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0 22:1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
——易中天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程内容: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温故知新
回忆春秋时期的三大变化是什么?
经济发展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并且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一系列主张。
年代:
国籍:
姓名
创立的学派:
思想观点:
政治主张:
重要著作:
地位:
阅读书本P38,完成下面的表格。
春秋后期
楚国
道家学派
(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1)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道德经》(道家的经典)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老子
李耳
朴素辩证法思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靠近边塞地方住着一位善于推测吉凶祸福的人。他家的马无 缘无故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 都安慰他。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祸患呢?”家里多了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安慰他,他的父亲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住在边塞附近的壮年男子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因战争而死去,因为他儿子腿瘸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
难——
长——
高——
强——
前——
生——






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朴素辩证的思想
以柔克刚
乐极生悲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出生
明志
教学
从政
周游
修订
逝世
前551
前479
(73岁)
15岁
37—50岁
51岁
55—68岁
68岁
悲苦的少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生失意的政治家
治学严谨的教育家
孔子的一生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的思想

发自内心的爱心和同情心
材料
研读
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已所不欲,务施于人。 ”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


“仁者爱人”
爱心、同情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和谐相处
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什么?
具有爱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
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孔子的思想

每个人的行为规范
材料
研读
孔子说,“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论语》
根据材料,说说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是什么?
原文大意:要以礼义作为人际关系的纲纪。用它来摆正君臣,笃厚父子,和睦兄弟,和谐夫妻。
就是用来规范、调节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各种关系的。
孔子的政治主张
材料
研读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原文大意: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用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制定相应的刑法,人们虽然想到免于刑罚,但还不能从心理上想到犯罪是可耻的;
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以礼仪来约束百姓,人们就会有了耻辱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
积极意义:“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百姓,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孔子的教育成就
{073A0DAA-6AF3-43AB-8588-CEC1D06C72B9}孔子部分弟子家庭情况
学生
孟懿子
南宫敬叔
端木赐
颜回
冉雍
家庭情况
鲁国贵族
鲁国贵族
富商
“居陋巷”
“贱人之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学在官府
学在民间
孔子的学术贡献
《诗经》
《尚书》
《春秋》
孔子是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孔圣人”…… 认为他曾修《诗》《书》,《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还根据鲁国历史修订编写了《春秋》,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孔子追逐一生未能把他的理想与理论变成现实。在他死后700年,汉武帝正式把儒家学说奉为唯一的官方学说。自此,历代帝王纷纷效法。到7世纪,唐朝大兴孔庙,孔子被奉为“圣人”。孔子逐步从人走向神。
孔子的影响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学院全球分布图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第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的影响
影响: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2.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年代:
国籍:
姓名
创立的学派:
思想观点:
政治主张:
教育成就
学术贡献
相关著作:
地位:
阅读书本P38--40,完成下面的表格。
春秋后期
鲁国
儒家学派
“仁”(核心思想)、“礼”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春秋》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
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孔子
孔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道德与文化并重;教学原则与立法;
《论语》
百家争鸣
百家:“诸子百家”,即各种思想学派。是泛指。
争鸣: 指发表见解,争论和辩难;
“诸子百家”为什么“争鸣”?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社会
大变革
治国?
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诸子百家”如何“争鸣”?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学说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子
庄子
韩非
兼爱、非攻、选贤、节俭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变法革新;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荀子
孟子
《荀子》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集大成者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材料
研读
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百家争鸣
且听你们道来
百家争辩现场




①有利于统治阶级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适应了当时政治变革的需要
④强调树立君主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思考:
为什么法家获胜?
百家争鸣
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思想构成了2000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自强
平等
真实
公正
正义
仁爱
博爱
自由
法治
诸子百家中哪些思想主张对我们现代生活和文明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
经济大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大动荡:各诸侯国林立纷争,诸侯争霸。
社会大变革:各诸侯国改革变法,旧有制度逐步消亡,
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
文化大繁荣: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士。
思想:
百家
争鸣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产物。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或政治、经济变革引起思想文化的变革
总结
大活跃
你主张用哪家学派来管理班级?
结合本班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班风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中华文化
老子
庄子
荀子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
百家争鸣
道家
墨家
法家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