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同步练习】人民版 历史 必修1:专题九三速效提能演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同步练习】人民版 历史 必修1:专题九三速效提能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5 21:1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一位细心的同学通过查阅有关材料发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着德国的两面国旗(图一、图二),可90年代后只剩下图二所示国旗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共体成立       B.联合国改革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识记能力。在东欧剧变中,民主德国(国旗为图一)并入联邦德国(国旗为图二),两德重新统一为一个国家,其国旗采用原联邦德国的国旗。
2.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解析:选C。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是苏联的解体,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3.2010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朝韩在争议岛屿相互炮击。2011年2月以来埃及、利比亚国内多次发生流血冲突。这些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世界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霸权主义主导国际关系
D.多极化的趋势停滞
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关键信息是当今世界局部冲突不断,甚至发生流血冲突,A符合材料反映的问题。局部冲突不能证明B的说法。霸权主义影响国际关系,但不是主导,排除C。D项说法错误。
4.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就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行为表明(  )
①联合国的权威受到挑战
②美国企图建立以它为首的单极世界
③世界形势趋向紧张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可用排除法。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可排除带③的选项。
5.(2011年广州市调研)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根据材料1,指出美国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其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20世纪70年代,美国遇到的外部挑战主要有哪些?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有利条件以及中国是如何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影响的?
解析:第(1)问从“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可以反映战略意图。有利和不利条件可以从战后世界力量变化情况来分析。第(2)问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和日本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被迫调整对外战略。第(3)问有利条件从国际格局变化和中国自身发展因素角度来回答。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可以从中国的外交活动来回答。
答案:(1)攫取世界霸权。
有利条件: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不利条件:苏联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2)欧洲和日本崛起;苏联、中国的竞争。
影响: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被迫调整对外战略。
(3)有利条件: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发挥影响: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一、选择题
1.20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为(  )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文化观念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民族构成的变化
解析:选A。首先判断出题目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有关,再在其诸多变化中选出突出变化,因此答案为A。
2.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
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因果关系之一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解析:选A。国旗的变化反映了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的结束,推动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2011年吉林调研)黄苇町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说,……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依据这则材料,如果从执政党的建设方面分析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原因,最根本的是(  )
A.体制僵化,监督机制的缺失
B.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严重
C.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
D.人民群众对党的极端不信任
解析:选A。苏共实行高度的集权制,党内缺乏民主机制,使权力从根本上失去了制约和监督,以致党的干部由人民的公仆蜕变为人民的老爷,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严重、脱离群众、人民群众对党的极端不信任都是这一原因产生的结果。
4.
读右图,分析它出现的实质是(  )
A.英镑地位的衰落
B.美元的贬值
C.欧洲政治一体化的体现
D.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体现
解析:选D。插图反映的是欧元,欧元的启动是欧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的表现。A、B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政治一体化表现不出来。
5.(2011年广东质检)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解析:选B。经济决定政治。材料表明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正谋求政治上的相应地位。
6.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表现有(  )
①发动科索沃战争 ②发动对阿富汗的战争
③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④领导北约东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能力。①②③明显是美国撇开联合国构建“单极世界”的表现;结合时政知识,④也是美国构建“单极世界”的重要举措,故①②③④均正确。
7.下列因素最能说明俄罗斯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国家的是(  )
A.版图广阔 B.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C.资源丰富 D.军事大国,科教基础雄厚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能力。军事科技力量强大是俄罗斯综合国力强大的最主要体现,也是俄罗斯对美国构成挑战的最主要因素。
8.
2005年以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组成的“四国争常团”竭力要求获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这实质上反映了(  )
A.联合国实行改革是当务之急
B.国际关系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
C.军国主义势力正在抬头
D.世界一体化正在加强
解析:选B。四国的争常,是四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和要求提高国际地位的反映,这正说明了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日本经济计划一览
时间 战略计划 评价
1955年 《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
1957年 《新长期经济计划》 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神武景气”
1960年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
材料2:2004年联合国大会期间,日本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积极要求改革联合国安理会,增加安理会席位,明确提出日本要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此,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阐述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理由与愿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你还能答出其他哪些因素?
(2)材料2体现了日本当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联系所学内容回答其原因。
(3)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人民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其中的原由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答案:(1)制定了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社会改革,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的机遇,日本政府加强投资和重视教育,引进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2)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原因是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日本没有认真反省二战罪行,近年来右翼势力猖獗,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这样一个不能正视历史,不能妥善处理历史问题的国家,是不能胜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