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6、27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2.数学思考: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
3.问题解决:用计算器计算、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除法计算。
4.情感态度:在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五、教具准备:每个学生一个计算器。
六、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备注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进行小米价钱的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调查,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2.教师介绍教材上买小米的事情及有关数据信息,并做简单板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二、解决问题
1.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
2.提出用计算器计算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并板书出来。
3.启发学把
21.6和1.8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出竖式。
三、竖式计算
1.教师板书出21.6÷1.8的竖式,提出: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提出“竖式计算,怎么办?”师生讨论得出:在竖式直接划去小数点后,按整数除法计算。最后,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
四、尝试运用
1.提出:“按每千克2.5元计算,21.6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要求。请一名学生板演。
2.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算的。重点关注商8以后是怎样想的。
3.提出 “每千克小米2.5元,30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先讨论“把2.5扩大10倍后,30怎么办?”再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4题。
(1)让学生自己读题,说一说了解到的信息,然后启发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自主计算。
(2)让学生交流用计算器检验时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关注第(2)小题的计算方法。
3.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下完成“试一试”中的3道题。用激励性语言提示学生关注0.36÷1.2。
师:在平时生活中,同学们经常买学习用品,对学习用品的价钱比较熟悉。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谁知道1千克小米多少钱?
学生如果说出每斤或500克小米的价钱,指导学生算出1千克的价钱。也可能说不出或不准确。
师:同学们平时很少买这些东西,说不准是正常的,课下调查一下。
师:我们的数学教材上选了一个以前买小米的问题。一位阿姨买的小米每千克1.8元。电子秤上显示的总价是21.6元。
教师板书:
小米:单价1.8元
总价21.6元
师:这位阿姨特别想知道买了多少千克小米,我们一起来帮助阿姨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生:好!
师:要计算阿姨买了多少千克小米怎样列式?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
板书:21.6÷1.8=
师:大家来观察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小数。
生:都是一位小数。
师:观察的很仔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
板书课题: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师:在研究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之前,我们先用计算器算一算。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教师板书出得数。
21.6÷1.8=12(千克)
师:刚才用计算器计算出来“阿姨买了12千克小米”。如果不用计算器,你能把21.6和1.8转化成角用竖式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生:把21.6元化成216角,1.8元化成18角,216÷18就变成整数除法,用竖式计算的结果也等于12千克。
师:谁来说一说用竖式怎样算?
学生说,教师板书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把21.6元和1.8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出买小米12千克。如果,直接用竖式计算21.6除以1.8
教师板书出竖式:
1.8 2 1.6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学生说,教师可进行对话。如:
生:把1.8和21.6都扩大10倍,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一位。
师:为什么都扩大10倍,只把除数1.8扩大10倍不行吗?
生:不行,1.8扩大10倍,变成角,21.6也要扩大10倍变成角。
生:不行,被除数和除数要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才不变。
第2个学生的意见如果出不来,教师启发:
师:以前我们学过商不变的规律,谁能用这个规律解释一下。
如果学生说把1.8扩大10倍,教师就提问:只把1.8扩大10倍,行吗?
师:经过讨论,大家知道,要把除数变成整数,1.8要扩大10倍。根据商不变的规律,除数扩大10倍,被除数也要扩大10倍,才能保证商不变。大家再讨论一下,竖式计算时,怎么办呢?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生:把小数点都去掉。
……
师:1.8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整数,这个小数点就可以划去。
教师板书:
1.8 2 1.6
师:同样的道理,21.6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也变成了整数,小数点也划去。然后,按整数除法计算。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1.8 2 1.6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算一算21.6除以1.8。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每千克1.8元是前几年小米的价格,请同学们按每千克2.5元算一算,21.6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
学生试做,请一名好学生板演。
师:说一说你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生:除数2.5扩大10倍,21.6也扩大10倍,把小数点划掉。216除以25,商8还余16,在8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在余数后面补0继续除。160除以25,在十分位上商6,还余10,补0继续,100除以25商4,写在商的百分位。21.6除以2.5等于8.64。
师:这就是说,每千克小米2.5元,21.6元只能买8.64千克。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每千克小米2.5元,30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谁能列出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30÷2.5
师:整数除以一位小数,把除数2.5扩大10倍变成整数后,30怎么办?
生:也要扩大10倍。
生:在30后面添一个0。
……
师:自己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试算,请一人板演。
1 2
2.5 3 0 0
2 5
5 0
5 0
0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食品是按每千克为单位定价的,也有是按一包、一袋、一瓶来定价的。请同学们看第41页练一练第4题,自己看题中的图,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大瓶花生油,一小瓶色拉油。
生2:大瓶花生油是5升,共71.9元。
生3:小瓶色拉油是2.5升,共24.9元。
师:根据了解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花生油平均每升多少钱?
●:色拉油平均每升多少钱?
●:每千克花生油和每千克色拉油相差多少钱?
……
师:就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解答这些问题。算完后,可以用计算器检验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用计算器检验时,发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发言。教师对能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的同学给予表扬。
师:请看第2题,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后,自己试着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小题的两种方法如果有的没有,教师介绍。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小数除法,课下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41页试一试中的3道题,其中的0.36÷1.2被除数是两位小数,很有挑战性噢,先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下节练习课我们一起研究。
关于现实小米价钱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自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口述问题的出处和由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通过观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的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利用计算器计算既满足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的愿望,也为计算做铺垫。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更为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做准备。
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讨论形成计算的方法,体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联系。
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在自主尝试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丰富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除数是一位小数的计算知识。让学生经历计算方式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经历了解信息,选择信息提问题。用刚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检验并改正错误的习惯,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巩固计算技能的目的,利用机动课时适时增加练习课,并让学生提前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课前布置“生活小调查”
板书时注意强调书写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