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1课 钱
诗海探珠
咏 钱
[清]袁 枚
人生薪水寻常事, 动辄烦君我亦愁。
解用何尝非俊物, 不谈未必定清流。
空劳姹女千回数, 屡见铜山一夕休。
拟把婆心向天奏, 九州添设富民侯。
【赏析】 这是袁枚六首《咏钱》诗中的一首,作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前两联诗人认为饮食家务之事,是人生日常所难免的,如事事谈钱,就感烦愁了。但是如能对钱有正确认识,处理得当,钱是有意义的,是美事,避口不谈,未必就能显示清白与清高。后两联则体现了诗人追求共同富裕的一种境界。乾隆年间,我国资本主义生产的自发势力继明代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之后,再一次得以迅速发展。
与之相应,文学上及思想意识也重新活跃起来,袁枚蔑视旧的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内容的诗歌,正体现了文坛上的这一进步倾向。当时统治者大力提倡和宣扬“程朱理学”与“忠孝节义”的封建纲常;“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更是千百年来儒家道德的圭臬。
【思考】 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课堂互动探究
知能优化演练
第1课
基础自主学案
写作素材积累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三、词语辨析
(1)甚至·以致
甚至:也作“甚或”。①连词。用在并列词语最后一项之前,表示突出这一项。②副词。强调突出的事例。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例:①一瓶看似光鲜的葡萄酒背后却是用化工原料勾兑,_____不含一滴葡萄汁,直接是“酒精+色素=葡萄酒”。在2011年元旦来临前,一则关于“昌黎葡萄酒造假”的消息引起一片哗然。
甚至
②许多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安全知识匮乏,自救能力差,______本可以救活的生命却因延误而逝去,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2)把握·掌握
把握:动词,用自己的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对象多是具体事物。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如:有把握。
以致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例: ①回顾各大券商2009年、2010年两年的市场趋势______,鲜有命中。预测的运行区间要么失之毫厘,要么差之千里。
②白人猛兽勒夫承认自己的能力并不出众,但他的巧用技术让他成为了篮板王,他说很高兴如今的现状,一切都尽在______之中。
把握
掌握
四、词语释义
商贾云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毋庸置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励精图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虎色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豆腐渣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云一样聚集了许多商人。
用不着怀疑。毋庸也作“无庸”。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原来是说,曾被虎咬伤的人才知道虎的
厉害。后用来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精神
就紧张起来。
因腐败而造成质量低劣的工程。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王则柯,1942年生于浙江永嘉,著名________。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近年来,他主要致力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王则柯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曾经参与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近年来,王则柯教授发表论文
《商品经济和知识分子》等数十篇;出版著作
《混沌与均衡纵横谈》等二十余部。
经济学家
经济学教育现代化
2.资料链接
随笔:_______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
散文
六、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1.文章第二段提到“从钱的角度,探讨一下其中的经济学脉络”,试梳理出本文的“经济学脉络”。
【提示】 (1)钱是一种信用符号。它的外在形态变化:兽皮、贝壳——铜、金、银——纸币——电子货币。
(2)经济学脉络:自给自足——小范围的交换——地区贸易——全国贸易——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世界贸易(地球村)。通过“钱”的外在形态的发展变化来梳理经济学脉络,从这里可见作者行文构思的巧妙。
[文脉·探究]
2.“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 这是一个生动、幽默而又稍微带有调侃的语句,使用熟语、口语和短句的形式,通俗易懂。“钱”本来就是一种交换的媒介,是一种“物”,“贵”和“不贵”都是人们赋予它的一种额外的形式。“贵”在于生活的必需和人们的追求;“不贵”在于它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只有在强制下才具有效力的“纸”。
如果人们对它的关注和追求到了疯狂的地步,发生了金融危机,“钱”也就不成其为钱了,它就等同于一张废纸。这句话意在警告人们要提防金融危机,要深刻地认识“钱”,要慎重地使用“钱”。
3.“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请问“钱”是如何推动历史的发展的?
【提示】 (1)第七自然段: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
(2)第九自然段: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经营对象的商人——“钱商”。概括归纳:促进全球的交往,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催生了银行的产生,带来利益,推动历史的发展。
4.“钱”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名师点拨】 (1)第十四自然段: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2)第十五自然段:经济泡沫一旦破灭,迄今十年不振。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负面作用:制造泡沫经济,严重打击经济,使社会倒退。
5.就现今来讲,“白银时代”的悲剧几乎不可能再重演,但是金融危机、泡沫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应该怎样去有效地避免这种危机?
【名师点拨】 (1)从个人角度来说,主要是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赚钱,在经济活动中要讲诚信,不炒作,不欺诈。(2)从社会角度来讲, 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加强立法,由于经济全球化会将金融灾难全球化,所以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抑制金融危机活动。
[楼主]
钱是当今世界最平常又是最不平常的一种东西。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不仅充斥在我们的身边,也占据了许多人的心灵。它被我们创造出来,却又支配了我们中的许多人。有人仗义疏财,一掷千金;有人爱钱如命,一毛不拔;有人视钱财如粪土,挥霍浪费……不同的人对钱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钱”的独特看法。
[细剖·深析]
[沙发]
钱是万能的,有钱就可以拥有权力、地位、美
女、尊重、荣誉……总之,有钱就有一切。
[板凳]
钱是一切罪恶之源。因为钱,无知少年成为杀人恶魔,纯情少女成为堕落天使,慈爱老人变得冷酷无情,忠厚长者变得面目狰狞。正如马卡连柯所说:“金钱!金钱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最近似恶魔的一种发明。再没有其他东西比金钱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骗。”
[三楼]
金钱的确与罪恶相关,但金钱本身没有罪过,一切取决于你对金钱的态度。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相反,如果你善待金钱,它也能给你带来好运、幸福、尊重。
1.语言浅显通俗,明白易懂
说明文主要是以介绍知识为目的。作者对特定事物、事理的介绍或解说,实质上就是对一定知识的介绍和解说,其目的是传播这种知识信息,让读者获得相应的知识信息。这就促使说明文的语言要做到准确、简明、通俗。
写作素材积累
技法借鉴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使用过多的术语,而是尽量用一些大家都能接受的类似于演讲的语言,深入浅出,把钱的来龙去脉讲得明明白白。而且作者在很多段落中都使用了过渡语,把“钱”这种很复杂的经济概念讲解得十分清楚。
2.材料充实,阐理明晰
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材料,如忽必烈、马可·波罗、君子兰、日本等事例,每段材料都紧扣课文内容,都与上下文自然过渡。材料后的议论说理更是准确中肯。
3.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叙述和议论交互穿插的一种表现方法,也可叫叙述性议论。这种方法不像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那样明白可分,它往往是即事生议,就议叙事,叙议浑然结合。清人刘熙载说的“叙事有寓理”就是这个意思。
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能更透彻地表达作者的观
点,能达到事显理明、平添情致的艺术效果。在记叙性文章和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夹叙夹议有三种形式:①先叙后议;②先议后叙;③边叙边议。本文主要采用了先叙后议和边叙边议的方式,始终以议为主,以叙为辅。最后两段先叙后议,边叙边议运用极为纯熟,叙述概括简练,议论一针见血,有针对性。
●随堂练笔
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舍与得”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1.课内素材开发
在《钱》一文中,经济学家王则柯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但是,这种追求需要必要的制度来规范。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看到,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也带来从小扒手到大海盗、从以权谋私到豆腐渣工程等许多丑恶的东西。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这段话在市场经济、以钱为本的今天,应该成为人们尤其是一些官员的座右铭。
素材积累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舍与得”“树立正确的金钱
观”“拒绝诱惑”“选择”等相关的话题。
2.鲜活素材速递
2010年11名省部级高官落马
回顾2010年,共11名省部级高官落马。11名落马高官所受贿、贪污的金额无不高于500万元,有的官员受贿、贪污金额甚至达千万元。
11名高官,7名被判死缓,4名被判无期徒刑。从落马官员的年龄来看,这11名官员都为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生人,其中以50年代生人居多。除黄瑶、陈绍基、王华元和米凤君是40年代生人以外,其他落马官员都为50年代生人。另外,从落马高官的学历来看,他们多数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半数都是研究生学历。
[适用话题]
本材料可用于“奉献与索取”“知识≠清廉”“赌注”“面对诱惑”等话题。
知能优化演练
钱的极点
毕淑敏
小时候猜一道智力题,问:从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出发,无论往哪里走,都是朝向南?
答案是:北极。
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点。
钱给人的好处真是太多了,而且有许多人由于钱不多,而享受不到钱的好处。
美文佳作欣赏
人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就需要想像,想像的规律一般是将真实的事物美化。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位大眼睛戴口罩的女士,就会想她若摘了口罩,一定是美丽动人。其实不然, 口罩里很可能是一对龅牙,人家原是为了遮丑的。
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虽是无钱之人,却凭医疗常识,想像钱的功能是有限的,理由从人的生理结构而来。
钱能买来山珍海味,可再大的富豪也只有一个胃,一个胃的容积就那么大,至多装上两三斤的食物,外加一罐扎啤,也就物满为患了。
你要是愣往里揣,轻则是慢性胃炎,重了就是急性胃扩张,后者有生命危险呢。更不屑说,长期的膏粱厚味,引起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等。所以说那些因公而需长期大吃大喝的人,得了肥胖症,真是要算“公”伤的。
钱能买来绫罗绸缎,可再娇美的妇人也只有一副身段,一次只能向世人展现套在身体最外层的那套衣服。穿得太多了,就会捂出痱子。要是一天老换衣服,变成工作,就是时装模特,和有钱人的初衷不符了。
人和动物在结构上实在是大同小异,从翩飞的蝴蝶到地上爬的蚂蚁,都有腹腔和眼睛。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
比如理想,比如爱情,比如自由……都是金钱的盲点。它们可以因为金钱而卖出,却不会因为金钱而被买进。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闸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情感的洪峰。
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作为补偿,造物给人以无限的精神。人的躯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很容易满足的。
你主观上想不满足,造物也不允许你。造物以此来制约人对物质的欲望,鼓励思想的飞翔。于是人类在有了果腹的兽肉和蔽体的树叶之后,就开始创造语言、绘画和音乐……积蓄了一代又一代的精华,于是我们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哲学的探讨和对宇宙的访问……那都是永无穷尽的奥妙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会上天入地呕心沥血地寻找与提炼。
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但我们很快就会离开它。人们在新的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回过头来仍然要皈依精神。
精神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在远没有金钱之前,人类就开始了精神的求索。人类最终也许将消灭金钱,但毫无疑问的是人类的精神永存。
【赏评】 毕淑敏的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引人入胜,这篇散文也不例外。作者在金钱面前清晰的头脑使文章的观点新颖脱俗;一连串的比喻,特别是整段整段的比喻,使文章的观点既深刻而又能深入浅出。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