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观察生物
单元测试卷(培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这体现了
(
)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三者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最近????????????????????????????????D.?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2.下列关于在太空中培育的番茄试管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些番茄试管苗能由小长大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B.?这些番茄试管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C.?番茄试管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的
D.?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3.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IP)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会被着色,但将IP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因此可将IP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根本原理是
(
)
A.?进入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IP??????????????????????????B.?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IP进入
C.?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IP进入??????????????????????????D.?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核内所含的物质不同
4.植物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组成的统一整体,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四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
A.?B.?C.?D.?
5.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C.?人体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形成的
D.?细胞分裂新形成的细胞体积与原细胞的体积一样大
6.甲、乙两同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下列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如表所示。
甲
乙
类别
动物名称
类别
动物名称
1
燕子、野兔
1
燕子、青蛙、野兔、鱼
2
蜜蜂、青蛙、蚯蚓、蜘蛛、鱼
2
蜜蜂、蚯蚓、蜘蛛
如果甲的分类依据是“是否恒温”,那么乙的分类依据是
(
)
A.?有无脊椎骨??????????????????????B.?有无触角??????????????????????C.?有无坚硬的外壳??????????????????????D.?卵生或胎生
7.如图圆圈表示各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P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B.?E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C.?Q可以表示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F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是部分食肉动物的分类系统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狗和狼的亲缘关系最近???????????????????????????????????????
B.?狗和狐的共同点比狗和豹的共同点多
C.?犬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犬属动物之间的多????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9.某同学对如图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
A.?甲是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茎、叶
B.?乙是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C.?丙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D.?丁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10.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
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岩石上
B.?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C.?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地的重要原因
11.下列四位同学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甲说:中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可以尽量开发利用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我们只管捕捞鱼而不用养殖
C.?丁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进行保护
D.?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2.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陆续回到教室,这属于生物的哪种现象
(
)
A.?遗传现象??????????????????????B.?生殖现象??????????????????????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新陈代谢
13.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用“10×”目镜和“15×”物镜时观察到的物像,为了进一步观察细胞内的结构,他将物镜换成了“45×”。在不动载玻片的情况下,他将会看到的细胞有
(
)
A.?3个??????????????????????????????????????B.?5个??????????????????????????????????????C.?6个??????????????????????????????????????D.?54个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表示来自同一人体的四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细胞可长达1m,有利于收缩与舒张
B.?因为这四种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有差异,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这四种细胞大小不同,但其结构功能相同
D.?虽然这四种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它们的化学组成是类似的
15.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消化系统是由多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有序排列执行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系统??????????
B.?消化系统中的唾液腺和肝脏都是器官
C.?消化系统独立完成消化和吸收,不受任何控制??????????
D.?唾液腺、胰腺、肝脏都具有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所以它们一定都含有上皮组织
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
16.“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南宋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蕴藏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从科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3)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________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________现象。
(4)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再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17.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通过_______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会运动
B.个体大小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生活在水中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类角度看,属于脊椎动物的有________。
(2)从形态结构上看,A与B相比,A植株矮小,需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E动物所属的类群,不仅体温恒定,且还具有________、哺乳等生殖发育特点。
(4)C的身体覆盖有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1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面是几种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中含有液泡、细胞壁和
_______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2)多细胞生物体要长大,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________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它们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如图所示,丙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若将丙图转换成丁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
A.向右移动,视野变亮
B.向右移动,视野变暗
C.向左移动,视野变亮
D.向左移动,视野变暗
(4)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戊、己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________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另一位同学的观察效果不好,其原因是________操作不当引起的。
20.一个受精卵可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或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下图所示为受精卵发育为人体的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________过程,④表示细胞的________过程。
(2)在结构层次上A1、A2、A3、A4属于________,B属于________
(3)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结构多了________(填字母)
21.?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古道西风瘦马;D.两只黄鹂鸣翠柳;E.春蚕到死丝方尽;F.海阔凭鱼跃.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写出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________?.
(2)E诗句中的生物发育过程为:________?.
(3)C诗句中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和________?,这与它的________?食性有关.
(4)D诗句中动物的前肢特化为________?,以适应飞行.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8分)
22.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人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________(选填“卵生”、“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________→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科学家刚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胞核时,并不清楚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了弄清细胞核的功能,有人利用伞藻做了如下实验:
伞藻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如图),其细胞核只位于假根中。甲种伞藻的帽呈伞形,乙种伞藻的帽呈菊花形。科学家先将甲、乙伞藻的帽都切除,然后将乙伞藻的伞柄移植到甲伞藻的假根上(称为丙),将甲伞藻的伞柄移植到乙伞藻的假根上(称为丁)。一段时间后,丙、丁伞藻都分别长出了新的帽,帽形如图所示。
(1)科学家针对这一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根据上述问题,可以作出哪两种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假设,可以对实验结果作怎样的预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四、解答题(共4题;共24分)
24.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________,其与细菌细胞最显著的差别是________。
(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中。
25.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乙显微镜中所标的d指________(填结构名称)。
(2)使用甲图中的镜头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时,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填镜头序号)。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后,迅速把显微镜移到同组同学面前。结果,同学只观察到一个圆形的白亮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
????。
A.装片没有压上压片夹
B.反光镜位置改变
C.物镜转换器发生偏转
D.光圈大小发生变化
(4)实验中,要使观察到的效果由丙图中的①变成④,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要使观察效果由④变成②,应该转动________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26.伞藻是一种大型单细胞藻类,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细胞核位于“假根”中。不同的伞藻有不同形状的“帽”,有的呈伞形(如图1甲),有的呈菊花形(如图1乙)。
(1)下列生物中,与伞藻的结构层次最为相似的是????
(选填下列字母序号)。
A.水稻
B.葫芦藓
C.草履虫
D.大熊猫
(2)在人类开展对细胞各部分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历程中.曾有科学家利用伞藻进行实验,希望弄清楚生物的遗传究竟是由细胞质控制还是由细胞核控制。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将甲伞藻的帽和柄都切除,然后将乙伞藻的柄移植到甲伞藻的假根上。一段时间后,该伞藻会长出新的帽。(如图2)实验结果湿示,伞藻长出的新帽形状与________(填“甲”或“乙”)相同,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基于该实验结果,科学家进行进一步实验,将乙伞藻的细胞核去除,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切除乙伞藻的帽,请你预期一段时问后,乙伞藻再长出的新帽会是________形。
27.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是衢州市最大的湖畔和生态湿地。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000多种。
(1)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是鸟类的天堂,已经发现有白鹭、杜鹃等50余种,这些鸟类的体温________;
(2)小菁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依据________这一特征来分类。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
田鼠
草鱼
青蛙
乙
蜜蜂
蚯蚓
虾
(3)小菁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1a有种子………………………………………P
1b无种子………………………………………2
2a有叶…………………………………………3
2b无叶…………………………………………Q
3a有根…………………………………………R
3b无根…………………………………………S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________。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白颈长尾雉、白鹇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观察生物
单元测试卷(培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A
【解析】衣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它们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摄食、排出废物、能运动、能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变异现象等,故A说法正确。
2.
C
【解析】A、番茄属于种子植物,有性生殖,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有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A不符合题意。
B、番茄属于植物,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B不符合题意。
C、番茄属于植物,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的组织,C符合题意。
D、番茄属于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不符合题意。
3.
C
【解析】死亡的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所以IP染色剂可将其细胞核染色。而活细胞因为有细胞膜阻止IP染色剂进入细胞,所以其细胞核不会被着色。将IP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依据的原理就是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IP进入细胞。
4.
B
【解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5.
D
【解析】A、在多细胞生物体中,有一部分细胞是有分裂能力的,可以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依此类推。所以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使自己的细胞数目增加,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是由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形态形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体积较小,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细胞体积增大,D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6.
A
【解析】燕子、青蛙、野兔、鱼都是脊椎动物;蜜蜂、蚯蚓、蜘蛛都是无脊椎动物;所以乙的分类标准是有无脊椎骨。
7.
C
【解析】A、蝗虫不能用皮肤辅助呼吸,A不符合题意。
B、家兔是恒温动物,青蛙不是,B不符合题意。
C、蝗虫、青蛙、家兔都是属于生物,生物都需要食物,所以Q可以表示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C符合题意。
D、家兔体内有脊柱,蝗虫体内没有脊柱,D不符合题意。?
8.
C
【解析】A、生物之间共同拥有的分类单位越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狗和狼同属于犬属,所以较之其他动物二者亲缘关系最近,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狗和狐同属于犬科,而狗和豹同目不同科,所以狗和狐的共同点比狗和豹的共同点多,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少。从分类等级上看,科大于属,所以犬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犬属动物之间的少,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9.
A
【解析】A、甲是葫芦藓,属于苔藓类植物,植株矮小,没有根茎叶;故A错误;
B、乙是蕨类植物,其孢子囊在叶片的下表面;故B正确;
C、丙是衣藻,单细胞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叶绿体;故C正确;
D、丁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故D正确。
10.
D
【解析】A、海带是藻类植物,生活在海洋中,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说法错误。
B、墙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体内没有输导组织,B说法错误。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和叶的的分化,并体内出现了输导组织,但是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要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适应陆地生活,C说法错误。
D、在结构层次上来说,孢子属于生殖细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种子的生命力壁孢子强,所以种子更适应陆地生活。D说法正确。
?
11.
C
【解析】A、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因此要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利用.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对自然资源应合理开发利用,并促进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到靠山养山吃山,靠海护海吃海.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最好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即建立自然保护区.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D、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科学的合理开发.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12.
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复杂多变的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能通过对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来获得食物和保护自己。
13.
B
【解析】小明在用“10×”目镜和“15×”物镜时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为150倍,
他将物镜换成了“45×”
后,放大倍数为450倍,是原来的三倍,所以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应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原来能看到的视野直径是9个细胞,现在只能看到其三分之一,即3个细胞,位于视野中央,直径是3个细胞的范围中就有5个细胞。
14.
D
【解析】A、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可长达1m,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接受、整合、传到和输出信息实现信息交换,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它们是来自同一人体的四种细胞,这四种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由于细胞的分化,导致这四种细胞形态、功能不同,B不符合题意;
C、?这四种细胞大小不同,其结构和功能也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
D、虽然神经细胞、卵细胞、平滑肌细胞、白细胞各自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它们的化学组成是类似的,D符合题意。
15.
C
【解析】A、消化系统有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功能构成,完成消化与吸收,A正确;
B、唾液腺和肝脏都属于器官这一层次,B正确;
C、消化系统是会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C错误;
D、上皮组织的功能就包含保护,分泌的功能,D正确。
二、填空题
16.
(1)应激性
(2)繁殖
(3)遗传;变异
(4)生长和发育
【解析】(1)
红杏出墙”是杏树对光这种刺激产生的反应,属于应激性。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果实里边含有种子,种子萌发长出新个体,所以这反应了红杏具有繁殖的特征。
(3)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反应了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这是遗传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是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属于变异现象。
(4)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再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生长哈发育特征。
17.
(1)细胞膜
(2)C
【解析】(1)变形虫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而细胞膜具有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所以变形虫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要从外界摄取食物;衣藻是单细胞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18.
(1)DE
(2)A没有真正的茎和叶,根为假根,固着、吸水及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较弱
(3)胎生
(4)外骨骼
【解析】A、葫芦藓;B、番茄;C、蝗虫;D、青蛙;E、兔子;
(1)青蛙是两栖类、兔子是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
(2)A是苔藓类植物,B是被子植物,苔藓类植物没有真正的茎叶,根也是假根,吸水能力较弱,所以需要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3)E是哺乳类动物,其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
(4)蝗虫属于昆虫,身体外覆盖的有外骨骼,起保护作用;
19.
(1)叶绿体
(2)染色体
(3)D
(4)戊;盖盖玻片时
【解析】(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但是动物细胞没有液泡,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为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3)丙图中A原本是在左边,到了丁图A字在视野中央,显微镜的物像它是上下左右颠倒的,若要移到中央,应当将装片向左适当移动,丙图到丁图发现A字放大了,说明是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所以视野变暗了。
(4)
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
戊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他是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方法,另一位同学的观察效果不好,可以观察到视野中的物像中,有许多非常规则的圆形且边缘较粗的气泡,气泡的产生是己同学盖盖玻片不当造成的。
20.
(1)分裂;分化
(2)组织;器官
(3)C
【解析】(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因为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④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因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在结构层次上A1、A2、A3、A4属于组织,因为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B属于器官,因为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3)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结构多了系统,C就是系统。
21.
(1)BEC
(2)卵→幼虫→蛹→成虫
(3)臼齿;植
(4)翼(翅膀)
【解析】(1)①有种子,种子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应该是裸子植物,B中的轻松属于裸子植物;②体内没有脊柱,所给出的动物中只有E蚕属于无脊椎动物;③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只有C马是哺乳动物.
(2)蚕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3)马的牙齿分化成了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可以把植食性纤维磨碎,与他的植食性相适应的.
(4)黄鹂的前肢特化成翼(翅膀),扇动可以产生动力,利于飞行.
三、实验探究题
22.
(1)卵生;蝌蚪
(2)③?
(3)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③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①、②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③号缸”)
【解析】青蛙经过抱对后,雌雄蛙分别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几个阶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上差别大,属于变态发育。
23.
(1)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还是细胞核
(2)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
(3)预期1:如果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那么,丙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菊花形帽,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帽。?
预期2:如果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那么,丙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帽,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菊花形帽。
(4)伞藻的帽形是由细胞核决定的。
【解析】(1)该实验是要弄清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提出的问题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还是细胞核。
(2)根据上述问题,可以作出两种假设:假设1,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假设2,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
(3)根据上述假设,可以对实验结果作预期1:如果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那么,移植了乙伞藻的伞柄(有细胞质)的丙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菊花形帽,移植了甲伞藻的伞柄(有细胞质)的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帽。
?预期2:如果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那么,保留有甲伞藻的假根(有细胞核)的丙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帽,保留有乙伞藻的假根(有细胞核)的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菊花形帽。
(4)由实验结果可知,保留有甲伞藻的假根(有细胞核)的丙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伞形帽,保留有乙伞藻的假根(有细胞核)的丁伞藻的伞柄上长出菊花形帽,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伞藻的帽形是由细胞决定的。
四、解答题
24.
(1)乙;有成形的细胞核
(2)E;细胞壁
(3)D;细胞质
(4)A;细胞核
【解析】(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既具有相同点,又具有不同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点在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叶绿体、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蜗牛属于动物,所以乙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其与细菌细胞最显著的差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2)如图植物细胞中的E细胞壁的作用十分必要,由于它的支持作用,植物长得高大,因而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所以柳树长得比较高大。
(3)甲图中的D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够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物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就一样了,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决定生物遗传现象的结构是细胞核。
25.
(1)粗准焦螺旋
(2)②③
(3)A
(4)右下方;转换器
【解析】(1)图乙显微镜中所标的d指粗准焦螺旋。
(2)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即乙图中a目镜和b物镜的乘积;图中不带螺纹的①②是目镜,带螺纹的③④是物镜,所以甲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②和③的乘积,即400倍.
(3)对光后看不到白亮的视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光不正确;另一种是物镜镜头没有正对通光孔,若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若是对光不正确,主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有时还需要更换低倍物镜.(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后,迅速把显微镜移到同组同学面前。结果,同学只观察到一个圆形的白亮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装片没有压上压片夹。
(4)实验中,要使观察到的效果由丙图中的①变成④,
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要使观察效果由④变成②,应该转动转换器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26.
(1)C
(2)甲;生物的遗传由细胞核控制(细胞核控制生物的性状)
(3)伞
【解析】(1)水稻、葫芦藓、大熊猫都是多细胞生物,但是草履虫和伞藻都是单细胞生物,所以与伞藻的结构层次最为相似的是草履虫。
(2)根据题意可以得知,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因此,嫁接后伞藻长出的伞帽形状与甲的形状一样。伞帽形状的发育不受嫁接部分的影响,嫁接部分无细胞核,不含遗传物质。
(3)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细胞核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因此,如果将乙伞藻的细胞核去除,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切除乙伞藻的帽,
移植后的伞藻乙长出的伞帽形状与伞藻甲的伞帽形状一样。
27.
(1)恒定
(2)体内有无脊椎(骨)
(3)R
(4)C
【解析】(1)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是鸟类的天堂,已经发现有白鹭、杜鹃等50余种,这些鸟类的体温
恒定,因为鸟类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为恒温动物。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2)燕子、田鼠、草鱼、青蛙属于有脊椎动物,
蜜蜂、蚯蚓、虾属于无脊椎动物,这是分类的依据。
(3)P有种子,有种子的植物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蕨类植物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的,P不符合题意。Q蕨类植物有叶子的,蕨的嫩叶可以食用,Q不符合题意;R有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R符合题意;S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S不符合题意。
(4)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污染水资源,使得动物喝了污染的水死亡,污染空气,动物长期吸入有毒气体,导致动物体质不好,加速死亡;乱砍乱伐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动物没有栖息之地,而建立保护公约是为了保护动物,因为考虑到湿地的调节水分循环和维持湿地特有的支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功能;相信湿地为具有巨大经济、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其损失将不可弥补;期望现在及将来阻止湿地的被逐步侵蚀及丧失;承认季节性迁徙中的水禽可能超越国界,因此应被视为国际性资源;确信远见卓识的国内政策与协调一致国际行动相结合能够确保对湿地及其动植物的保护。现有163个缔约国。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
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也是保护动物的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