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高一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人教版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鼎尖教案高一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人教版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5 21:0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 “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难点: 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
课前自主学习
一、鸦片战争
1.虎门销烟
(1)背景: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了 为了 ,英国并始把侵略矛拳指向中国。清朝统尊下的中国 依然占据统治地位,面对西方的威胁,清政府实行 政策。(2)起因: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 ,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 ,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 。
(3)地位;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主要经过
(1)1840年6月,英国军舰侵入 ,鸦片战争爆发。(2)英军沿海北犯,一度攻占浙江 ,最后到达 ,威胁北京。 (3)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改派 为钦差大臣与英淡判,。英军为给清政府施加压力,1841年强占 ,威胁广州。(4)1842年8月,英舰驶抵 .下关,清政府求和,签 。
3.《南京条约》
(1)割 给英国。(2)赔款 银元。 ,(3)开放 。 、 、 、 五处为通商口岸。(4)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4.影响
(1)中国大门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 不断遭到破坏。 (2)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开始沦为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起因:不满足既得利益,英国联合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了修订条约和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拒绝后,决定用武力解决问题。
2.经过
(1) 1856年,英军进攻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 (2)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 。(3)不久,英法不满清政府指定的进京换约路线,战争再起。英法接连攻占了 、 。(4)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
3.结果
《天津条约》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 ,增开沿海沿江 处为通商口岸。(2)赔偿英法两国巨额白银。(3)允许外国人到内地 、 、 。(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
《北京条约》
(1)承认 有效。 2)增开 为商埠。(3)割 给英国。 (4)对英法赔偿各增至 两白银。
4.影响
(1)中国丧失了 ,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2)清政府开始被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知识点一虎门销烟
知识归纳
1.背景
(1)清朝统治危机四伏
①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矛盾激化,反抗清朝统治的起义不断发生。
②对外关系上,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仅限定广州一处。
(2)欧洲列强的迅速崛起: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发展起来。列强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2.禁烟运动
(1)起因:①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出商品,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在两国的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②英国为了改变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的统治。
(2)经过
①湖广总督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②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的配合下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鸦片当众销毁。
典例剖析
【例1】在18世纪中期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 ( )
A、出超地位 B入超地位 C.出口与进口基本持平 D.从出超逐渐转为入超
【变式题1】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
A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知识点二鸦片战争
知识归纳
1.鸦片战争的经过
(1)开端: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2)北上: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清政府向英军屈服,英军撤退。清政府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与英军谈判。
(3)扩大:①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又强占了香港岛,清政府对英宣战。
②广大爱国军民英勇抗敌。当英军用洋炮洋枪进攻镇江时,清军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用大刀长矛,同敌人浴血战斗后全部壮烈殉国。
(4)结束: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抵南京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这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2)清朝封建统治腐朽落后,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不了解外国和时代的变化,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
(3)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抵抗派屡屡受压,妥协派日益得势,终于导致战争的失利。
(4)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雄厚,武器先进,并且蓄谋已久。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民族矛盾则成为社会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既反封建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典例剖析 【例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例3】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不包括 ( )
A中国国内主要阶级地位的转变 B社会性质的转变
C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D.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
【变式题2】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和深刻的历史原因是 ( )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清朝政府坚持闭关锁国的传统政策
C.英国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急于扩大市场
知识点三战火再燃
知识归纳
背景:19世纪50年代,列强提出了“修约”要求,企图借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但遭到了政府的拒绝。
2.经过:
战争分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年秋,英军进攻广州法国加入1857年底,联军攻陷广州城,俘获叶名琛,广东巡抚柏贵投降;充当殖民政权的傀儡1858年夏,英法联军攻陷大沽,进逼天津天津议和,签订《天津条约》。
(2)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1859年6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再度挑起战争,直隶总督史荣椿等多名将士英勇抵抗,壮烈殉国1860年,联军占领舟山、大沽、天津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1)《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
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日岸;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2)《瑷珲条约》
1858年5月,俄国胁迫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
内容:规定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割给俄国;乌苏里江以东从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3)《北京条约》: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
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偿各增加到800万两白银。
(4)中俄《北京条约》
俄国以“调停”有功为名,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除规定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尤其是割地一项。到19世纪80年代,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4.影响
(1)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2)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典例剖析
【例4】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
A.侵略者由东南沿海开始发动进攻 B。其目的都在于打开中国市场
C.都推进到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 D.侵略者都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变式题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巩固测试
1下列对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的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闭关自守 B.在正当的对外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
C.在开始大规模向西方学习 D.以“天朝上国’’自居
2.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品的质量优于英国机器产品 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3、1839年6月,林则徐当众销毁鸦片的地点在 ( )
A.厦门 B.金门 C.虎门 D.澳门
4、下列对鸦片战争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C.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被迫全境开放
5、下列各项不属于《南京条约》内容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货物的关税要与英方商定 D.外国人可以到内地经商、游历
6、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前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7、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舢类似的事件”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8、《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所共有的内容是…………( )
A.割占中国领土 B.允许外国人传教 C.外国公使进京 D.开放通商口岸
9、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的市场和掠夺中国的财富
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船到广通商,获得甚厚。……不论所带何货,无不全销;愿置何货,无不立办。……尔等感恩即须畏法,利己不可害人,何得将尔国不食之鸦片烟,带来内地,骗人财而害人命乎!查尔等以此物蛊惑华民,已历数十年,所得不义之财,不可胜计,此人心所共愤,亦天理所难容。”
材料二 “该夷商等速即遵照,将夷船鸦片尽数缴官。由洋行查明何人名下,缴出若干箱,统共若干斤两,造具清册,呈官点收,验明.毁化,以绝其害,不得丝毫藏匿。一面出具夷字、汉字合同具结,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字样。……此后照常贸易,即不失为良夷,且正经买卖,尽可获利致富,岂不体面 "
——均摘自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林则徐主要谈论的现象是什么 这种现象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