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姑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演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了解台湾并感受歌曲音乐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了解台湾并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高山族”民歌的风格,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高山族”民歌的风格,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
教学准备 PPT、视频、伴奏
教学方法 聆听法、探究法、教唱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歌
2. 我是快乐的小乐手——葫芦丝《望春风》
3. 我是快乐的小鼓手《远走高飞》
二、学习新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愉快的音乐四十分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让音乐带我们远走高飞,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哪呢?首先请大家听一段音乐,歌曲的名字知道吗(七子之歌),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七块领土为祖国母亲离散的孤儿,被称作“七子”,如今“七子”还有一个尚未回归,那就是——台湾。同学们,图中闪烁的部分就是台湾,它位于我国东南部, 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提到台湾,大家一定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湖泊——日月潭),台湾还有一座名山它以奇特的林涛和云海所闻名,那就是——阿里山,今天我们就走进台湾,走进阿里山。请看大屏幕(ppt)
2.“高山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是最早居住在台湾的古老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不管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那舞姿优美动人,歌声清脆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台湾高山族山歌谱写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ppt初听感受)
(二)学习歌曲
歌曲旋律亲切流畅、略带俏皮,表现了阿里山的姑娘活泼、多情的性格。大家听过歌后,你的感觉如何?(歌曲优美抒情热烈欢快)这么美的歌曲是怎样通过节奏、歌词、旋律表现的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A.节奏美(架子鼓鼓点感受)
首先我们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歌曲是几拍子的?我们用4/4拍架子鼓伴奏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美。节奏有什么特点?(欢快)
B.歌词美(手串铃感受)
接着我们来按节奏朗读歌词,老师先读第一乐段。(加入手串铃)能模仿老师这样读吗?好,拿起你的手串铃(播放伴奏)。歌词有什么特点?(优美抒情)
C.旋律美(旋律线+葫芦丝感受)
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节奏美、歌词美,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旋律美。
整首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呢?(两部分)。
1.旋律线学习引子
我们先来听一下引子
①.这段旋律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②.听了这段旋律你的感受如何?
这段旋律非常优美,老师听到这段旋律就仿佛站在高山上,唤起对往事的回忆,你听了这段旋律之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我认为这段旋律应以优美、抒展的歌声来视唱。)引子四小节旋律优美、抒情,让人陶醉,如果我们用线将音符连起来,你们看象什么? 这段旋律听起来连绵起伏、婉转优扬。
我们一起随着唱一唱。
2.葫芦丝自学第二部分
接下来的旋律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下。
a 大家随着音乐试着唱一唱。(小声随唱)。
b 葫芦丝自学难点乐句。
c 师生合作
d 艺术处理,齐唱
这段旋律所表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呢?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优美抒情、热烈欢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f 同学们阿里山的姑娘和小伙已经已经跳起了热情的舞蹈,你们看!(观看宋祖英视频)
(三)表现升华
阿里山的姑娘和小伙能歌善舞,我们六年一班的男孩女孩更是多才多艺,你们想用什么形式表达你对美丽台湾的热爱呢?(自由练习)
1. 葫芦丝(降B调) +1排手铃+1排架子鼓+教师伴奏
2. 合唱+葫芦丝(C调)+1排手铃+1排架子鼓+舞蹈+教师伴奏
四、总结部分
同学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我们唱着阿里山的山歌,共同期盼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早日团聚。到那时,让我们手拉手,唱啊、跳啊,共同庆贺吧! 同学们,我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结束了,让我们唱着歌,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