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目标导学
1.知道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的基本历
史知识以及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重点)
2.秦朝暴政的表现,秦末农民起义意义。 (重点)
3.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难点)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北击匈奴、修长城
40万
南戍五岭、开灵渠50万
建阿房宫、骊山墓70万
修驰道、运粮饷200万
其他
100万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徭役沉重
镜头1
口赋
杂赋
赋税
田租
收获的2/3上缴国家
材料一:
至于始皇…男子力耕则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材料二:
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镜头2
赋税沉重
上述材料说明秦代的刑罚有什么特点?
束颈的铁钳
铁桎(zhì 脚镣)
材料:按照秦朝法律规定:有黥[qíng]面(在脸上刺字),劓[yì](割鼻子),剕[fèi](砍掉左右脚),醢[hǎi](剁成肉酱),腰斩,车裂,活埋等刑罚。一人犯死罪,亲族都要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牵连,叫“连坐”。
刑罚严酷
镜头3
镜头4
前213年焚书
前212年坑儒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
“ 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 ——郭沫若
焚书坑儒
秦二世为了巩固帝位,大杀宗室和故臣,接连株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20多人,并下令杀害蒙恬等重臣。这一时期,徭役、赋税更加繁重,刑罚更为残酷。
指
鹿
为
马
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前230年-前207年)
镜头5
1、沉重的赋税
2、繁重的徭役
3、严酷的刑罚
4、禁锢思想言论
5、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一、秦的暴政——农民起义的历史原因
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老百姓生活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惹权贵,至今被放逐;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反抗
——穷困潦倒 忍饥挨饿
二、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各抒己见
假如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之前不遇上大雨,按期到达了渔阳,起义还会爆发吗?请说明理由。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大泽乡
渔阳
陈
函谷关
×
咸阳
大泽乡起义
陈胜为王
陈胜.吴广起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篝
火
狐
鸣
鱼
腹
丹
书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敢于揭竿而起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
杀秦军
攻县城
占领陈,建政权
天下响应
挺进关中
秦二世反扑
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
人教版七年上册
破釜沉舟
巨鹿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以少胜多
项羽
项羽
巨鹿
刘邦
秦亡标志: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占领秦的都城咸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咸阳
约法三章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荀悦《汉纪》
鸿门宴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秦王子婴仅当了46天的秦王便素车白马,以绳系颈,捧着御玺符节,向刘邦投降,秦朝自此灭亡。
项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项羽引兵入咸阳后都做了什么呢?
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羽遂合从,坑秦人,屠咸阳。
——《汉书.天文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项羽凭借手中掌握的四十万军队,以霸主的身份重新分封诸侯,共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表面上尊楚王为义帝,自己则号称西楚霸王,凌驾于其他诸侯王之上,定都于彭城。将刘邦封到巴蜀之地为汉王。
刘邦 汉王
项羽 西楚霸王
哈哈,打了胜仗,帝位非我莫属了!
休想,帝位没有你的份,是我的。
三、楚汉之争
★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霸王别姬
四面楚歌
《垓下曲》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可奈何?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从巨鹿之战到楚汉相争,他们的战争性质改变了吗?为什么?
活动与探究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目的是推翻旧的封建王朝。
楚汉相争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刘邦
项羽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项羽起义
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①沉重的赋税
③严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①时间
②地点
③结果
①巨鹿之战
②秦朝灭亡
③楚汉之争
公元前207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时 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战争开始
楚汉战争结束,西汉建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看谁找的多?(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
(点拨:此题涉及秦始皇的功过。注意史论结合)
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
秦朝人民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你赋役繁重,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你把残酷的刑法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是一个暴君。
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割据混战的局面;我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疆域;我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轨;我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渠;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我是
千古一帝。
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
启示: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实行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