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共37张ppt,WPS打开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共37张ppt,WPS打开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21 08: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运动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人类活动
思考:
为什么世界的气候会千差万别呢?
影响因素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由于地球是个不很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各地太阳高度不同。
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
斜射: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地球形状对太阳高度的影响:
合作探究
1. 一天中,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我们感受到的
气温有何变化?为什么?
2. 夏热冬冷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 夏天太阳高度大,冬天太阳高度小 )
早晨和晚上冷,中午热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地 球 的 自 转
自转产生的现象
地 球 的 公 转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使得太阳有时直射
南半球,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
A.春分: 月 日,太阳直射在 ;
3 21
赤道(00)
B.夏至: 月 日,太阳直射在 ;
6 22
北回归线(23.50N)
C.秋分: 月 日,太阳直射在 ;
9 23
赤道(00)
D.冬至: 月 日,太阳直射在 。
12 22
南回归线(23.50S)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公转产生的现象
四季的变化
A.春分:3月21,太阳直射在赤道 ,北半球昼夜 ;
B.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50N) ,北半球昼 夜 ;南半球昼_______夜_______;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_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_________现象。
D.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0S) ,北半球昼 夜 。南半球昼_______夜_______;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_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_________现象。

C.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昼夜 ;
等长或平分
长 短
等长或平分
短 长


极昼
极夜
②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这一天是___月___日。
6 22
③我们居住的佛山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分别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④ ________地区昼夜平分。
赤 道
地球上的五带
讨论探究:
完成教材P70~71的第1~7题。
北回 归线
南 回 归 线
北极 圈
南极 圈
23.50S
900S
23.50N
00
66.50S
66.50N
900N
赤道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天文特征
有太阳直射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气候特征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热 带
项 目
自 转
公 转
概 念
(略)
(略)
方 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 期
约一天
约一年
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
四季和五带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归纳比较:
地球的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各地的光热不同,气候不同,并在地球表面形成四季和“五带”。
返 回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合作探究:
1. 夏天,我们为什么喜欢到水中去游泳?
2. 为什么同样的阳光照射,在水中与陆地
上的温度不同呢?
海洋:受热慢、放热慢
陆地:受热快、放热快
升温慢、降温慢
升温快、降温快
夏天——气温偏低、冬季——气温偏高
夏天——气温偏高、冬季——气温偏低
分析:
动手实验:
做阳光照射下的水与沙子的温度变化实验,看一看,哪个升温快、降温快,哪个升温慢、降温慢。
图中A、B、C、D的降水量有何不同?
A
B
C
D
思考:
A
B
D
C
A
B
D
C
观察A、B、C、D的景观有怎样的变化。
思考:
A
B
C
D
归纳:
由于地球表面相同纬度地区有海陆分布的差异,从而造成同纬度之间气温和降水的不同。一般离海近的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温差小,降水多;离海远的地区,受海洋影响小,温差大,降水少。
返 回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1. 地形的影响:
① 你爬高山时发现其阴坡和阳坡的植被有何
不同?为什么?




② 读图分析:安第斯山东西两侧的景观有何
差异?为什么?
请问:
赤道地区可能出现雪峰吗?
2. 地势的影响:
地形地势
气温:山顶低、山脚高
   阴坡低、阳坡高
降水:迎风坡多雨、背
   风坡少雨
归纳:
返 回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主要表现:
1. 改变地表状况;
2. 排放二氧化碳和氯氟化合物;
3. 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
返 回
谢谢使用!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