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青
学习目标
1.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歌曲,感受江苏民歌风格。
2.通过学唱歌曲《杨柳青》,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3.通过聆听和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了解民歌,从而产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杨柳青》。
难点:衬词演唱的准确性。
学习过程
谈话导入
今天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老师想即兴唱一首歌夸夸你们!
(老师根据杨柳青曲调即兴创编歌词)刚才老师用的是江苏扬州的一个曲调即兴创编的歌曲。扬州不但山美水美,扬州的歌声更是水灵灵的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首江苏扬州民歌《杨柳青》。
二、学习新歌:
1、初听歌曲(边欣赏扬州美景边听音乐),回答问题:这首歌给你一种什么感觉?(轻松,活泼)
小结:《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活泼风趣,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2、朗读歌词。要求:同桌相互配合,互相读一读歌词。
3、复听。通过亲身跟唱,感受歌曲特点,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⑴这首歌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
⑵这首歌曲令你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
小结:《杨柳青》采用江苏方言演唱,民歌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会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歌曲中有很多的衬词。衬词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它能够突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体现了当地人民在唱这首歌时的心情。
4、跟音乐哼唱歌曲。小组讨论“1110 ”在曲调中出现了几次?用什么力度演唱比较合适?你们小组会在此处设计什么方式来增加音乐效果?
5、师生跟钢琴伴奏共同学习第一段。
6、自学第二段。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尝试自学第二段。
7、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歌曲。
《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扬州人也有自己的方言,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来演唱的话一定会更加有趣的。你能听懂它唱的什么吗?扬州方言前鼻音较多,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没有“ZH、CH、SH”,都变成“Z、C、S”了。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8、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用自制打击乐器伴奏。注意歌曲情绪、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达以及衬词的准确性。
三、小组展示
小组讨论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歌曲巩固与展示:独唱、齐唱、歌伴舞以及加乐器伴奏唱。
四、拓展延伸
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民歌来自于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由当地人民即兴创作、口头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正因为这样,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用方言唱歌确实很有当地民歌的味道,但很多方言演唱的歌曲都很难听懂,所以我们还是主张说普通话,这样大家都能听懂。现在我们再用我们的母语来声情并茂的演唱这首《杨柳青》吧!
五、小结
同学们唱得真好!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学到了民歌的相关知识。其实我国还有很多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歌唱起来是那么的朗朗上口。让我们在课外搜集更多的民歌以便师生、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相信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