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共17张PPT WPS打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共17张PPT WPS打开)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0 20:3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
1、沉重的赋税(每年粮食收获的2/3上缴国家)
2、繁重的徭役(修建阿旁宫、骊山墓、长城等)
3、严酷的刑罚(死刑就有10多种)
4、禁锢思想言论(焚书坑儒)
5、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任意屠杀他的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黑暗)
一、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兵马俑
(陕西西安)
秦长城
阿房,阿房,亡始皇。
(项羽烧毁)
——秦朝民谣
秦 始 皇 陵 (陕西西安)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约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算一算: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约15%左右
再算一算:2000万人口中,除去妇女、老人、儿童还有多少青壮年男子在家耕田?
徭役繁重
所剩无几
束颈的铁钳
铁桎(zhì 脚镣)
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
  (秦朝刑罚严酷,以至)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情景2
残酷的
刑法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5)秦二世更加残暴
秦二世更加残暴
秦二世胡亥(前230年-前207年)
情景3
危害:摧残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教育发展,激化了秦朝知识分子与政府的矛盾。
焚书坑儒
二.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起义
想一想:
如果陈胜、吴广在服徭役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
原因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的灭亡
项羽
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地点
巨鹿
意义
击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一支起义军进入关中,逼近咸阳。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灭亡。
楚汉之争
刘邦
项羽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
一决雌雄
楚河汉界
十面埋伏
霸王别姬
乌江
垓下
鸿门
三、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鸿门宴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垓下之围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咸阳
刘邦胜利
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探究
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从巨鹿之战到楚汉相争,他们的战争性质改变了吗?为什么?
想一想:
活动与探究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目的是推翻旧的封建王朝。
楚汉相争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随堂小练
1.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是暗指 ( )
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C.秦始皇刑罚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
2.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地表现在 ( )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