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4.2农业(含解析,WPS打开)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4.2农业(含解析,WPS打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20 14:4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农业
1.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必须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C.?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D.?大力发展畜牧业
2.兰兰的家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从自然条件考虑,她的家乡最适宜发展(
)
A.畜牧业?????B.林业???????C.渔业???????D.种植业
3.某外商计划在南方投资建制糖厂,从原料来源考虑,他可在下列哪一组省级行政区域中选择厂址(
)
A.湘、滇、蜀
B.粤、琼、浙
C.闽、粤、皖
D.粤、桂、闽
4.下面是我国某两种农作物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
A.①大豆、②棉花
B.①甘蔗、②油菜
C.①油菜、②大豆
D.①棉花、②甘蔗
5.“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很大,最主要原因(
)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风俗习惯?????D.海陆位置
6.我国西北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靠近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地方
B.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C.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
D.地势平坦的地方
7.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400毫米等降水量以西的地区
B.非季风区
C.季风区内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D.南方地区
8.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一般可以(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一熟
9.我国的小麦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季风区
B.秦岭一淮河以北
C.秦岭一淮河以南
D.西南地区
10.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一2题。
(1)山东鲁花集团生产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地区
C.东北平原
D.南部沿海地区
(2)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南(甘)鹿北(甜)莱”—地形
B.“南(甘)鹿北(甜)菜”—热量
C.“北(甘)蔗南(甜)菜”—降水
D.“北(甘)蔗南(甜)菜”—热量
11.如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的地理分布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错带以东主要发展种植业,以西主要发展畜牧业
B.交错带以东主要发展畜牧业,以西主要发展种植业
C.北方农牧交错带a大致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相近
D.南方农牧交错带b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2)根据以上信息,制约南、北方农牧交错带两侧农业部门出现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1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牧区名称。
A      牧区,B      牧区,C    牧区,D 
   牧区。?
(2)在②④两地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 
 ,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是 
 ;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  稻  麦”的格局。?
(3)在①③两地中,盛产甜菜的是 
 ,盛产甘蔗的是 
 。我国糖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 
 甘 
 甜”的格局。?
(4)在⑤⑥两地中,属于天然林区的是 
 ,属于人工林区的是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必须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运用科学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2.答案:D
解析:审题可知,兰兰家乡的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的耕种;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故选D。
3.答案:D
解析:在南方建制糖厂应选择盛产甘蔗的省级行政区域,我国甘蔗的主要产地有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省、四川省等地。
4.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是棉花;②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应是甘蔗。
5.答案:B
解析: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与其同纬度的号称“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业生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是地势地形因素造成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B
解析:西北地区光照充足,但距离海洋较远,气候干燥,水源成为决定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7.答案:C
解析:种植业对水源和地形的有严格要求,因此我国的种植业区大多分布在季风区内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这里水源相对充足、地形平坦。
8.答案:B
解析:海南岛水稻一年三熟、长江中下游一年两熟、东北地区一年一熟。
9.答案:B
解析:小麦主要分布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旱地地区。
10.答案:(1)B;
(2)B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东北平原的油料作物以大豆为主,而华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花生产区。
(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特点是“南(甘)蔗北(甜)菜”,造成南北方糖料作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南北方热量条件的差异。
11.答案:(1)AC;
(2)AB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交错带以东主要发展种植业,以西主要发展畜牧业,故A正确、B错误;北方农牧交错带a大致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相近,即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故C正确;南方农牧交错带b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的交界处,故D错误。故选AC。
(2)读图可知,我国农牧交错带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基本一致,它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或者水热资源配合欠佳,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在南部青藏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热量较少,导致南部地区出现农牧业交错分布。因此制约南、北方农牧交错带两侧农业部门出现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和热量。故选AB。
12.答案:(1)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2)④;②;南;北 
(3)①;③;南;北 
(4)⑥;⑤
解析: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水、热、土条件的配合较差,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有我国四大牧区,即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东部地区水、热、土条件配合较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种植业、林业、渔业的集中地区。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南方地区由于降水较多,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糖料作物以甘蔗为主。我国三大林区中,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天然林区,东南林区是人工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