 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学业水平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练习】中图版 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学业水平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05 17: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作为资源来说,是其它任何物质所不能替代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分析回答1~3题。
1.世界上许多国家供水不足,出现“水荒”,其原因主要是(  )
①经济发达国家,用水浪费 ②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变坏
③人口增多,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耗水量大 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不合理的是用水资源,忽视对水资源的保护,是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灌溉技术先进,工农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利用率高,浪费不明显。
2.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①在华北地区会导致潜水水位下降造成土壤盐渍化
②使潜水位上升,形成地下漏斗区
③在城市地区会引起地面下沉,使地上建筑物塌陷
④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水质变坏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形成地下漏斗区,对地上建筑物的支撑力下降,导致对地上建筑的破坏。土壤盐渍化是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的。
3.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大量抽取地下水,扩大灌溉面积
②大面积排干沼泽地既可开垦耕地又能获得水资源
③在城市积极开展水的循环利用
④在水资源丰富地区,修建雨水收集设施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A项很明显错误,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发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危害;排干沼泽会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使物种减少,不可取;在水资源丰富地区修建雨水收集设施,积极开展循环利用,开源节流,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4.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解析:选B。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为循环周期较短的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5.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通常用下列哪一指标来衡量(  )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解析:选C。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通常以河流年径流总量的多少为主要指标。河流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即为河流径流量。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水带地区也时常受到水资源紧张的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一致。由于我国东部是季风气候区,深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位于非季风区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多水带缺水主要是人为污染及需水量大导致的。
答案:(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处于干早、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 (3)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浪费严重
一、选择题
2011年3月22日是第19个世界水日,其主题为“城市供水”。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
B.深层地下水储量大,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
C.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水体总量的1%
D.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
2.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
A.夏秋多,北方多 B.冬春多,东部多
C.夏秋少,南部少 D.冬春少,西部少
3.有关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修筑水库蓄积河水
C.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D.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用水灌溉
解析:第1题,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虽然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人们也要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积极保护水资源。第2题,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空间分配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第3题,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用水灌溉,会污染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答案:1.C 2.D 3.D
读漫画,回答4~5题。
4.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图片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加之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
5.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2011年泰安模拟)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6~7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6.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微弱 D.气候干旱
7.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水资源多少的时间分配规律、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危害。气候干旱不属于水资源的特点;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土壤板结是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缺乏的结果;地下漏斗是过度开采地下水的结果。
答案:6.B 7.B
8.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由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解析:选C。本图为地下水位和城市面积的变化曲线图,比较直观的表现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面积的变化有关,即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故A项错误,C项正确;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有明显波动并非持续下降,故B项错误;1950~1980年期间,城市面积变化曲线比较平直,变化较小,城市发展非常缓慢,故D项错误。
9.有关生产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是用水的最大部门
B.一般的水都可直接用作工业冷却用水
C.工业用水主要是冷却用水、空调用水和产品用水
D.工业用水可以直接排入自然界
解析:选C。农业是用水最大的部门。工业用水的使用和排放都有一定的标准,不经处理直接使用和排放会损害设备,污染环境。
10.古老文明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河流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因有(  )
①河流提供水源 ②河流冲击作用形成肥沃的土壤
③河流方便运输 ④河流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C。大河文明的产生与河流密切相关,河流为其提供水运通道,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中下游地区形成肥沃的土壤,河流是人类古老文明的摇篮。
二、综合题
11.读“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径流量最多的两个大洲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从图中可见,非洲的降水量比北美洲多,但径流量不及北美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洲的径流量比大洋洲多,但人均径流量比大洋洲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图中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柱状图可直接看出三者关系: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大洲径流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非洲与北美洲对比,降水量较北美洲多,但因蒸发量大,所以径流量较之稀少。
答案:(1)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
(2)亚洲 南美洲
(3)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4)大洋洲人口少,因此人均径流量多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近几年,我国主要河流污染状况排名。
名次年份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2001年 海河 辽河 淮河 黄河
2002年 海河 黄河 辽河 淮河
2003年 海河 辽河 黄河 淮河
2004年 海河 辽河 黄河 淮河
2005年 辽河 海河 淮河 黄河
2006年 海河 辽河 淮河 黄河
2007年 辽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材料2:我国部分流域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柱状图。
(1)由材料分析海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
(2)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北方河流污染重于南方的原因。
(3)针对我国水资源现状,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多选)(  )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E.研究和利用海水和咸水
解析:第(1)题,材料1反映海河流域污染严重;材料2反映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第(2)题,水循环速度快,污染的净化速度就快;反之则慢,污染严重。第(3)题,从“开源”、“节流”方面分析。
答案:(1)①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水资源严重短缺;②水污染严重。
(2)就水循环而言,北方地区降水少,河流水量少,水循环的更新速度慢,更容易导致污染程度增大。
(3)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