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复习课件 (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复习课件 (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0 22: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程标准: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思维导图
知识要点
宋教仁
国民党
二次革命
独裁
民主
宋教仁
袁世凯
破坏责任内阁制,建立独裁统治。
“宪政之父”维护责任
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
1912年组建国民党
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赢得392席,成为第一大党。
想以重金收买宋教仁,遭到拒绝。
(组阁政府,出任总理)
政府人物之真相
正式大总统
国民党
国会
中华民国约法
总统制
无限期连任
二十一条
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然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
——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亚细亚日报》1915年8月3日
实质:国体之争——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请回答:
(1)这是什么文件的主要内容?签订的双方分别是?
(2)文件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
(3)文件中“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转让他国”反映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转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
材料二:
合作探究
(1)二十一条、袁世凯和日本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签订“二十一条”
(3)排斥其他列强,独霸中国
(2)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积极地寻找靠山。
讨袁檄文
帝制
护国三杰
蔡 锷
唐继尧
李烈钧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
孙中山维护共和,高举反袁大旗
(1)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2)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护国运动的开展,各地讨袁势力的强大。
(4)“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思考讨论: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
说明:民主共和已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军阀割据
观察下图: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并结合教材,完成下表。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依靠国家
直系 江苏、江西、湖北 英、美
皖系 皖、浙、鲁、闽 日
奉系 日
滇系 云南、贵州 英、美
桂系 陆荣廷 英、美
晋系 阎锡山 日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东北三省
唐继尧
广东、广西
山西
军阀割据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1)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2)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探究指导
历史图片
解题技巧
C
过关训练
A
C
A
A
B
A
B
B
A
D
B
C
合作探究
因素:如材料中所说“责任内阁制,内阁代元首对国会负责”,《临时约法》规定的政治体制是责任内阁制,总统没有实权;除此之外,1912年在同盟会基础上成立的国民党在国会占据优势,对总统进一步构成约束。
认识:《临时约法》具有进步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独裁局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